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消息,从侦察到火力压制,再到破障,无人机已经被运用到了演练的各个环节。而在前段时间的九三阅兵中出现的无人僚机则更加注重战场协同能力,从单点突破到体系作战,国产无人机正书写着新的篇章。

国产无人机正以军事智能化与民用场景化双轮驱动,通过93阅兵和天津直升机博览会等国家级平台,形成了"军-民协同"的生态化发展格局,全面展现从单一装备到体系化作战、从传统应用到应急救援的全域突破。

察打一体无人机翼龙-3和攻击-11在93阅兵中首次公开,采用无尾翼隐身设计(RCS低至0.001㎡),搭载AI目标识别系统,实现"侦察-打击-评估"闭环,命中精度达厘米级。其模块化载荷设计支持快速切换电子侦察、通信中继等任务,单机作战效能提升300%。

攻击-11作为"忠诚僚机"与歼-20协同,在演习中成功突破模拟敌防空网,AI空战决策胜率超80%。无垂尾隐身无人机挂载PL-15E空空导弹,开创无人制空作战新样式。

AR-500CJ在93阅兵中展示,已完成船载起降测试,反潜探测范围扩展至500公里,可以与055型驱逐舰协同构建"立体攻防体系",在海上联合演练中验证了目标指示与中继制导能力。
顺丰FH-98大型货运无人机载重达1.5吨,航程1200公里,已开通高原航线。

"文鳐"系统在高原救灾中实现快速侦察与物资投送,AR-500B参与海上渔民营救联合演练。

极飞P150农业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作业效率达300亩/小时,多光谱传感器精准监测作物健康。

在渔民营救演习中,AR-500B无人机与无人艇协同,完成落水人员定位、救生设备投送和医疗物资运输,响应时间缩短60%。通过北斗RTK厘米级定位与5G实时回传,构建"空-海-岸"一体化救援网络。
通过大疆飞控、碳纤维材料等民用技术反哺军用,成本仅为西方同类装备1/6。等离子体隐身涂层使无人机RCS降低90%。
国产无人机采用北斗RTK技术实现200-300架无人机毫米级定位与动态编队,200架无人机通过类脑芯片实现动态编队与自主避障。国产600公斤级涡扇发动机使航程突破4000公里,高原性能提升40%。
通过临近空间无人机与低轨卫星组网,构建全球快速响应体系。AI驱动的电磁频谱感知系统可自主生成干扰策略。2025年国内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万亿,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UAM)将成新增长点。
国产无人机正以技术代差优势和全产业链协同能力,重新定义未来战争与低空经济规则,其军事应用已从单一装备升级为"侦-控-打-评"全链条作战系统,民用领域则通过实战化验证加速商业化落地。其军事应用正重塑战争规则,民用领域则通过实战验证加速商业化落地,成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