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75后"冯长军,能否顺利接棒杨青?

2025年10月11日,东风汽车集团总经理职位长达7个月的空缺终被填补——47岁的"75后"冯长军从集团总会计师升任董事

2025年10月11日,东风汽车集团总经理职位长达7个月的空缺终被填补——47岁的"75后"冯长军从集团总会计师升任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这一人事调整在汽车行业引发关注:当出生于1966年的董事长杨青即将步入法定退休年龄,选择兼具财务专长与央企管理经验的冯长军掌舵经营,显然暗含新老交替的战略考量。

作为东风转型关键期的掌舵者,杨青曾以"集权改革"推动企业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的现实,暴露出企业深层矛盾仍未破解。

在北汽张建勇、上汽贾健旭等"75后"高管已凭2025年业绩证明新生代力量价值的背景下,冯长军能否超越过渡阶段,成为东风真正扭转颓势的关键人物,值得关注。

01过渡与铺垫:杨青的破局与未竟之题

2023年10月,杨青接任东风董事长时,这家老牌央企已连续多年下滑,2023年净亏损达38.87亿元。

这位深耕东风数十年的技术老将迅速推出改革措施:启动自主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成立研发总院构建"1+n"研发体系,通过资源整合聚焦核心业务。

改革很快显现成效:2024年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营收约为791.17亿元,归母净利润实现0.58亿元,成功扭亏为盈;自主乘用车毛利率提升8.4个百分点,岚图品牌毛利率有所改善,经营现金流同比增加81.5亿元,现金储备保持稳定。

在同期多家同体量国企净利润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展现了杨青的破局能力。

但"扭亏"并未触及根本。2025年上半年,东风业绩急转直下,归母净利润仅0.3亿至0.7亿元,同比跌幅明显。

核心问题在于两大矛盾:一是合资板块整体承压,东风日产、东风本田销量下滑明显,曾经的盈利主力面临挑战;二是新能源转型"偏科",岚图虽实现阶段性增长(2025年1-6月),但纳米、奕派等品牌未能打开市场,与行业增长态势存在差距。

随着杨青临近法定退休年龄,其作为"转型关键期掌舵者"的角色更加清晰:他稳住了东风的基本盘,却未能建立可持续的增长引擎。

此时将冯长军推至前台,既是对其过往实绩的认可,也希望借助新生代高管的锐气与专长,破解杨青留下的未竟之题。

02新生代范本:张建勇与贾健旭的"75后"2025答卷

冯长军的上任,并非汽车央企"75后"高管挑大梁的孤例。北汽张建勇、上汽贾健旭等"75后"高管已用2025年业绩,证明了新生代管理者在转型期的价值,为冯长军提供了参考。

北汽集团张建勇(1976年出生):

2025年1-6月,北汽集团实现整车销量超81.7万辆,同比增长6%,自主板块表现突出。

北京越野BJ40增程版上市48小时订单破万,累计销量超10万辆,同比增长2倍;极狐品牌在30-50万新能源轿车市场保持领先,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9%;享界汽车月销持续攀升,形成多品牌协同增长格局。

北汽新能源商用车和出口均稳居行业前列,自主零部件企业海纳川保持全球供应链百强地位,北汽产投位列国内企业创投百强。

上汽集团贾健旭(1978年出生):

2025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实现销量"九连涨",累计批售319.3万辆,终端零售达337.8万辆,9月销量达44万辆,表现强劲。

"大自主"架构重组成效显著,9月自主品牌销量达29.4万辆,同比增长50.4%,占集团总销量比重升至64%,其中MG品牌海外市场表现突出。

技术布局上,自主DMH6.0混动技术实现油耗与动力平衡,"星云"纯电平台支持超充与换电双模式,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尚界"品牌首款车型市场反响积极。

2025年前三季度,上汽新能源销量达108.3万辆,同比增长44.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财务数据方面,2025年上半年上汽扣非净利润达54.31亿元,同比增长432.21%,盈利修复能力显著。

两位"75后"高管的实践印证了共同优势:以架构重组破解资源内耗,以技术双线布局抢占先机,以精准品牌定位打开市场。这种"改革魄力+专业深耕"的特质,正是东风当前突围所需要的。

03冯长军的底气与考题:财务专家如何破解转型困局

作为汽车央企中少有的"财务+法务"复合型人才,冯长军拥有中央财经大学本科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职业生涯横跨兵装集团与东风两大汽车央企。2020年加入东风时,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汽车央企领导班子成员之一。

在东风任职期间,冯长军主导建设"司库管理中心",推动融资成本降低15%;建立"'财务+法务+合规'一体化监管模式",使金融业务不良贷款率控制在行业较好水平;同时参与推进岚图品牌发展战略。

2025年以来,他的职责逐步向核心业务延伸,先后分管东风日产合资板块、南方事业及特种装备事业部,在合资治理与军民融合领域积累了实践经验。

这种"财务管控-业务操盘-战略决策"的递进式履历,使冯长军既能精准识别东风的财务问题,又能理解业务一线的现实困境,与杨青偏重技术的背景形成互补。

然而,冯长军面临三大挑战:

1. "止血"难题:如何遏制合资板块下滑

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合资品牌占比过高,且电动化转型滞后。冯长军需要推动合资品牌加速新能源产品落地,同时通过财务手段优化产能与成本结构。

2. "造血"考验:如何让自主品牌扛起增长大旗

尽管岚图销量实现增长,但研发与品牌投入巨大,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冯长军可运用产业链金融经验,为自主品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借鉴张建勇多品牌协同发展的路径。

3. "治权"挑战: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推动改革

东风集团规模庞大,利益结构复杂。冯长军需要将合规治理经验转化为改革推动力,在稳定局面的同时打破路径依赖,实现资源高效整合。

从杨青的"临危维稳"到冯长军的"承前启后",东风的管理层交替,折射出中国汽车央企在转型深水区的用人逻辑变迁。

当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竞争,兼具专业深度、跨界视野与改革锐气的新生代高管,正在成为破局的关键力量。

北汽张建勇、上汽贾健旭的2025年实绩表明,"75后"高管能够平衡传承与创新,在坚守制造根基的同时拥抱变革。

对冯长军而言,其财务专长恰好切中东风当前的核心痛点:合资板块的成本重构、自主品牌的投入平衡、研发资源的精准配置,都需要精细化的财务思维与果断的决策魄力。

杨青为东风守住了转型的"生命线",但真正的复兴,需要冯长军完成从"止血"到"造血"的跨越。

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浪潮中,这位财务出身的新帅能否续写"75后"高管的亮眼表现,或许将决定东风能否真正穿越周期,重归行业主流。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6
用户10xxx26 1
2025-10-16 20:01
就是那个一汽来的姓🐖的搞垮了东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