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形复杂,自 驾途中挑战不断。盘江公路那34道拐,连续陡坡让人时刻保持警惕,一场暴雨过后,山路变得又湿又滑,坑洼路段暗藏托底风 险。此次长达1600公里的贵州自 驾之旅,我期望找到一辆能较好应对复杂路况的插混车。经过一番筛 选与考 量,我试驾了2025 款捷途旅行者CDM(原山海T2)1.5TD DHT 208km两驱 林 野 版。试驾车的雪山银配色,在雨雾弥漫的山路上辨识度尚可,为驾驶增添了一份安心感。

捷途旅行者C-DM
最低售价:15.29万起最高降价:2.00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83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4.8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2.28万起 | 54辆
选 车考量:平 衡需求,寻找合 适之选
选 车时,我顾虑重重。纯电车型续航有限,长途出行或许会“掉链子”;燃油车使用成 本高,加油开支让人有些头疼。因此,我一直在寻找更契合需求的车型。此次试驾的这台车,搭载XWD全自 动四驱(中高配)、拥有208km纯电续航、配备455kW鲲鹏混动以及华为乾崑ADS 4,看似能兼顾多种需求,但实际表现有待验证。从关兴公路的隧道群,到北盘江峡谷的非铺装路,这段路况复杂,我将通过全程实测数据,呈现这台车在真实山路环境中的表现。
在计划此次贵州自 驾试驾前,我对试驾车型做了深入了解。它由先前的“山海T2”更名而来,是捷途旅行者系列里的插混版本,和燃油版定位有别。燃油版主打越野风格,而插混版更注重新能源带来的经 济优 势。盘江公路超 八成路段是桥隧相连的盘山公路,且当地降雨频繁,路面湿滑状况常见,如此复杂的路况,为检验车辆核心配置的实际表现提供了不错的场景。

外观:硬派与实 用的巧 妙融合
踏上盘江公路的窄桥,雪山银配 色的“方盒子”车身,展现出独 特优 势。其4785x2006x1875mm的车身尺寸,在双向两车道的窄桥上会车时,不会因车身过宽而显得过于局促,避让相对轻松。2800mm的轴距设计,也考虑到了后排乘坐的舒适性,同 行一位身高182cm的伙伴坐在后排,膝盖与前排座椅之间,能留出两拳左右的活动空间。
在应对复杂路况时,车辆的通过性表现较好。205mm的离地间隙,让车辆行驶在竹海镇附近被重卡频繁碾压的乡道上时,无 需刻意放慢速度或绕开障碍,面对那些深浅不 一 的沟壑,直接碾压通过即 可,相较于之前驾驶的城市SUV,减 少了因担心托底而时刻紧盯路面的紧张感。
车身侧面的塑料包覆件,在行程中发挥了防护作用。在兰蛇坡的回头弯处会车,为躲避对面驶来的重型货车,车身右侧轻轻擦到了路边的岩石,下车查看后发现,只是包覆件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划痕,车身漆面基本完好。外挂式备胎也并非装饰,同 行车辆在北盘江峡谷路段不幸爆胎,借用我的备胎应急,虽然拆卸需要借助工具,但装好后经过几十公里的颠簸路段,表现较为稳定。
前脸的贯穿式格栅与中下部银色护板的组合,在砂石路段能有效阻挡飞溅的小石子,保护底盘部件;竖向排列的尾灯,在低能见度环境下,如关兴公路的隧道群中,能让后方车辆较好地辨认前车位置。整体来看,这款车的外观设计简洁实 用,每一处细节都贴合山路驾驶的实际需求,雪山银的配色为硬派造型增添了几 分沉稳气质。



内饰:实 用至上,畅享舒适长途
领 略完车辆外观的实 用特质后,进入车内,务实之风扑面而来。车内没有刻意堆砌豪华材质,中控台、车门板等大部分区域采用了硬塑料,不过其做工较为精细、规整,即便在历经7天的山路颠簸行驶后,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响情况。
中控屏的尺寸不算突 出,但操作流畅度尚可。它所搭载的奇瑞Lion智 云系统,在山区信号不太稳定的路段,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联网状态。语音交互功能反应较为迅速,当说出“打开座椅加热”“导航至北盘江观景台”等指令时,大多能顺 利识别并执行,让驾驶者在面对急转弯等复杂路况时,无 需低头操作屏幕,减 少了安全隐 患。
座椅的舒适性令人感到惊喜,仿皮材质有着不错的透气性,在贵州10℃左右的气温环境下,长时间乘坐也不会觉得闷热。主驾座椅支持多向电动调节,长途驾驶后调整角度可缓解腰背疲劳;副驾手 动调节范围能满 足不同身高乘客需求。第 二排座椅可灵活调节,中间地板凸起低,满员时乘坐较为舒适。储物空间实 用,后备厢能装,只是硬塑料占比稍高,部分区域软质包裹或许会更好。

动力:纯电日常,混动征战山路
内饰的精 巧实 用设计给行程增添了不少便利,而动力表现无疑是此次山路自驾的关键。出发前在关岭县城快充站将车辆电量充满,对于CLTC标准下208km的纯电续航里程,考虑到山区道路起伏大、爬坡频繁且车速变化多,我原本对实际续航能否达到预 期有些疑虑。
不过,实际驾驶体验打消了我的顾虑。在兴义市区日常通勤时,纯电模式展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电机驱动的特 性让起步响应较为及时,轻踩油门,车辆便迅速起步,没有明显迟滞感,加速过程轻快又流畅,在城市拥堵路况下,无论是跟车还是临时超 车,都能较好地应对。此时发动机处于休眠状态,车内噪音主要源于风噪和胎噪,噪音分贝处于合理范围,后排乘客正常交谈无 需刻意提高音量。
进入山区切换至混动模式后,455kW鲲鹏超 能混动C - DM系统表现出 色。该系统由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前置双电机协同工作,系统综合功率达280kW,搭配3挡DHT混动专用变速箱。在兰蛇坡海拔落差近900米的连续爬坡路段,即便车内满载人员与行李,车辆也能平稳爬坡,动力输出持续且线性,无 需猛踩油门。发动机介入时过渡自然,若不留意仪表盘动力流显示,难以察觉,车内无明显顿挫与噪音波动。
续航方面,车辆表现较为实 在。满油满电状态下行驶400多公里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电量仍有30%。7天行驶1600多公里,油 费与电 费 总计不到 600 元,较 同 车 组燃油车节省较多。补能也很便捷,快充模式下,30% - 80%电量只 需 0.62小时,慢充使用家用充电桩6小时可充满。此外,车辆支持3.3kW对外放电,露营时接电磁炉就能煮火锅,能较好地解决用餐难题。

驾驶辅助与通过性:智 辅助力,稳越复杂路
动力系统稳定为行程打底,驾驶辅助与通过性让山路驾驶更轻松。
车辆搭载的华为乾崑ADS 4驾驶辅助系统,在山区路况实 用性较强。关兴公路长直路段开启全速域自 适应巡航,设定车速与跟车距离后,车辆能自 动保持安全间距,随前车加减速调整,减少频繁操作,缓解长途驾驶疲劳。兰蛇坡连续弯道,车道保持功能能较好地识别车道线,稳定控制车辆在车道中央,降 低方向盘修正频率,减轻手臂负担。
城市乡镇道路,前碰撞预警和自 动紧急制动功能较为实 用。竹海镇集市行人横穿马路,系统提前预警,必要时自 动制动。但极端天气下,传感器识别精 度可能会有所下降,驾驶者仍需集中注意力。
车辆通过性不错,两驱版205mm离地间隙,轻度非铺装路面行驶较为轻松。四驱版XWD全自 动四驱系统支持多种模式切换,能快速调整动力分配,轻松脱困。不过多数家庭用户以城市通勤和轻度户外为主,两驱版基本能满 足需求,无 需为四驱额外增加预 算。安全配置较为全面,车身稳定,气囊防护到位,电池安全防护与质保也让人较为安心。


总结:家用插混优 选,山路出行良伴
为期7天的盘江公路自 驾,让我对捷途旅行者CDM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它称得上家用插混领域较为务实的选择,山路自 驾的可 靠伙伴。
日常使用中,208km纯电续航能较好地覆盖每日50km的通勤距离,充一次电可满 足4天左右出行,有助于降 低用车成 本。面对复杂山路,455kW鲲鹏超 能混动C - DM系统动力输出平稳,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 1300km,长途出行压力较小。华为乾崑ADS 4驾驶辅助功能,有效缓解长途驾驶疲劳,为安全提供一定保障。中高配的XWD全自 动四驱系统,拓展了使用场景,兼顾城市通勤与户外露营、轻度越野等需求。
当然,它也有一些小不足,内饰硬塑料较多,车机交互和应用生态有提升空间,外挂备胎拆卸稍麻烦。但整体而言,对注重实 用与性 价比的家庭用户,这些不影响核心体 验。若你有类似需求,它值 得纳入试驾清单,17.99 万的价 格结 合表现,性 价比有一定参考 价 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