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选一辆 MPV 就像为生活添置一件 “大件必需品”—— 既要装下一家老小的出行,又要兼顾日常通勤的成本,还得在细节处照顾到带娃、载物的琐碎需求。东风风行在广州塔发布星海 V9 2026 款全系车型后,这款定位 “国民高端 MPV” 的产品便受到不少家庭用户关注。作为品牌焕新后的战略车型,它也代表着自主品牌在 20 万级混动 MPV 领域的一次新探索。这次我们以 2026 款 1.5TD 越享系列 200km 舒适型为体验对象,从外观到驾驶,从空间到成本,看看它是否能契合家庭的真实用车场景。
外观:沉稳家族风,不花哨却耐品作为越享系列的入门配置,这款星海 V9 的外观没有走 “惊艳路线”,而是延续了家族化的沉稳设计,越看越有家用车的亲切感。前脸的 “青云梯” 多横幅式进气格栅很有辨识度,镀铬饰条虽不繁复,但摸起来质感扎实,不会给人廉价感;搭配的分体式 LED 大灯很实用,不仅照明范围够广,夜间行车亮度充足,而且灯组造型圆润,中和了 MPV 的 “商务感”,多了几分家用的温和。
车身侧面的线条很平直,没有多余的溜背或腰线设计,这种简洁的风格反而让车身显得更修长 ——5230mm 的车长加上 3018mm 的轴距,妥妥的中大型 MPV 体态,停在路边就能看出 “能装人” 的潜力。18 英寸的铝合金轮毂造型规整,不是那种夸张的运动款,却兼顾了经济性和实用性,日常行驶的胎噪控制得也比较适中。
车尾的设计和车头呼应得很好,贯穿式尾灯点亮后辨识度不错,晚上开车时后方车辆能清晰看到,安全性有保障。整体看下来,这款车的外观没有花哨的元素,既不张扬也不沉闷,很符合家庭用户 “低调耐用” 的期待 —— 毕竟对于多数家庭来说,车是日常工具,耐看、不容易过时比 “一时好看” 更重要。


坐进车内,第一感觉是 “清爽”,内饰设计完全围绕 “够用、好用” 展开,没有冗余的装饰或复杂的功能区域。中控台用的是硬塑和织物拼接的材质,虽然触感不如软性材质细腻,但好处很明显:日常打理方便,孩子不小心洒了饮料、粘了零食碎屑,用湿布一擦就能干净;而且织物部分透气性好,夏天不会像全硬塑那样晒得发烫,冬天也不会凉手。
座椅是仿皮面料,摸起来柔软度适中,重点是透气性出色 —— 夏天长时间乘坐也不会有闷汗的感觉,这点对带娃家庭太友好了,毕竟带孩子出门经常要在车里待很久。主驾和第二排座椅都支持电动调节,前后移动、靠背角度调整都很顺滑,无论是开车的人想找到舒服的驾驶姿势,还是后排家人想靠坐着休息,都能轻松调到位,不用费力手动掰座椅。
双 12.3 英寸的液晶仪表和中控屏组合很实用,屏幕显示清晰,白天强光下也能看清内容,操作时没有明显的卡顿感。虽然没有复杂的车联网生态功能,但基础的导航、蓝牙连接、倒车影像都有,日常用完全够:导航时仪表屏能同步显示路线,不用频繁低头看中控;倒车影像清晰度不错,配合后倒车雷达,新手停车也不容易剐蹭;蓝牙连接手机后,放儿歌、播故事给孩子听都很方便,满足日常影音娱乐和车辆信息查看没问题。
最让人惊喜的是车内保留了大量实体按键,空调调节、音量控制、风量切换都能直接按按钮操作,不用进入屏幕菜单层层找功能。开车时想调空调温度,盲操就能摸到按键,不用分心看屏幕,安全性大大提升 —— 对于经常要在开车时兼顾孩子的家庭来说,这种 “简单直接” 的操作设计太贴心了。

对于家庭 MPV 来说,空间永远是核心需求,这款星海 V9 的 2+2+3 七座布局,几乎是为多孩家庭量身定做的。我们找了一位身高 180cm 的体验者坐进驾驶座,调整好座椅后,头部还有一拳两指的余量,腿部空间也很充裕,不会有 “顶腿” 的局促感;即使是长途开车,也能保持舒服的坐姿,不会因为空间小而腰酸背痛。
第二排是独立座椅,中间有宽敞的过道,孩子从中间走到第三排很方便,不用费力挤过座椅缝隙。座椅支持前后滑动和靠背角度调节,最大膝部空间能达到两拳,就算是身高 175cm 的成年人坐在这里,也能把腿伸直,长途乘坐不会觉得累;如果家里有老人,把靠背调得倾斜一些,还能半躺着休息,比挤在普通轿车后排舒服多了。
第三排虽然是三座布局,但没有想象中 “鸡肋”。我们让一位身高 170cm 的体验者坐进去,调整好第二排座椅后,腿部不会顶到前排座椅,头部还有一拳左右的空间,保持基本的舒适感没问题。如果是孩子或身高稍矮的家人坐第三排,甚至能稍微活动一下腿脚,不像有些 MPV 的第三排只能 “应急坐”。
储物空间也很让人满意,车内常规的储物格有 18 处,几乎随处都能放东西:前排杯架能放下大保温杯,门板储物槽能装下孩子的绘本和玩具,中控台下还有个隐藏式抽屉,能放行驶证、充电线这些零散物品,不用担心车内乱糟糟的。
后备箱的灵活性也不错,常规状态下容积是 593L,放两个 28 寸的行李箱再加上一个婴儿车完全没问题;如果需要装大件物品,比如孩子的平衡车、露营装备,把第三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后,容积能扩展到 2616L,就算是搬个小家具也能装下。这种 “能拉人、能装物” 的空间表现,对于经常要带家人出门、或需要搬运东西的家庭来说,太实用了。

动力方面,这款车搭载的 1.5T 插电混动系统,很对家庭用户的 “胃口”—— 既不会像纯燃油车那样费油,也不会像纯电车那样有 “续航焦虑”。具体参数很清晰:发动机最大功率 113kW,电机最大功率 150kW,匹配的 1 挡 DHT 变速箱,日常行驶时动力输出很平顺,没有明显的顿挫感。
续航是它的一大优势,CLTC 纯电续航能达到 200km,对于多数家庭的日常通勤来说,完全可以依赖纯电模式。比如每天上下班往返 50km,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不用天天找充电桩;就算偶尔要绕路接孩子、买东西,200km 的续航也足够应对。如果要长途出行,比如周末带家人去周边城市玩,综合续航 1300km 的表现也让人放心,不用频繁在高速上找服务区补能,减少了路上的等待时间。
充电速度也很贴心,支持快充和慢充两种模式:快充时从 SOC 30% 充到 80% 只需要 18 分钟,平时去商场购物时顺便充一会儿,就能补够返程的电量;慢充需要 6 个小时,适合晚上在家充电,用谷电时段的电费更便宜,能省不少钱。对于没有固定充电桩的家庭,偶尔用快充应急也很方便,不用为了充电特意跑很远。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开车的 “轻松感” 比 “操控感” 更重要,这款星海 V9 在这方面的表现很到位。底盘用的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多连杆式独立悬挂,而且经过了偏向舒适的调校 —— 在城市平坦路面行驶时,车身很稳,不会有明显的晃动;遇到小区门口的减速带、或路面上的小坑洼,悬架能有效过滤掉颠簸,坐在后排的家人不会觉得 “颠得慌”,孩子在安全座椅上也能安稳睡觉。
虽然动力参数不算特别亮眼,但日常驾驶时动力输出足够平顺。纯电模式下起步很轻盈,电机发力直接,在小区里挪车、或在城市拥堵路段跟车时,油门踏板反应很温和,就算是新手也不会因为踩重了而 “窜车”,操作起来很有信心。切换到混动模式后,高速行驶时动力储备很足,比如在高速上需要超车,深踩油门后,发动机和电机会协同发力,提速过程很平稳,不会有突兀的推背感,这种线性的动力输出对家庭出行很友好,不会让后排家人觉得不舒服。
转向手感偏轻盈,方向盘没有明显的沉重感,女性驾驶者也能轻松转动;而且方向盘的虚位控制在合理范围,掉头、转弯时不用频繁打方向,就算是在狭窄的小区道路里会车,也能轻松操控。刹车踏板的行程适中,踩下去时制动力释放均匀,遇到红灯需要减速时,车身能平稳停下,不会出现 “点头” 的情况,坐在后排的老人和孩子不会被晃到,舒适性有保障。

这款车的配置没有追求 “堆料”,而是精准覆盖了家庭用户的基础需求,每一项功能都很实用。安全配置上,主副驾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后倒车雷达都有配备 —— 虽然没有侧气帘和主动刹车这些更高级的配置,但应对日常城市行车和短途出行的基础安全需求是足够的。比如胎压监测能实时显示轮胎压力,避免长途行驶时因胎压异常出问题;后倒车雷达配合倒车影像,新手停车时能减少剐蹭的风险。
便利配置也很贴心,无钥匙启动、远程启动、自动驻车、后排出风口都是标配。远程启动太方便了,夏天可以提前用手机启动车辆,打开空调降温,等上车时车内已经凉快了,不用抱着孩子在闷热的车里等;自动驻车在等红灯时很实用,不用一直踩着刹车,右脚能稍微休息一下;后排出风口能独立调节风量,后排的孩子冷了、热了都能自己调,不用麻烦前排的人。
最让人觉得贴心的是电动尾门,这对带娃家庭来说简直是 “刚需”—— 双手抱着孩子、或拎着婴儿车、购物袋时,不用费力用手掀尾门,按一下钥匙或后备箱上的按钮就能自动打开,放好东西后再按一下就能关上,完全不用单手吃力操作。这种细节设计虽然不大,却能实实在在减少日常用车的麻烦,看得出来厂家确实考虑到了家庭用户的真实需求。

这款星海 V9 2026 款 1.5TD 越享系列 200km 舒适型的官方指导价是 17.99 万元,在同级别插混 MPV 里,这个价格很有竞争力。对比同价位的竞品就能发现,多数车型的纯电续航只有 100-150km,而这款车 200km 的纯电续航能覆盖更多日常场景 —— 比如有些家庭每天通勤距离长,150km 的续航可能不够用,需要中途充电,而 200km 就能避免这种麻烦。
从使用成本来看,这款车的优势更明显。按家用电价计算,每公里电费不足 0.1 元,如果每年行驶 5000km(多数家庭的年均里程),年均电费只要 500 元左右;而同级别的燃油 MPV,年均油费大概要 6000 元,一年就能省 5000 多元,长期用下来能省不少钱。对于预算有限的家庭来说,这种 “省钱” 的优势太重要了,毕竟养车是长期支出,能降低日常成本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配置上虽然少了电动座椅记忆、高级音响这些非必要功能,但保留了空间、续航、电动尾门这些核心优势 ——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能装下家人和行李、日常通勤成本低、用起来方便,比 “有高级音响” 更实在。可以说,这款车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了 “刚需” 上,没有为华而不实的功能买单。
购车建议:结合需求选车,这些细节别忽略先明确核心用车场景:如果你的主要需求是 “多成员日常通勤 + 短途家庭出游”,且家里或公司有充电条件,这款车的 200km 纯电续航和七座空间会很适配 —— 日常用电成本低,带家人出门也不拥挤;但如果经常需要跨省长途出行,且充电不便,建议试驾时重点感受混动模式下的油耗表现(可参考实际路况油耗,比如高速混动油耗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再决定是否合适。
充电条件要提前规划:虽然支持快充,但长期使用还是建议优先考虑慢充(对电池更友好)。如果家里能装私人充电桩,日常使用会更便捷;若只能依赖公共充电桩,建议提前用地图 APP 查好常去区域的充电桩分布(比如家附近、公司周边、常去的商场停车场),避免出现 “想充电却找不到桩” 的情况。另外,电池保养要注意,建议每半年到官方 4S 店检查一次电池健康状态,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试驾时带家人一起体验:家庭用车不是 “一个人满意就行”,试驾时最好带家人一起:让老人坐第二排,感受座椅是否舒服、上下车是否方便(MPV 底盘稍高,可看看老人是否需要辅助);让孩子坐第三排(或安全座椅),观察空间是否够用、孩子是否觉得压抑;同时体验一下后备箱装婴儿车、儿童用品的便利性,确保实际使用时 “不鸡肋”。
对比竞品时抓核心差异:同价位插混 MPV 中,这款车的核心优势是 “200km 纯电续航 + 3018mm 轴距”,对比时可以重点看竞品的这两项参数 —— 如果竞品纯电续航只有 120km,且轴距不到 3000mm,那么在空间和日常用电成本上,这款星海 V9 会更有优势;如果竞品有侧气帘、主动刹车等安全配置,但纯电续航短,就要权衡 “安全配置” 和 “日常成本 + 空间” 哪个对你更重要,避免为了 “用不上的配置” 多花钱。
长期养车成本要算细账:除了电费,还要考虑保养成本 —— 这款车的常规保养(换机油、滤芯)费用大概 500-800 元 / 次,比燃油 MPV 低 20%-30%,但电机和电池的维修成本相对较高,建议购买时关注厂家的电池质保政策(比如是否有 8 年 / 15 万公里质保),并选择官方 4S 店进行保养,避免后期维修麻烦。
写在最后:家庭用车,“合适” 比 “完美” 更重要这款星海 V9 2026 款 1.5TD 越享系列 200km 舒适型,不是一款 “完美” 的车 —— 它没有豪华的内饰材质,没有复杂的智能功能,也没有强劲的操控性能,但它却很 “合适” 家庭用户:空间够大,能装下一家老小;续航够长,日常通勤不用费油;操作简单,新手也能轻松开;价格亲民,每一分钱都花在刚需上。
对于多数家庭来说,车不是 “面子”,而是 “伙伴”—— 它要能陪你接送孩子上学,能载你和家人去周末野餐,能帮你搬运行李和杂物,还要在日常使用中省心、省钱。这款星海 V9 或许就是这样的 “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