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智能时代,燃油车的智能化该往哪儿走?这款智能座舱体验感可以

开了多年燃油车,我早已习惯踩下油门时那份直接的动力反馈,也依赖这种经过时间沉淀的驾驶质感。但日常用车中,看着身边朋友的新

开了多年燃油车,我早已习惯踩下油门时那份直接的动力反馈,也依赖这种经过时间沉淀的驾驶质感。但日常用车中,看着身边朋友的新能源车型在智能座舱和车机交互上的便利,又难免心生羡慕。这种矛盾在选车时格外明显:传统燃油车的智能配置常常跟不上使用习惯,新能源车型的动力形式又总让我觉得少了点熟悉的味道。直到接触到东风日产天籁(图片|配置|询价)·鸿蒙座舱,这种纠结才有所缓解。这款由日产与华为联手打造的车型,试着把燃油车的动力优势和新能源的智能体验结合起来,给了我一些新的感受。它没有因为要兼顾双重优势就顾此失彼,反而在细节处做到了一定的平衡与升级。初见时,它的设计不张扬却自带质感;深入体验后更会发现,日产的舒适基因与鸿蒙的智能科技在此刻完成了精彩碰撞。接下来,我就结合这段时间的实际接触,和大家聊聊这台在动力与智能上找到较好平衡的车型究竟表现如何。

天籁

最低售价:12.43万起最高降价:5.55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86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39万车友热议二手车0.98万起 | 1467辆

说到外观,很多人对日系B级车的印象还停留在“稳重有余,动感不足”,但天籁(看资讯)·鸿蒙座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它摒弃复杂线条堆砌,用精准设计语言平衡了简约与大气,比较符合多数家庭用户的偏好。车头升级的V-Motion设计很有张力,扩大的“V”型格栅搭配熏黑蜂窝中网,格栅内羽毛状饰条在阳光下呈动态反光效果。寰宇双子星LED大灯与中网一体化衔接,12颗LED光源组成的矩阵灯组夜间辨识度较高,流水转向灯配合贯穿日行灯形成专属灯光签名,解锁仪式感相对较好。4920毫米车长与2825毫米轴距让车身比例显得修长,车顶从B柱平缓下滑形成溜背造型,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风阻与后排空间。双腰线设计营造出俯冲姿态与立体感,车门把手与腰线精准对齐,提升了侧面视觉的规整度。我体验的车型配备19英寸钻面光刃轮毂,钻石切割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车质感。车尾设计简洁有力,216颗LED光源组成的贯穿式尾灯点亮均匀,流水转向灯与车头形成呼应。小鸭尾和底部扩散器在增强运动感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高速稳定性,尾灯与后挡风玻璃间的黑色饰板拉宽了车尾视觉,让整车显得更为稳重。

天籁

最低售价:12.43万起最高降价:5.55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86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39万车友热议二手车0.98万起 | 1467辆

车身颜色中,“幻影紫”很有特色,阳光下呈优雅深紫,背光时转为低调浅灰,质感随光线变化;“哑光灰”则复刻了性能车常见色系,细腻哑光质地透着沉稳野性,商务或家用场景都比较适配。这种“不张扬但有辨识度”的设计,较为契合多数家庭用户的审美偏好。

进入车内,最先感受到的不是科技配置的冲击,而是一种“回家般的放松”。这大概是日产设计师的用心之处——内饰设计没有刻意追求炫目的科技感,而是把“舒适”和“健康”放在了重要位置,如同打造一个移动的生活空间。内饰触感细腻,绝大多数可接触区域采用了高级软质材料。仪表台30毫米厚的慢回弹发泡材质手感接近高档沙发,门板扶手采用双层缝线工艺,高密度海绵搭配Nappa真皮提升了舒适度。中控台进口白栓木膜片经12道工序处理,木纹温润,为座舱增添了几分自然温度。健康配置方面,全车内饰通过了OEKO-TEX®相关认证,座椅面料等采用低甲醛工艺,配合CN95级滤芯与负离子发生器,新车异味相对较轻。车内甲醛浓度≤0.03mg/m³,仅为国家标准的三分之一,有孩子的家庭乘坐起来会更安心一些。

日产座椅的舒适口碑较为突出,这款车的“满配大沙发4.0”采用航天级铝合金骨架,兼具轻便性与较好的支撑性。靠背设计贴合人体脊椎曲线,长时间开车时腰背不易产生悬空疲劳感;内置的8点气动按摩系统能模拟揉捏、敲打、指压三种手法,还有5种强度可调,高速行驶时开启,有助于缓解腰背疲劳。主驾配备通风、加热、记忆功能,多向电动调节能适配不同身高的需求。副驾配置也比较完善,还带有迎宾模式——解锁与下车前座椅自动后移,方便上下车。我带父母出行时,母亲对副驾的按摩功能较为认可。2825毫米轴距带来了较为宽敞的后排空间,180cm身高的人乘坐时腿部仍有两拳左右余量,翘二郎腿基本不成问题。中间地板凸起不高,三人同乘时中间乘客不会过于局促。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设计合理,在空间与舒适之间取得了较好平衡,长时间乘坐不易产生疲劳感。储物空间实用性尚可,前排中央扶手箱深且大,可容纳多瓶水与日常杂物;门板储物格能轻松容纳保温杯与折叠伞;后排设有独立杯架与中央扶手。后备箱开口较大、纵深充足,日常购物物品或全家出行的行李基本都能容纳。

如果说舒适是日产的优势所在,那智能座舱就是天籁(用车口碑)·鸿蒙座舱让人惊喜的亮点之一。以前总觉得燃油车的智能体验比新能源稍逊一筹,但这款车搭载的鸿蒙座舱5系统,改变了我的这种认知——它不是简单地把手机系统搬到车上,而是较好地做到了“车适应人”的智能交互。15.6英寸HUAWEI车载智慧屏是座舱的视觉核心,2.5K分辨率搭配ADS Pro技术让画面清晰度较高。接近100% P3广色域、500尼特亮度与AG防眩光涂层的组合,保障了阳光直射下的可视性。90Hz刷新率使操作更为跟手,流畅度接近家用平板的水平。系统内置数十个鸿蒙原生应用,导航、音乐等高频功能都经过了车载场景优化。高德地图支持实时路况与车道级导航,配合12.3英寸仪表可实现信息无缝切换。三指飞屏功能能将导航信息“推”到仪表上,有助于提升驾驶安全性。跨设备互联是鸿蒙系统的优势之一,华为手机上未看完的视频与导航路线,上车后多数情况下可自动同步至车机。它还能与华为平板、手表等10多种智能设备互联,用手表即可解锁车辆、查看车况,对经常忘带钥匙的人来说实用性较强。AI语音助手响应较为迅速,200毫秒左右的延迟相对较低,支持“打开空调24度”“开空调播周杰伦的歌”等简单指令与复合指令,也可实现连续对话与中途打断。“可见即可说”功能让屏幕上的文字能直接通过语音操控,减少了动手操作的麻烦。情景模式较为贴合日常需求,无麦K歌功能通过座舱声学建模实现人声定向采集,带孩子出行时能提升互动乐趣。笑脸抓拍功能可自动记录乘客笑容并同步至家庭相册,冥想模式则能自动关窗、调暗灯光、播放白噪音,帮助缓解疲劳。空调控制区域采用钢琴按键设计,音量调节和主页键为旋钮式,这种高频功能物理化的设计,使开车时盲操作便利性提升。屏幕下方的50W华为超级快充无线充电板,充电速度处于较快水平且角度设计合理,手机放上去后可兼作导航支架。辅助功能偏向务实,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在高速上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跟车状态,有助于减轻长途驾驶疲劳;车道保持功能动作温和,避免了突兀的拉扯感;主动刹车功能曾帮助我规避过小区内儿童突发冲出的风险,增添了驾驶安心感。

对习惯燃油车的人来说,驾驶质感是重要的考量点之一。很多人担心智能化升级会让燃油车失去原本的驾驶乐趣,而天籁·鸿蒙座舱用实际表现说明,智能和操控是能够实现较好兼顾的。

这款车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动力输出相对线性。起步时不会有涡轮增压常见的明显突兀感,油门踏板反馈细腻,轻踩即可平稳起步,市区堵车时跟车比较轻松。深踩油门加速时,动力会持续输出,涡轮迟滞现象不明显,超车时只要给油,就能获得足够的信心。高速上时速超过100公里后,再加速的储备依然充足,踩下油门还能感受到一定的推背感,能够满足多数场景下的日常使用需求。CVT变速箱的表现尚可,换挡逻辑相对聪明,基本不会出现明显顿挫感。无论是低速跟车还是高速巡航,变速箱都能较好地判断驾驶意图,将转速保持在合适区间。市区行驶时,转速会控制在较低水平,兼顾了行驶安静性与燃油经济性;高速巡航时,转速也能保持稳定,不会频繁波动。我这段时间实际驾驶下来,市区综合油耗大概在9L/100km左右,高速工况下可降至6.5L/100km左右,对一台2.0T的B级车来说,这个油耗表现处于相对较好的水平。

操控方面,它没有刻意追求极致的运动性能,而是以“稳健舒适”为核心取向,比较符合家庭用车的需求。方向盘转向手感轻盈,女生驾驶也不会觉得费力,而且指向性相对精准,转弯时没有明显虚位,开起来比较顺手。底盘调校具有一定韧性,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经过日产工程师的精心调校,既能过滤掉路面大部分颠簸,又能保留一定路感。过减速带时,悬架能较为干脆地吸收震动,不会有多余弹跳,车内乘坐感受比较平稳;高速过弯时,车身侧倾控制较好,不会有明显摇晃感,乘坐舒适性和驾驶稳定性都兼顾得不错。

静谧性是这款车的优势之一,怠速时车内噪音约为36.2分贝,发动机运转声音不太明显。高速行驶时,风噪和路噪也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这得益于车身关键区域的复合阻尼垫、双层吸隔音棉以及4.96毫米PVB夹层玻璃,它们能有效阻隔外界噪音传入车内。主动降噪系统通过4个高灵敏度麦克风实时监测车内噪音,并生成反向声波进行抵消,在100-300Hz这一影响舒适度的频段,可实现5-8分贝的降噪效果。以120km/h高速行驶时,与后排家人正常交谈基本无需提高音量,这种静谧性表现可与部分同级别豪华车型相媲美。

HUAWEI SOUND音响系统配备17个高保真扬声器,经过专业团队调校后,声场表现相对开阔,高中低音的呈现较为均衡。车内设置的7个听音甜点位,能较好保障前后排乘客的听觉体验,可升降式星环散射体搭配256色氛围灯,能带来不错的视听双重享受。刹车踏板脚感线性,初段刹车力度适中,不会出现“一踩就点头”的情况,中段制动力供给充足。有次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紧急刹车,车辆没有出现明显跑偏,ABS系统介入及时,制动表现稳定可靠,为出行增添了一份保障。

总结:这段时间开下来,我对燃油车的智能化印象改变不小。现在大家都在说电动化,但这款车告诉我,燃油车想有竞争力,不是光守着老本行就行,关键是得摸准咱们车主的真实需求。它把燃油车那种成熟的驾驶感留得好好的,又借着和华为的合作,把鸿蒙的智能本事搬进了车里。以前那些高端新能源车常见的智能配置,现在这台燃油车也能用上,不管你偏爱人机交互还是习惯燃油动力,核心需求大多能满足到。而且它搞智能升级的同时,没丢了日产本身的舒适性。大面积的软包内饰、没什么味儿的低甲醛座舱、舒服的座椅,还有特别安静的车内环境,不管是老人、孩子,还是开车的咱们,坐里面都能获得不错的舒适体验。

说真的,天籁·鸿蒙座舱给燃油车的智能化指了个好方向:把自己的老本行优势和新技术结合好,精准戳中咱们的需求,燃油车在智能时代照样能有自己的位置。要是你跟我一样,习惯了燃油车的驾驶感,又想要方便的智能体验,还特别看重车里的舒适度和健康问题,那这款车真值得多留意。它肯定不是毫无瑕疵的,但在智能和舒适的平衡上,确实摸准了家庭用车的需求,也把“技术为体验服务”这事儿做在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