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收官在即,全球汽车业正经历“寒意刺骨”的调整期,中外车企业绩分化堪称近年最明显——海外巨头集体陷入增长停滞甚至下滑,中国车企却凭硬实力走出独立上涨曲线,“东升西降”的格局已清晰可见。

从三季报核心数据来看,海外头部车企的颓势难以逆转。除丰田、大众等少数品牌勉强维持平稳增速外,斯特兰蒂斯、奔驰、本田等巨头销量纷纷下滑,特斯拉、宝马等更是陷入负增长;即便是全球盈利冠军丰田,利润也暴跌16%,昔日“车坛霸主”的光环正加速褪色。
反观中国车企,比亚迪、上汽、吉利、奇瑞等主流品牌销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比亚迪以326万辆销量跻身全球前五,距第四名福特仅差5万辆,距离改写全球车企排名只差“临门一脚”。而且营收与盈利同步走强,比亚迪、奇瑞前三季度净利润突破百亿元,增速远超海外同行。

这种分化的核心,在于智电转型赛道的“快慢之差”。中国车企用技术实力赢得市场,前三季度研发投入普遍保持两位数增长,比亚迪单家投入就达437亿元、同比增31%。
当下正是全球汽车市场格局重构的关键期,中国车企已凭借先发优势缩短与外资巨头的差距。未来必然会进一步抓住时间窗口,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全球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