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首驱科技暴风者X刷新国产电摩极速纪录:155km/h背后的技术跃迁

在山东菏泽F3国际赛车场上,一辆通体流线、低伏如猎豹的电动摩托车——首驱科技首款超高速电摩“暴风者X”,在全长3.2公里

在山东菏泽F3国际赛车场上,一辆通体流线、低伏如猎豹的电动摩托车——首驱科技首款超高速电摩“暴风者X”,在全长3.2公里、拥有15个弯道的国际三级赛道上疾驰而过,仪表盘最终定格在155km/h。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国内电摩公开测试的极速纪录,更标志着中国高性能电摩在核心技术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但对首驱科技而言,这场测试的意义远不止于“破纪录”。

选择F3国际赛道,并非只为追求速度极限。作为经国际汽联(FIA)认证的专业场地,该赛道对车辆的动力响应、高速稳定性、转向精准度及热管理能力提出了严苛考验。在这里,每一秒加速、每一次过弯,都是对整车工程体系的综合压力测试。

“我们不是在跑一场表演赛,而是在做一次公开的工程答辩。”首驱科技工程师表示。

“暴风者X”的动力心脏是一套96V高压平台搭配峰值功率达60kW的永磁同步电机。然而,真正决定其能否稳定输出155km/h的,是电机、电控与电池三大系统的协同效率——这正是当前高性能电摩最难攻克的“三角难题”。

在传统认知中,超高速电摩往往意味着牺牲续航。但“暴风者X”在完成高强度极速测试后,仍保有超过300公里的综合工况续航。这一反常表现,源于其高度集成的能效管理系统。

“155km/h不是一个孤立的速度值,而是整套系统在极限边界下的稳态输出结果。”项目负责人强调。

极速只是起点。首驱科技已明确下一阶段目标:进军国际F1级别赛道,以完整圈速作为衡量标准,全面检验“暴风者X”在长直道加速、高速弯稳定性、制动效能与能量回收效率等多维度的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