众力资讯网

俄乌都错了!巡航导弹才是战争的现在和未来,中国遥遥领先

关于未来战争,我们听到的叙事总是充满戏剧性:要么是俄乌战场上廉价无人机漫天飞舞,要么是以色列空袭中隐形F-35大显神威。

关于未来战争,我们听到的叙事总是充满戏剧性:要么是俄乌战场上廉价无人机漫天飞舞,要么是以色列空袭中隐形F-35大显神威。然而,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却一语道破天机:无论是无人机还是隐形战机,都只是配角!真正主宰现代和未来战场的,始终是那个“低调的王者”巡航导弹。

更具爆炸性的是,在巡航导弹家族中,真正决定未来胜负的“高突防”王牌。隐身、超音速和高超音速。中国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全面领先优势。诚然,在俄乌战场上,亚音速巡航导弹和远程自杀式无人机确实发挥了作用。它们通过低空飞行来规避雷达,实现“开场齐射”,成功摧毁了电网、指挥中心等目标。

然而,正如美国专家所分析的,这种“低空低速”的突防模式,随着防空和反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突防能力正在迅速减弱。这两种武器虽然具有成本效益,但它们更容易被先进的防空系统拦截,无法有效对付拥有强大体系化防空力量的对手。亚音速和远程自杀式无人机,只是技术门槛较低的“消耗品”。

真正的王牌:中国在“高突防”巡航导弹领域的全面优势。真正能撕裂现代防空体系、决定战争走向的,是追求极致速度与隐身能力的“高突防”巡航导弹家族。而美国分析人士不得不承认,在这些关键领域,中国几乎拥有压倒性的优势:首先是潜射巡航导弹:最终的常规威慑。

潜艇能给巡航导弹带来独一无二的“突然袭击”优势。有了潜射巡航导弹,一个国家在冲突刚开始的时候,就能从隐蔽性超强的海底发射导弹,对敌方的重要目标发起密集攻击。这种“从海底发射,低空快速突破防线”的作战方式,被大家看作是“最厉害的常规威慑手段”。

近年来,中国在潜艇技术和潜射巡航导弹上的投入和进展,正使其在这张“王牌”的部署与规模上取得领先地位,中国拥有世界上唯一的潜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甚至有潜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其次是隐身巡航导弹:让防空系统“失明”。隐身巡航导弹结合了巡航导弹的低空突防特性和隐身涂层及气动外形,大幅降低了雷达截面。它能悄无声息地穿透敌方雷达的盲区,对高价值目标进行“斩首”打击。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进步,正使其能够有效对付拥有强大预警和防御体系的对手。

最后是超音速/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快到无法拦截。如果说隐身是让防空系统“失明”,那么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就是让防空系统“来不及反应”。超音速巡航导弹速度超快,能达到音速的好几倍,这就大大缩短了敌方做出反应的时间。

而超音速巡航导弹(通常运用了乘波体技术)更厉害,它的速度超过音速5倍,还具备灵活改变飞行轨道的能力,这让它成了目前几乎没办法有效拦截的“恐怖武器”。

中国在高超音速技术上的公开进展已引发全球关注,这使其在巡航导弹的速度和突防维度上,甩开了竞争对手。

当然,真正的差距还来自规模化生产能力:中国没有对手。除了在“高突防”技术上占据制高点外,中国在亚音速巡航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领域,更拥有无可匹敌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虽然这些是“低门槛”武器,但在未来可能的饱和攻击中,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中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制造能力,意味着它能以任何对手都无法企及的速度和规模,生产出足以瘫痪敌方防御体系的“低空低速”消耗品,为“高突防”导弹的致命一击创造窗口。

总结而言,美国人发现的真相是:巡航导弹是未来战争的“开场齐射”,而中国不仅在亚音速/无人机领域拥有碾压式的规模生产优势,更在潜射、隐身、超音速和高超音速这四大“高突防”王牌上实现了全面领先。

当数量与质量完美结合时,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平衡”,而是“技术代差”的体现。您认为,面对中国在巡航导弹上的这种“全谱优势”,美国将如何调整其未来国防预算的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