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国防部宣布3.3亿美元对台军售的同一时刻,解放军东部战区多兵种联合战巡骤然升级。据台防务部门通报,当日侦获解放军8架次歼-20隐身战机、4架次运-8反潜机及多型电子战飞机穿越所谓"海峡中线",创下该机型单日现身台海最高纪录。这场与美台勾连同步启动的军事行动,展现出三个前所未有的战术特征。

演训强度呈现"三突破"态势。与往年相比,此次行动持续时间延长至36小时不间断,形成跨昼夜作战压力;机型组合首次出现歼-20与运-8反潜机的"隐身+反潜"新搭配,实现制空权与反潜战双重覆盖;更引人注目的是,解放军新型电子战飞机对台岛北部预警雷达实施高强度干扰,导致台军防空系统出现长达47分钟的识别盲区。这种精准的"手术刀式"电磁压制,暴露出台军现有装备在体系对抗中的致命短板。
卫星图像揭示台军防御体系窘境。商业卫星拍摄到台岛西部多个防空阵地紧急启动的异常动态,其中部署"天弓三型"导弹的湖口基地出现导弹车频繁机动迹象。而解放军运-8技术侦察机在澎湖列岛东南空域划出的"8"字形航迹,恰好覆盖台军水下听音阵列所在海域。这种"电子测绘"行动,意味着解放军正在构建更精确的战场电磁地图。

国台办"慎之又慎"警告背后的军事语言。分析人士指出,解放军此次演训与外交表态形成完美呼应——当发言人强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时,歼-20的现身直观展示了"必要措施"的含金量。隐身战机群前出台岛北部的航线设计,暗示解放军已具备穿透台军所谓"多层拦截网"的能力。这种"表态即亮剑"的应对模式,标志着反制美台军事勾连进入"即时反应"新阶段。
值得玩味的是,此次演训避开台岛南部空域,集中力量在北部实施压迫。军事专家认为,这既是对赖清德当局"大本营"台南的心理震慑,也为后续行动预留升级空间。就像国台办警示的"火药桶"比喻,解放军正在用战术行动演示:谁在往桶里装填火药,谁又在掌控引爆的开关。当美台还在计算军售账面上的美元数字时,大陆已经用歼-20的航迹标定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代价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