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潜艇
逼韩国用核潜艇对付中国,美国这步棋到底想干什么?3个警钟已敲响
美韩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一份重磅协议,美国正式同意向韩国转让核潜艇核推进技术!消息一出,全球哗然。更让人震惊的是,就在协议签署当天,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考德尔竟然毫不掩饰地宣称,希望韩国未来的核潜艇能对抗中国海军,...
日本潜艇偷袭论,是风险还是幻觉
通信协同难题:日常规艇与美核潜艇水下无法实时数据链互通,所谓“配合”只能依赖事前计划,而战场态势瞬息万变,计划赶不上变化;政治红线:日本和平宪法第9条虽被逐步架空,但“主动偷袭”仍属违宪行为,若岸田政府敢下此令...
核动力,潜艇的标配,为什么在航母上并不很吃香?
如果说潜艇是水下的王者,那么航母就是水上的王者了。虽然都是在水中作战,但对于潜艇而言,核动力可以说是标配,一艘装有核动力的潜艇与一艘常规动力潜艇相比,完全就不在一个级别之上。但航母就不同了,虽然现在世界上掌握核...
ATLA2025技术研讨会展示的搭载磁探仪的无人机并不是用于探测敌方潜艇,而是
ATLA2025技术研讨会展示的搭载磁探仪的无人机并不是用于探测敌方潜艇,而是用于对己方潜艇进行磁场检测
日韩核潜艇“双簧”背后藏着什么?中国准备好了吗?
一边是韩国,借特朗普访韩之机,火速敲定“美韩联合造艇”;另一边是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高调宣称:我们也要造核潜艇了。这不是巧合,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协奏。借美国“打火机”,点燃东亚的深海博弈。表面“护航”,...
以解放军现在的实力,哪些国家能够打败中国?美军给出答案出乎意料,大约有这两个国家
以解放军现在的实力,哪些国家能够打败中国?美军给出答案出乎意料,大约有这两个国家有战胜中国的可能…中国军队的崛起,是21世纪全球战略格局中最具颠覆性的事件之一。从冷战时期的基础薄弱到如今跻身世界顶级军事强国行列,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不仅重塑了亚太地区的安全架构,也迫使美国军方重新审视其全球战略优先级。第一个被提及的是俄罗斯,但美军的判断并非基于常规军力的比拼。俄罗斯陆军虽有1.2万辆坦克的庞大储备,T-14阿玛塔坦克也号称具备隐身能力,但俄乌战争已经暴露其信息化水平不足、后勤体系脆弱的短板,这些问题在面对解放军的合成旅和远程火箭炮时很难占到便宜。真正的关键在于俄罗斯的核力量——其拥有约4490枚核弹头,数量居全球首位,“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射程能覆盖全球,搭配“北风之神”级核潜艇,能在深海发起难以拦截的核打击。这种“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威慑力,让任何国家都不敢轻言全面对抗,即便解放军的常规战力在区域内占优,也无法忽视核力量带来的战略制衡。更让人意外的是第二个国家——美国自己。美军的分析里,这种“战胜可能”有着严格的前提条件。从常规军力看,美国海军有11艘核动力航母、70艘核潜艇,总吨位达350万吨,全球374个军事基地支撑着无与伦比的远洋投送能力。空军则拥有超过800架五代机,B-21隐形轰炸机和完善的C4ISR指挥系统构建起全球顶尖的信息化作战体系。但美军也明确,这种优势只存在于远洋战场,若在亚太近海,情况会完全反转。解放军的3艘航母、55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配合东风-21D、东风-26反舰导弹,能构筑起严密的“区域拒止”网络,空警-500预警机与歼-20的协同作战,也能有效抵消美军的空中优势。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工业产能,战时可实现年造3000架无人机和500枚导弹,这种持久战潜力是美军难以企及的。美军的分析还点出一个核心逻辑:现代战争早已不是单一军种的对抗,而是体系与体系的较量。解放军的北斗导航系统、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正在快速成熟。陆军的PHL-191火箭炮能实现精准打击,海军的055型驱逐舰具备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这些装备形成的合力让中国在区域冲突中占据主动。但美军也指出解放军的短板,比如远洋投送能力不足、实战经验相对欠缺,这些问题在远离本土的战场会被放大。而俄罗斯虽然常规军力衰退,但凭借核力量和“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等非对称武器,仍能在战略层面形成威慑。值得注意的是,美军强调这两个国家的“战胜可能”都带有极强的局限性。俄罗斯的优势仅停留在核威慑层面,常规冲突中已难以对中国形成实质威胁;美国的远洋优势无法转化为近岸胜势,且全面冲突意味着“相互摧毁”,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赢家。这种分析跳出了单纯的装备数量对比,更注重战略制衡与战场环境的影响,也让人们对现代军事力量的认知更趋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