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丰田
丰田探索车载无人机系统:车辆通过复杂路况之前能帮你“探路”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二,丰田汽车在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提交的文件中指出,公司正在研究一套小型无人机系统,主要用于帮助车辆在非铺装路面和野外小路上更安全地行驶。信息显示,该系统旨在为驾驶者提供在不便下车的情况...
丰田预告新车登场?或是GR GT3?
丰田发布预告图,宣布10月13日,下午1点将有新车发布,从标志来看涵盖了多个品牌,包括丰田、雷克萨斯、皇冠、GR和大发。官方并未公布具体发布内容,仅在登陆网页上提供参考提示:“富士赛道的标志变了,左边是2000GT,旁边是...
中方两大突破,西方固态电池未来被锁死,日本万亿投资要没了
中方两大突破,西方固态电池未来被锁死,日本万亿投资要没了很多人以为日本只有氢能源汽车搞得最好,但实际上从2006年起,日本就已经开始考虑固态电池技术,比我们要早了10多年。在这么多年的布局下,丰田已掌握1300多项固态电池专利,因此才有底气宣称要在2026年量产。但反观我国,固态电池起步比较晚,虽然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样的传统电池大厂,可就连宁德时代都认为,2030年之前固态电池量产并不现实。但现在,好像要变成现实了,因为最近传来了两个好消息。第一个是黄学杰团队发布消息说,解决了固态电池内部的接触不良问题,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了86%。还有一个是来自金属研究所的消息,该团队解决了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低的关键难题。这两个消息就意味着,困扰中国固态电池最大的麻烦已经彻底得到了解决,固态电池的装机就只是时间问题,再也不是技术问题。这导致中国产业化节奏明显提速,宁德时代已计划于2027年小批量量产全固态电池,而国轩等企业也纷纷将量产时间点放在2027年到2030年。但这对日本人来说却是灭顶之灾,要知道日本选择的是硫化物固态电池,需要成本非常高,而且供应链严重依赖中国。偏偏这几年中国的脾气有点不太好,动不动就拿关键技术材料掐个脖子之类的,就算日本固态电池能量产,以后也很可能遭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麻烦。也就是说,以前西方用来卡中国的手段,中国转个头又用到了西方国家身上,最起码用到了日本身上。这就意味着日本虽然起了个大早,但却面临关键资源技术被卡脖子的风险。而一旦这样,就导致日本固态电池成本难以压低,日本国内市场又太小,根本没办法持续下去。但中国却可依托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依赖成熟的电池产业链和大量头部电池企业的多系统性路线,系统性的赢得这场战争。日本本觉得固态电池上市之后也能来个弯道超车,很明显,他们是低估了中国技术突破的速度和产业政策的执行力。为了突破日本,已花了1.5万亿日元,但面临中国汽车技术和材料的封锁,这些钱未来可真就白白浪费了。
丰田GR YARIS上市,售价39.98万元,主要卖的是情怀?
三缸发动机在国内的风评可不算高,但在今年的成都车展当中,丰田却给我们带来了一台三缸发动机的小轿车,且这台小轿车的价格还达到了39.98万元。这台车便是丰田GR YARIS。在看到这个价格的时候,很多消费者也是忍不住笑出了声...
亿华通拟0元转让华丰燃料电池公司15%股权予丰田汽车
观点网讯:10月9日,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华通”)发布公告,披露了其与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汽车”)就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丰燃料”)增资事项的最新进展。公告显示,亿华通于...
都说听人劝,得一半,25年买车不后悔要性能――买丰田要耐造――买丰田要性价
都说听人劝,得一半,25年买车不后悔要性能――买丰田要耐造――买丰田要性价――买丰田要安全一一买丰田在电动化浪潮中,一汽丰田bZ5以“安全的智能化”为核心,构建起覆盖电池、行车、乘员的立体化安全体系,成为15万级市场中唯一通过欧盟E-NCAP与中保研双五星认证的纯电SUV。电池安全:五重防护铸就“不燃金钟罩”bZ5搭载比亚迪弗迪刀片电池,采用“防弹衣”式车身设计,12根高强度横梁环绕电池包,可承受15米高空坠落冲击。其独特的下置集成式冷却器与新型绝缘冷却液组合,即使电芯被刺穿也能抑制短路,在40℃高温下连续快充3次,电池温差始终控制在3℃以内。三重过充监测系统通过1024个监测点实现0.01秒级断电响应,远超国标要求。制动系统采用双电路板+双电机设计,主系统失效时仍能提供70%制动力。Momenta5.0自动驾驶系统配备33颗传感器(含1颗激光雷达),无图城区NOA变道成功率高达99%,高速匝道通过率98%。生物监测系统通过UWB雷达穿透座椅监测生命体征,8秒内启动报警,避免儿童或宠物遗留风险。车身采用78%高强度钢,侧向承压强度达15千牛/cm²,相当于指甲盖面积承受1.5吨重量。独特的“三段式折叠前侧梁”通过三阶溃缩机制,将碰撞冲击力削减近30%。全系标配9气囊与ToyotaSafetySense智行安全系统,为乘员提供“零伤亡”级防护。从电池到车身,从主动预警到智能避险,bZ5以“安全冗余”设计重新定义纯电出行标准,让每一次出行都安心无忧。
宣布了,丰田固态电池已获日本生产许可,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
宣布了,丰田固态电池已获日本生产许可,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大家都期待固态电池早点落地,但现在,可能真是丰田汽车拔得了头筹。目前丰田固态电池已拿到了日本的生产许可,将会在2026年量产。该固态电池续航1200km,可一口气从北京开到广州。10分钟就能将电量从零到80%,上个厕所时间就可以满血复活了,而且寿命高达15年,能量密度为500wh/kg。最后官方还补充了一句,这电池不自燃,不爆炸,撞了也不会起火。因为目前还缺乏相关数据,所以咱就以现在能找到的信息分析一下,丰田的固态电池出现后,真的会给我们带来巨大打击吗?丰田说是1200km的续航里程,但要知道不管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全部都是在最优状况下做出来的。比如日本是JC08工况,也绝不可能是实际的续航里程,也是有所夸大的。再比如固态电池能10分钟快充的问题,固态电池确实能扛大电流,可前提要求是充电桩要跟得上,像固态电池这样的功率至少要480kW功率的桩,但这样的桩目前国内还太少了些。如果不使用超充桩充电的话,在普通桩充电就会出现木桶效应,充电时间照样要40分钟以上。至于说15年不衰减之类的,这可不一定了是。这毕竟是实验室数据,所以15年会不会不衰减,最后还要看车主们的实际体验。我可以把话撂在这里,就算丰田真的第一个出来了固态电池,一般人也根本买不起。首选的搭载车型一定是雷克萨斯旗舰版,这是卖给有钱人的,普通人就别想了。所以我们可畅想一下,第一台丰田固态电池使用的车型一定是雷克萨斯lf-zl旗舰轿车,售价在80万~100万之间,如果卖到国内的话,大概率只会过来几百台。普通人就别想着便宜的价格能买到固态电池了,真正下沉到大众买得起的区间,大概率还要等三年以后。如果你想固态电池有了就马上换车,那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起码在2028年之前技术不可能下放,30万以下不可能买得上配固态电池的车子。至于有钱人就不用管这么多了,技术永远在迭代,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呗。对有钱人来说,还需要这点折扣吗?
乌度卡:杜兰特可能打15分钟左右,让他找找丰田中心感觉今天早些时候,火箭队主教
乌度卡:杜兰特可能打15分钟左右,让他找找丰田中心感觉 今天早些时候,火箭队主教练乌度卡在接受《休斯顿纪事报》采访时,谈到了杜兰特出场时间。“是的,KD今天不会出战,下一场打爵士会登场,但时间不会太长,大概15分钟左右...
搭载Hilux同款平台 丰田新款FJ Cruiser最新消息曝光
早些时候的报道表明,新款丰田可以采用该汽车制造商的TNGA-F架构,该公司将其用于Land Cruiser、Tacoma和Tundra,不过目前尚未得到证实。新款FJ Cruiser应该率先在北美上市销售,明年到达全球市场,新车很有可能借用Hilux的...
听我一句劝,买车不纠结:1、55万——买奔驰2、40万——买宝马3、35万
听我一句劝,买车不纠结:1、55万——买奔驰2、40万——买宝马3、35万——买腾势4、25万——买智己5、15万——买丰田6、10万——买比亚迪全新一汽丰田bZ5作为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重要战略车型,不仅承载着丰田严谨的制造标准与安全基因,更以全面的产品实力展现出合资品牌在智能电动领域的新突破。这款被定位为“丰田超感时空舱”的纯电轿车,围绕颜值、安全、智能、驾驶与品质五个维度构建起核心价值。它首先是一款将安全做到极致的产品:不仅继承丰田全球标准的质量体系,更以国内首次真人深水逃生测试和高速碰撞测试验证其可靠安全性;同时,它也是丰田首款深度本土化原创开发的纯电车型,确保研发团队全程掌握安全与品质的关键技术;更重要的是,bZ5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情感共鸣,许多体验者表示,从接近车辆到实际驾驶,它都能带来令人安心的使用感受与愉悦体验。知名学者罗振宇在试驾后也高度认可,认为其代表了当前智能电动车的一流水平。适逢一汽丰田成立22周年,品牌还为bZ5用户推出诚意福利,包括智能化功能升级、限时购车礼遇与日常充电优惠等多重权益,进一步强化了这款高安全、全维度电动轿车的市场竞争力。#bZ5为用户安全尽显大厂担当#
丰田GR Hilux正在开发中?或搭载全新2.0L涡轮引擎!
根据多家国际汽车媒体的报道,丰田似乎终于听到了市场的呼声。传闻中的GR Hilux将不再是仅限于外观和底盘微调的“GR Sport”版本,而是由Gazoo Racing团队深度介入开发,从性能、操控到整体设计都将进行脱胎换骨改造的“GR”...
比亚迪虽然环比跌了21%,但仍然稳居全球前五!有个事实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世界的丰
比亚迪虽然环比跌了21%,但仍然稳居全球前五!有个事实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世界的丰田。反观国内比较能折腾的几个品牌,在全球并没有什么声量。
丰田计划打造混合动力运动车型,让环保和性能共存!
多年来,丰田一直在探索混合动力跑车的可能性,但这些项目似乎总是在概念阶段停滞不前。尽管该公司已在赛道上使用混合动力赛车,但这些技术知识从未真正转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绝不会让我们的汽车变成纯粹的代步商品,”他表示。...
丰田确认,GR性能部门将完全独立研发全新跑车(非基于现有车型改造),告别与斯巴鲁
丰田确认,GR性能部门将完全独立研发全新跑车(非基于现有车型改造),告别与斯巴鲁、宝马的合作模式!虽然未透露具体车型,但外媒推测可能是复活Celica或量产FT-Se概念车,预计搭载全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中置Yaris概念车同源技术),支持纵置/横置布局适配不同驱动形式。此前丰田与斯巴鲁合作GR86、与宝马联合开发Supra的成功经验,将为全新独资跑车奠定技术基础。丰田gr
这几款突然消失的车型,曾经我们高攀不上,现在根本就没有人买
这几款突然消失的车型,曾经我们高攀不上,现在根本就没有人买相信各位都发现了,有些车以前人人都想要,价格超贵,口碑封神,是很多人的梦想车型。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这些车辆好像一夜之间都消失了。这不是我夸大其词,是因为他们就是已经落后于时代。如果时光倒回在10年前,这些车辆不仅仅是车,而是一种身份象征。比如说大众辉腾,之前就流传着这句话,不怕宝马和路虎,就怕大众底下带字母,说的就是它。大众辉腾可以说是豪华车的扮猪吃老虎的典范,落地价格100万元,长相却和帕萨特差不多,但买它的人,就是要这种低调的特点。再就是丰田皇冠。当年奔驰,宝马,奥迪还没烂大街呢,大家伙都把眼神放在丰田皇冠上。那时候谁要是能坐上丰田皇冠,就和现在坐在劳斯莱斯上面差不多。还有路虎揽胜极光,刚进中国时加价20万元还要排队,号称是SUV界的轻奢艺术品。再就是别克凯越,福特福克斯之类的,他们不算什么豪车,但却成为了家庭用户的第一辆车,是销量榜上的常青树。那时候只要能开上这些车中任何一款,就意味着要么你混的特别不错相当有钱,要么你是个懂车的人,知道如何买到性价比极高的车型。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后,这些车辉煌退去的速度比我们想象快多了。2016年大众辉腾就已经停产,说到底就是,没人愿意花100万买一辆看起来像20万元的车。丰田皇冠在国内市场支撑在2020年,最后也黯然退场,年轻人根本就对他不屑一顾,人家转个头就买了蔚来汽车或者理想汽车。而丰田皇冠呢,他的荣耀仍然在,但他不是输给了对手,只是这个时代不再需要他了。至于路虎极光,早就改掉了加价的坏毛病,国产化之后也没有啥好光环,再加上新能源汽车也开始玩越野,又抢了路虎不少蛋糕,从神坛中跌落才用了不到5年时间。而那些性价比极高的别克凯越,福特福克斯之类的呢?在当今世界要论性价比,又有几个比得上国产新能源汽车呢?这样就看出来了吧,这些车的消失绝对不是有偶然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时代不一样了。比亚迪的车都能原地掉头了,蔚来的车能换电,小鹏到处研究飞行汽车,这些传统车型还在拿着真皮沙发做宣传,开什么玩笑?他们确实有好的机械素质,可完全没有智能配置,也没啥数字座舱,老百姓自然不愿意选择。当年这些车可都是非常耀眼,但现在就是输给了这个极度内卷的时代。如果你觉得有些可惜,那也确实可惜了,可惜市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
1.6T三缸引擎+全时四驱,丰田GR YARIS售价39.98万,高性能小钢炮市场迎来新选择
10月3日,我们从丰田官方渠道获悉,旗下备受关注的高性能车型GR YARIS已正式引入国内市场。新车官方指导价为39.98万元...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快速转型的背景下,这样一台纯燃油、手动挡的高性能小钢炮,也承载了其特殊的时代意义。
2.5L混动+双电机,总功率237马力,油耗5.66L,丰田全新格瑞维亚来了!
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丰田全新格瑞维亚已正式上市。新车定位家用混动MPV,主打大空间与燃油经济性,其将搭载2.5L双擎混动系统,配备前后双电机,拥有3060mm的轴距,并提供舒适版、尊贵PLUS版和尊爵ULTRA版等多种配置。...
全球汽车:市值规模排行榜TOP30!第一名:特斯拉美国9761亿美
全球汽车:市值规模排行榜TOP30!第一名:特斯拉美国9761亿美元第二名:丰田日本2354亿美元第三名:小米中国1751亿美元第四名:比亚迪中国1326亿美元第五名:法拉利意大利777亿美元特斯拉市值大增特斯拉市值猛涨特斯拉市值传奇全球车企销量特斯拉市值特斯拉市值狂飙特斯拉市值暴涨
年底或亮相GRMN版本 2026款丰田GR Corolla最新消息曝光
据海外媒体报道称,2026款丰田GR Corolla在近期发布,新车在内外设计上也老款基本一致,仅在细节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包括车身刚度的提升以及悬架升级。此外,2026款丰田GR Corolla增加了一个额外的进气管以降低温度,让涡轮增压...
为什么插混车卖爆了,油混车却没人要,老师傅说出4个真实原因
为什么插混车卖爆了,油混车却没人要,老师傅说出4个真实原因5年以前油混车卖的还相当不错,那时很多人认为,丰田的油混车才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但5年之后数据却打了所有人的脸。今年上半年插混车销量同比暴涨86%,而油混车仅微增3.4%。曾经的油混车标杆丰田双擎,现在就只能靠卖情怀了。为什么会差距这么大呢?一个在4s店干了多年的老师傅讲出了4个残酷现实。第一个就是政策原因。插混车可以上绿牌,但油混车却上不了绿牌,而在一线城市有没有绿色牌照特别重要。买了油混车之后就只能被归于燃油车,然后各种摇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拍到手。而且因政策原因,导致补贴和免税差距太大,双积分又逼着企业二选一,生产插混车可获得的正积分是油混的三倍,你说让企业又该如何选择?再就是用车成本问题。插混车的纯电续航里程太少,但最起码也能达到55km,平时市内通勤就足够了。每公里电费才8分钱,一个月电费不超过40块钱。而油混车就算再节约油,每公里也要达到3毛钱的费用,月油费300块钱打底,一年就至少多花3000块。再就是用车体验问题,平顺性和静音性一定是插混车最为出色,低速用电时极为安静,响应快,提速猛。但油混发动机却需频繁启停,噪音抖动之类的无法解决。智能座舱也差太多,插混汽车普遍带有极强的科技属性,且支持ota升级。而油混车的车机卡顿,绝大多数就是勉强能用,年轻人根本就不喜欢。最后就是消费者观念彻底转向。既然买插混车能用纯电行驶,为啥还要用汽油行驶,而且又能得到绿牌的道路特权。这直接导致插混车在二手车的保值率也逐年增高,甚至追平了燃油车。但油混车却被贴上了淘汰技术的标签,保值率始终没有大起色。这就像是当年的诺基亚手机,质量确实好,甚至可以砸核桃,但现在,谁就需要一款可以砸核桃的手机。日系油混车确实有各种各样的优点,可时代洪流毕竟放在这里,只要充电条件不是令人特别绝望,还是闭着眼睛选插混车为好。
听我一句劝,买车别再考虑日系车,就用近期的数据说话吧
听我一句劝,买车别再考虑日系车,就用近期的数据说话吧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说日系车省油,耐用,混动技术领先,劝人继续买日系车。我看有些人还真信了,甚至有人说电动车就是骗补贴的,开几年电池废了,不如买丰田靠谱,好像日系车还可以靠过去的招牌继续稳坐江山。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直接用数据说话就行了。今年1~8月份,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跌到了14.4%,同比下滑超过6个百分点。日本丰田,本田,日产三大主力全线销量萎缩,一些车型销量甚至腰斩。但同一时期,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40%,抢的可都是日系车,美系车,德系车之前的蛋糕。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再简单不过了,日系车引以为傲的省油优势,放在电费每公里不到一毛的纯电动车面前根本就是个笑话。日系车的混动优势,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技术面前也变成了个笑话。更何况日系车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人机交互这些地方,完全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对手。至于说日系汽车可靠,保值之类的就更别提了。现在的电动车三年残值率已经逐渐追上燃油车,而日系车却因为品牌溢价消退,销量萎缩,保值率神话正在破灭。日系车也确实尝试转型,最近做的不错的就是日产N7,不过一阵喧嚣过后,现在销量也开始逐渐恢复平淡。虽然日产N7足够优秀,可确确实实没办法带领日系车摆脱颓势。从总体情况来看,日系车的问题就是车机卡顿,定价太高,要技术没技术,要体验没体验,最终导致消费者用脚投票。可以说,日系车的衰败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息息相关的。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从电池到电机,电控,再到智能硬件到软件系统,都已经实现了闭环,足以敲响日系车在中国的丧钟。至于日系车所谓的省油神话,大家现在都很清楚了,上百万的那款高端面包车居然连个后排防撞梁都没有,你说这样的车谁敢买?所以别再说什么日系神话了,供应链成本压不下来,智能研发也不行,品牌形象固化难以扭转,注定了日系车会变成未来的诺基亚。而引发风浪的日产N7虽然足够优秀,可确实独木难支,难以翻出太大的浪花来。所以,别再轻易被日系车所迷惑,日系车也不是不想改变,而是船大难掉头,路径依赖实在太深。这种在燃油车时代崛起的车系,也必然会随着燃油车时代的落幕而落幕。
正增长持续延续,一汽丰田9月销售新车71031辆
2025年10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9月销售业绩;9月销售新车71031辆;1-9月累计销售新车587011辆,同比增长9.3%,正增长定式持续延续。22周年感恩回馈:成就安全兜底新高度 9月是一汽丰田的生日月,22年前,一汽丰田拔锚启航,...
听专家一句劝,2025年买车不用纠结:1、跑出租——买纯电2、跑长途——买增
听专家一句劝,2025年买车不用纠结:1、跑出租——买纯电2、跑长途——买增程3、要品质——选合资4、要经典——选大众5、要耐用——选丰田网上吵翻天,现实卖断货!丰田2025杀疯了:半年卖515万,新能源占半壁江山家人们,都说现在车市卷得厉害,但丰田这波销量真的让人看不懂——网上总被吐槽“技术保守”,现实里却卖得风生水起!2025年上半年全球狂卖515.9万辆,咱们国内的一汽丰田更狠,1-8月就卖了51万多辆,同比还涨了11%,这“网上没赢过,现实没输过”的体质太绝了。最让人意外的是新能源表现,一汽丰田1-8月新能源卖了18万多辆,快占到总销量的一半了(49%)。要知道以前提起丰田,大家先想到的是混动,现在纯电车型也支棱起来了,比如去年上市的bZ3,一年就卖了5万多辆,妥妥的纯电黑马[__LINK_ICON]。这转型速度,真不像大家印象里“慢半拍”的丰田。能稳住销量还能转型成功,关键是丰田太懂“现地化”了。不是把海外车型直接搬过来,而是真研究咱们中国人的用车需求。比如北方冬天冷,它的电池就经过-40℃的北极圈测试,零下几十度也能正常启动;南方多雨潮湿,车身用了电泳涂层加空腔注蜡,好几年都不容易生锈。这种接地气的设计,比光堆配置实在多了。而且丰田的“靠谱”是刻在骨子里的。生产线有个叫“安东系统”的东西,工人发现哪儿不对一拉绳,整条线就停了,绝不让有问题的车流出厂。发动机、变速箱都要经过几百万次测试,相当于模拟开30万公里,难怪老车主都说“开十年不大修”。这种口碑传下来,好多家庭换车还认丰田。它不盲目玩新技术,反而把成熟技术做到极致。比如变速箱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故障率比不少竞品都低;混动系统经过二十多年迭代,馈电油耗也控制得特别好。对普通家庭来说,车开着省心、加油省钱,比花里胡哨的功能实用多了。供应链管理更是严到极致,核心零件供应商都是自己参股的,零件尺寸误差比行业标准严一半,比如活塞环厚度差不能超过0.002毫米。这种细节把控,就是可靠性的底气。现在看,丰田哪是“保守”,分明是稳扎稳打。30多万能买高端混动SUV,20万左右有靠谱的纯电家轿,不管是省油还是耐用都戳中需求。难怪网上再怎么吵,现实里还是有那么多人买单。准备买车的朋友,你觉得丰田这波表现够不够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