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5.98 万起!真油电同强!"下一代油车"全新威兰达换代上市!

在紧凑型 SUV 市场 “电车智能内卷与油车体验固化” 的双向博弈中,消费者正陷入两难:要么忍受电车的补能焦虑,要么妥协

在紧凑型 SUV 市场 “电车智能内卷与油车体验固化” 的双向博弈中,消费者正陷入两难:要么忍受电车的补能焦虑,要么妥协油车的智能短板。传统油车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让智能配置沦为 “单点堆砌”,而纯电车型始终绕不开长途续航与补能掣肘。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累计收获超百万用户信赖的家用 SUV 好选择,广汽丰田全新威兰达正式上市,以 15.98 万起的诚意售价扛起 “下一代油车” 大旗,不仅率先开启 “油电域控时代”,更以 “真油电同强” 的产品力完成对老款的全面革新,打破油电体验壁垒。该车借助丰田全新电子电气架构,让油车具备了电车的电感质感与智能体验,同时保留油车的补给自由与可靠性,成为家用 SUV 市场无需妥协的全能之选。下面,我们以2026款 双擎 2.0L 两驱PRO+为例,一起来综合评析一下这款新车。

全新威兰达直观的进化莫过于外观的 “电感重塑”,彻底摆脱了老款偏向沉稳的设计风格。该车采用丰田全球新一代设计语言,近乎垂直的方正车头搭配缎状铬饰条勾勒的无边框中网,既有电动陆地巡洋舰概念车的硬核气场,又透着新能源车型的未来感,相比老款的横幅式格栅更具视觉冲击力。而引擎盖上隆起的筋线则强化了肌肉质感,再加上狭长的 C 形 LED 大灯与贯穿式日行灯无缝衔接,点亮后形成通透光带,两侧大尺寸导流槽不仅提升张力,更优化了空气动力学表现。车身侧面 Y 字形腰线贯穿至尾灯,搭配悬浮式黑顶、外扩轮眉与至大 20 寸轮毂,1:2 的黄金车高与轮高比例让姿态更协调。车尾的 “琴键式” 贯穿尾灯嵌入 “WILDLANDER” 英文标识,搭配银质下包围,硬派中透着精致。另外,该车拥有4665mm×1855mm×1680mm的车身尺寸(长度较老款增加 5mm),轴距维持 2690mm,再配合紧凑的前后悬设计,视觉上更显灵动,彻底打破 “油车设计必沉闷” 的固有印象。而且,其新增的蓝色偏振光变色车漆可以随光线角度变换色彩,相比老款单一的车漆选择更显个性。

全新威兰达内部空间的优化延续了丰田 “空间魔术” 的优势,相比老款更注重实用性与灵活性。该车2690mm 的轴距虽账面数据未变,但通过优化座椅布局与内饰造型,实际乘坐空间更显充裕。即便是身高 177cm 的体验者坐进后排,头部仍有一拳余量,腿部空间较老款增加约 1 指,全平的后排地台让中间乘客长途乘坐也无不适感,这一点相比老款的凸起地台是明显进步。后备箱容积方面,该车继续保持580L(后排未放倒状态)的同级优秀水准,可轻松容纳两个大行李箱与全套露营装备,而后排座椅放倒后可至大拓展至 1690L,空间较老款更规整,应对大件运输毫无压力。另外,该车的车内储物空间进一步升级,门板储物槽加深、中央扶手箱分区设计,相比老款更能满足日常杂物存放需求。

乘坐舒适性的提升堪称 “脱胎换骨”,全新威兰达彻底告别了老款内饰的塑料感。车内大面积采用软质材料包裹中控台,搭配细腻缝线工艺,触感与档次感显著提升。座椅方面,该车延续丰田经典的人体工学设计,填充物较老款更柔软,腰部支撑更贴合人体曲线。不仅如此,其驾驶席配备 10 向电动调节含 2 向电动腰靠,除入门版外多款车型支持前后排座椅加热,这是老款中高配车型才有的配置。另外,该车全车还标配双层隔音玻璃与发动机舱隔音棉,配合第五代智能电混系统的低噪音优势,120km/h 高速行驶时车内噪音控制在 62dB 左右,较老款降低 3dB,聊天无需刻意提声。而且,其多区自动空调新增 PM2.5 过滤功能,全车多处 Type-C 接口替代了老款的 USB 接口,日常用车的便利性与舒适性全面升级。

智能座舱的革新是全新威兰达与老款拉开差距的核心,彻底摆脱了老款 “功能机” 般的车机体验。作为丰田专为中国用户研发智能座舱的车型,该车搭载高通骁龙 8155 芯片,配合 12.3 英寸全液晶仪表与 10.25 英寸悬浮式中控屏(顶配为 12.3 英寸),相比老款的机械仪表 + 8 英寸中控屏,显示效果更清晰、操作更流畅,彻底告别卡顿延迟。不仅如此,这套系统还整合了自然语音交互功能,一句 “我冷了” 就能自动关窗升温,紧接着切换歌曲也无需重复唤醒,识别精准度与响应速度远超老款的基础语音控制。更关键的是,该车依托域控架构实现了底层固件 FOTA 与应用软件 SOTA 的全域升级能力,搭配五年免费流量政策,能像电车一样持续迭代功能,而老款车机基本不支持 OTA 升级。另外,该车兼容 Apple CarPlay、CarLife,还新增数字钥匙与 10 英寸 HUD 抬头显示,本土化生态与实用配置较老款全面先进。

智能混动系统的进化是 全新威兰达“真油电同强” 的核心底气,相比老款混动系统实现质的飞跃。该车搭载丰田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系统,少有新增 2.0L 混动版本,同时保留 2.0L 燃油版与 2.5L 混动版,相比老款仅提供 2.0L 燃油与 2.5L 混动的选择更丰富。其中, 2.0L 混动版较老款 2.0L 燃油版油耗降低 28%,WLTC 工况百公里油耗低至 4.59L,动力输出提升 14.3%(系统综合功率 144kW);而2.5L 混动版 WLTC 工况百公里油耗4.71L,较老款降低 6.1%,系统综合至大功率达160kW,动力响应更迅速。值得一提的是,这套系统可以实现 “城市用电、高速用油、急加速协同” 的全场景覆盖。低速行驶时(时速 40km/h 以下)优先纯电驱动,可以避免发动机频繁启停的噪音与震动。实测在城市早高峰纯电行驶占比超 60%,较老款混动提升 15%,每公里成本不足 0.3 元;而高速行驶时发动机进入 1500-4000rpm 高效区间直驱,配合电机辅助,动力储备充足且油耗可控。另外,该车还搭配55L 油箱,混动版满油续航轻松突破 1000 公里,较老款提升约 100 公里,部分实测可达 1100 公里以上,既享受电车的平顺与省油,又无需面对充电焦虑,更好的适配了多场景需求。

智能辅助驾驶的跃升让全新威兰达跻身同级头部梯队,较老款的 TSS 2.5 系统实现代际跨越。该车作为丰田 TSS 4.0 系统的先发车型,传感器数量从老款的 12 个增至 24 个,前向摄像头像素提升至 830 万,毫米波雷达检测距离延伸至 280 米,能精准识别车辆、行人、电动车甚至突发横穿马路的外卖车,较老款提前 0.5 秒预警。值得一提的是,该车的核心功能涵盖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等,高速行驶时可自动跟车并保持车道,较老款的跟车逻辑更智能,还能根据前车加速减速节奏平顺调整。另外,该车新增的疲劳提醒功能表现不错,可以通过方向盘传感器监测驾驶员状态,以语音提示、座椅震动等方式预警,这是老款没有的配置。更亮眼的是紧急转向辅助功能,当遇到前车急刹时,系统先全力制动,若仍有碰撞风险则自动微调方向规避,再加上能提前 1.2 秒预测加塞行为的智能跟车逻辑,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率。可以说,这套系统的反应速度与场景适配性,已基本追平主流新能源车型,较老款的基础辅助功能有了质的提升。

安全与操控的全面升级,让全新威兰达不仅好开更让人安心。该车基于 TNGA-K 增强型平台打造,车身刚性较老款提升 9.7%,关键悬挂安装点刚性提升超 30%,配合大量高强度钢材(超高强度钢占比达42%,较老款提升 5%),为车内乘员构建坚固安全舱。其四驱版本搭载 E-FOUR 电子四驱系统,可实现前后轴驱动力 100:0-20:80 的智能调节。另外,其部分车型配备 DTV 动态矢量四驱,能对两个后轮进行 0:100-100:0 的扭矩分配,配合 TRAIL 一键脱困功能,应对雪地、泥地等非铺装路面的能力较老款更强。底盘方面,该车采用前麦弗逊 + 后双叉臂独立悬架组合,搭配全新 ECB 电子控制制动系统,较老款的制动脚感更线性,滤震效果更出色,能有效过滤路面颠簸,过弯侧倾控制更优。再就是,该车的整体调校偏向家用舒适,同时保留清晰路感,相比老款偏硬的调校风格,更符合家庭用户对 “稳当” 的核心诉求,无论是城市低速挪车还是高速变道,都能给驾驶者十足信心。

当然,全新威兰达并非十全十美。该车尽管内饰质感较老款大幅提升,但入门版车型仍保留部分硬质塑料材质,在同级别部分自主品牌车型面前稍显逊色;而中控屏的 UI 设计虽然简洁,但动画效果不够流畅,相比新能源车型的车机界面缺乏科技感。另外,该车的2.0L 燃油版车型的动力表现仅能满足日常通勤,高速超车时需要深踩油门,动力储备不如混动版本充沛。此外,虽然隔音效果较老款有进步,但高速行驶时风噪依然能轻微传入车内,对噪音敏感的用户可能需要额外做隔音处理。

综合来看,全新威兰达的换代是一次全面的 “自我革命”,相比老款在设计、智能、动力、舒适等维度实现全方面进化,以域控架构打通油电体验边界,用第五代混动系统解决能耗与动力的矛盾,凭 TSS 4.0 系统补齐油车智能短板。在加上15.98 万起的亲民价格与丰田一贯的可靠性口碑,让这款车在 15-20 万级紧凑型 SUV 市场极具竞争力。

对于既在意用车成本、又不想被补能束缚,同时追求智能与舒适的消费者来说,全新威兰达无需在油电之间做选择。这款车日常通勤有电车的平顺省油,长途自驾有油车的续航自由,智能体验不落后,实用属性不打折。即便存在些许不足,但它依然以 “下一代油车” 的姿态,为传统燃油车的升级提供了清晰范本,也为家用 SUV 市场树立了新的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