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4s店
下个月起,买新车上牌不用去车管所,线上半小时就能拿到新牌照
下个月起,买新车上牌不用去车管所,线上半小时就能拿到新牌照4s店的收入,又少了一笔。以前4s店卖出一辆车,总是喜颠颠帮着车主各种上牌照,而上牌照可是有费用的,5年之前我买车的时候是800元,但不知道现在多少钱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去车管所上牌子也就是半个小时时间而已,而且价格还超级便宜。但现在呢,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说,要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服务,以后全数字化办理,车主购买新车后就不用去车管所验车了,足不出户网上就能办理登记和上牌照。具体方式就是,新政推行车辆登记和机动合格证,发票等信息联网,让车辆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能全程对接。只要你是在正规4s店购买的车辆,你拿到车辆的时候就意味着已经经过了查验,然后你直接去网上注册登记,就能直接拿到牌照。而且这种牌照不需要你再提供任何纸质材料,因为都已经联网登记好了,所以审批也特别方便,到时候直接就将牌照给你邮寄到家,直接挂上就可以了。不过这里要注意一点,因为不是车管所帮你挂上的,所以有些人可能挂的不太到位,或者觉得螺丝不太好安装就少安一颗,这都是违法的。要是碰到较真的警察,会直接说你未按规定悬挂车牌,扣12分是100%的,所以这点一定要注意。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是有人笑,就会有人哭。新车上牌简单化之后,可不光是4s店少了一份巨大的收入,传统中介服务的黄牛也会少了收入。这些人利用以前的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专门帮人去跑腿办各种手续,现在他们也失去了生存土壤,以后像这种黄牛也会越来越少了。而且对咱们精兵简政也是个好事情,以前我们是线下验车办理注册登记,但现在这块业务肯定可以被砍掉了,车管所和与之相关的一些岗位需求肯定会降低,也能提到精兵简政的功效。还让很多人烦的就是,以前车管所周边到处都是些打印复印,照相店之类的,之前管理混乱的时候,还有一些店家和车管所有利益上的关系。现在他们的生意也一定会受到冲击。只能说社会真的是越来越好,老百姓买个车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受到冲击的无非就是些既得利益者而已,但他们的那些利益本来就不应该得到。
为啥有人汽车残值3000,却要花2000修车?老司机:这样最省钱
为啥有人汽车残值3000,却要花2000修车?老司机:这样最省钱今天陪朋友去修车,他那辆车卖到二手市场也就是3000块钱,但一次修车下来却要花2000块,朋友却表示非常便宜。对很多人来说这确实难以理解,一个10年老车,修个变速箱就花2000块,还真不如赚个补贴,卖掉再贴钱换一个新的。但朋友却并不认可。他给我算了一笔账,大家看他算的账对不对?他说假如一辆车20万,一年折旧就要2万块钱,而平时在开车过程中刮刮蹭蹭总是难免的,所以就算再好的车,时间久了也不可能会值钱。而如果一辆10年的旧车,之后每年折值率几乎是零的。要是一个人爱车,10年以上的车不可能有什么太大毛病,油耗,动力和新车几乎差不多,一年也就花两三千,和换车相比差距太大了。他这次车辆情况就是这样,修了个变速箱花了2000块钱。但只要这辆车今年不再出别的毛病,这一年他的用车费用也就2000块钱了。但如果他换掉买新车,假如买的是一辆20万的车,那么他这一年的用车费用最起码就是2万,因为要去掉贬值的费用,这样一来就很明显了,肯定是修车划算。他说这车已经陪了他10年了,有什么小毛病他自己都很清楚。说真的,就算买一辆新车也照样会出各种各样毛病,而现在钱不好赚,还真不如直接修理。他算的账很直接,这次是维修变速箱,实在是没有办法通过网络上修理。实际上,他之前有些小件都是在网上修理的。要是去4s店人家直接让换件,他就找熟悉的修车店,让他们把件拆下来然后邮到南方去修。那里有好多专门修的,手艺还真不错,价格还便宜。实在修不了的就找拆车件,有些居然还带着保修的,价格连4s店的1/10都没有,有这么多省钱的办法,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我恍然大悟,以前我们10年就换车,其实还是因为担心以后维修成本。但现在看维修成本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其实真要省钱的话,有着大把的方式省钱。比如我听说在国外很多人都是自己修车,因为人工费太贵。但是汽车零部件商店却很多,而且东西也比较便宜,他们能自己修,咱们中国人凭什么就不能自己修了?
比亚迪皮卡亮相!近日,比亚迪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打卡比亚迪墨西哥4S店,并曝光了
近日,比亚迪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打卡比亚迪墨西哥4S店,并曝光了比亚迪皮卡~SHARK(鲨鱼),颇有福特F-150(猛禽)的范儿。有网友留言咨询SHARK啥时候在国内上市,李云飞回复称规划中,迟早会上市的。据了解,目前猛禽价格在...
换了三辆车才明白,旧车卖给二手车贩子和4s店的区别,全是教训
换了三辆车才明白,旧车卖给二手车贩子和4s店的区别,全是教训我也是20多年老司机,这辈子换了三辆车。虽然没得到什么先进经验,但也得到了教训,就拿出来跟大家讲讲吧。我的第一辆车是辆本田飞度,是2004年时候买的,价格为10万块钱。平时都在4s店保养,换车时就像新车一样板正。当然那时候因为刚学车不久,一年之内就撞了两次,不过都是小刮小蹭,之后就再也没有碰撞过。去4s店换车的时候,我还特意给车做了个精洗。把里里外外都擦干净,寻思着有个好卖相,结果根本就瞒不过人家的双眼。我记得当时收车的时候是一个销售和一个检测师一起收的,检测师围着车转了一圈,手上拿着个后来我才知道叫漆膜测厚仪的东西,直接就检测出这车维修过。那车卖了2万块钱,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同样的一款车当时至少能卖3万块钱,那时候的本田飞度保值率还是特别高的。第二辆车又换了辆大众Polo,也不知为什么我就喜欢和这些小型车过不去,8年之后又卖给了一个车贩子。那时候我并没认识到第一次在4s店换车是被人坑了,这次卖给车贩子,也不过是因为网络发达而已,有车贩子在网络上宣传收车,而且价格还很高,并且展示了人家的水平。于是就兴高采烈去了,去了之后发现,原来人家展示的高水平是让你如何上当的水平,当时看视频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呢?结果被人家一顿忽悠,后来证明能卖出2万元的车,最后卖出了1.5万元。不过还好,比上次卖本田飞度的时候至少卖了5000块,也算有了进步,就只能这样自己安慰吧。等我卖第三辆车的时候,基本就摸清了门道。第三辆车是一辆国产车。当时觉得自己卖过两辆车,终于摸清了门道,知道不管是4s店还是车贩子都各有利弊,感觉自己成了卖车顾问,走到哪里都不会吃亏。结果又吃亏了。这次卖车是在一家二手车平台上看到的,对方认证名字为诚信二手车的李经理,开出了5.8万元的价格,比其他店面要高一万多,当场让我心动。签订合同时,对方以公司规定为由要求支付3000元交易保证金,合同注明最终价格以复检为准,违约需赔偿车价20%。结果复检时对方说发动机舱有拆卸痕迹,右后门漆面厚度超标,甚至还有调表车的嫌疑,以此为由要求将价格打到5万元。我不想卖,但当时却交了保证金,最后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以5.2万元的价格成交。后来才发现,这家伙将我的车卖到了7万元的价格。他这一倒手就相当于白赚了1.8万元,而这家伙实际上是个职业收车黄牛。这样总算惊醒了普通消费者,觉得自己再聪明,也确实比不上人家那些专业买卖的。所以这三次卖车,只给我自己总结了一条经验教训,注意看最后一段:目前市面上还活着的所有二手车贩子,所有4s店都是在激烈竞争中拼杀出来的。这些人若没有火眼金睛,若没有忽悠人的手段,就不可能存活到现在。那些实实在在的做生意的,早就被市场淘汰了。
我在保险公司干了4年,说句实在话,私家车只买第三者险就够了
我在保险公司干了4年,说句实在话,私家车只买第三者险就够了我在保险公司干的时候并不是一线业务员,但一线业务员回来后,有时候也会跟我们讲些他们挖掘客户的事情。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我总感觉,是不是买车没必要买车损险呢?就算真要买,前三年买上也就罢了,第4年以后就真的不需要再买了。大家伙别急,我给各位讲一个大家都清楚的保险公司逻辑就知道了。保险公司的基本逻辑就是众筹,保险公司赔付你的钱,实际上是其他车主交的保险费,这一点大家明白吧。而保险公司又要雇佣员工,要开发系统,本身也要盈利,这就注定了不可能把所有的保险费都赔付给车主,只会赔付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保险费,就是他们的利润和员工工资以及经营成本。所以我们从总数上来计算就明白了。我们每年交了那么多保费,但真正赔出去的并没有太多。很多人愿意买保险,实际上就是害怕“万一出现万一”怎么办?所以我才说,除了第三者保险之外,其他的保险就不用买了,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第三者保险就是用来应付万一的,而且第三者保险价格不贵,保的金额又非常高,是目前最为划算的保险。但是车损险呢,说实在话,咱自己的车怎么修不行啊。到4s店是一个价格,到维修厂是一个价格,自己买配件又是一个价格。可保险公司的定损,却是根据4s店的维修价格来的!比如说你开着一辆奥迪汽车出了一场交通事故,导致车辆大灯受到损坏,这时候必须要换个大灯。如果你有保险,你会觉得非常庆幸,因为到4s店这个大灯的价格为2万块钱,而保险可以给你报销。可如果你没有保险,你就真需要花2万块钱吗?我看也不见得吧。假如只是碎了个灯罩,你可以把它邮到南方某些地方去修,自己找找就行了,我这里因为怕做广告,他们会给你修好的,然后你回来再找人安上去,来来回回不会超过800块钱。假如要换整个大灯组,自己去看看二手的奥迪大灯值多少钱,就是那种拆车件,是不是价格便宜到吓人?现在假如你买的车就是奥迪,你每年需要花5000元买保险,再假如你一年就会出险一次,这是个很可怕的次数了吧,实际上绝大多数人10年不一定出一次险。按照我的做法,撞毁了奥迪身上最值钱的部件之后,也只不过花3000元而已,你还省了2000块钱呢。好好算算吧各位,不买保险就有不买保险的修理方法。现在网络那么发达,配件并不是只换不修的,完全是可以修的,这一下子能省了我们多少钱?
这确实是个好技术啊。不是口号,是实打实改变生死线的突破。以前电动车着火,消防
这确实是个好技术啊。不是口号,是实打实改变生死线的突破。以前电动车着火,消防员只能站在十米外看着,水浇上去反而可能引发更大反应,连电池在哪、电压多少都摸不清。现在不一样了,新国标强制要求每辆车装热失控预警,电池包里塞了气凝胶和液冷板,一个电芯炸了,整包能扛住五分钟不蔓延——足够你拉孩子下车,也够消防员拿专用灭火剂进场。宁德时代去年公开的实测视频里,电池被故意引爆,结果没火没烟,像坏掉的电灯泡,安静得让人意外。更关键的是,今年起新车都开始贴二维码,消防员扫一下,手机上直接弹出电池布局图和电解液成分,再也不是盲打盲扑。这不是科幻,是去年上市的极氪、理想、蔚来已经在用的配置。我朋友去年冬天充电时电池报警,车自己断电锁死,没着火,4S店说“多亏了这套系统”,他后怕得不行。技术不炫技,它藏在你没注意的角落,等你出事时才现身。现在电动车的安全,不再是靠运气,而是靠设计、标准和数据层层铺出来的底线。未来可能真会有自愈电池,但眼下这一套,已经让“烧成废铁”的噩梦,变成了“系统提醒你别再开了”的日常提醒。你开着的这辆车,可能比你家里的燃气灶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