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故意的。一旦电池做大了,就能纯电行驶,谁还用油?
丰田油混系统的核心是:油为主,电为辅。
丰田车能做成全球第一,靠的是2个特点:一是耐用,二是省油。
丰田做油混的初衷就是省油,内燃机因为技术原因,在目前的基础上想更省油,几乎是不可能了,技术到顶了,丰田已经把内燃机省油做到极致了,这方面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
网上有传言说丰田在研发超级发动机,目的是一升油跑100公里,这根本就是谣言,这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与内燃机原理,混动车都做不到,更不用说燃油车了。
想要更省油,只有唯一的办法:加电。
丰田油混系统于是应运而生,这个系统被设计出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省油。
说是油混系统,其实上配件跟插混车是一模一样,都有三电系统+发动机+变速箱,区别就是电池容量大小不同,另外就是插混车能充电,油混车不能充电。
丰田油混车的电池容量大多是1.3度左右,纯电行驶里程大概是2~5公里不等,这个电池容量大小应该是丰田经过精确计算得出的最合理的容量。
电池容量如果太大了,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就会频繁给电池充电,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那油耗就会增加。
一般来说,发动机在驱动车辆的同时给电池充电,一个小时能充1~2度电,1度多的小电池,一个小时左右能充满。
充满之后,发动机就不再给电池充电,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频繁辅佐或临时代替发动机工作。
混动车省油的逻辑就是让发动机永远保持要最佳工作状态,内燃机的缺点是热效率不高,超过40%就算高了,在低速行驶时,发动机热效率甚至连10%都没有,油气燃烧不充分,这也是燃油车在城市中低速行驶油耗高的原因。
混动车解决了这个问题,混动车在低速行驶或者起步时,发动机不工作,由电动机驱动车辆,油电混动车纯电行驶也能开几公里,等到混动车车速起来后,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状态时,才会代替电动机来驱动车辆,这样就省油,这也是混动车省油的逻辑和原理。
丰田是想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省油的数据。
丰田油混车1度多的小电池价格就要3万多,要是丰田搞个10来度的电池不是要30多万了,你买得起吗?这是成本的考虑。
1度多的电池就能达到最省油的状态,电池容量再加大,成本增加不说,发动机想要把电池充满,就需要更多的时间。
丰田发动机的功率普遍不强,动力不是丰田的特长,发动机本来要驱动车辆,在驱动车辆的同时还要分一部分功率给电池充电,等于是发动机在同时干两个工作,油耗肯定高,这就省不了多少油了。
混动车还有能量回收系统能省油,当你踩下刹车踏板,或者松掉油门带档滑行,包括下坡带挡沿街,混动车都会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相当于给电池充电,但这个过程想把电池充满是不太现实的,只能说稍微增加点电量。
插混车跟油混车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配件也是一样的,区别就是电池大小。
油混车电池小,不需要额外来充电,发动机很容易就能把动力电池给充满了。
插混车电池大,从十几度电池到三十度都有,想靠发动机把电池充满,需要时间特别长,发动机频繁给电池充电,也会增加油耗,这不是丰田想要的。
一旦电池容量大了,纯电续航多了,丰田的油混车就必须设计成插混车,不设计成插混车,电池就永远没法充满,发动机就一直频繁给电池充电,可这不是丰田设计双擎的初衷。
纯电续航里程多了,有些人就喜欢用纯电行驶,不再用油行驶,这同样违背了丰田的初衷。
有些人买丰田的油混车,目的就是想在省油的同时不需要给电池充电,他们没有充电的时间。
丰田双擎(油混车)其实在中国市场卖得并不好,估计连插混车的三分之一都没有,销售数据都在并在油车之中的,这在中国是比较尴尬的。
如果想省钱,就买纯电车,如果想省油,就买插混车。
如果想省油,并且不想充电,就买油混车,这就注定了油混车是一个小众市场。
但丰田油混车在国外卖得很好,国外本来就是油车多,充电不方便,油混车能省油,不需要充电,动力还比油车强,还耐用,自然卖得好。
丰田不可能把电池做大,油混车的电池一旦做大,就变成了插混车,丰田也有插混车,卖得就更不好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