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不久的豪车,本应是享受驾驶乐趣的时光,却因轮胎问题陷入维权困境。花费44.8万购入的宝马原装进口X4,使用一年多后四条轮胎竟布满龟裂,车主与4S店各执一词,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

事情经过
2024年1月,邹先生花费44.8万元购买了一辆宝马原装进口X4 2.0T车型,车辆搭载的原厂普利司通轮胎让他初期用车体验十分满意。然而,车辆行驶半年左右、里程五六千公里时,邹先生偶然发现轮胎表面有轻微龟裂痕迹,因症状不明显且不影响行驶,便未过多在意。

直至2025年,车辆行驶里程达一万多公里,一次胎压异常去维修店补气时,补气师傅提醒他四条轮胎都有明显龟裂,建议换胎。邹先生这才发现,四条轮胎龟裂严重,多处纹路深入橡胶层,但胎纹磨损正常。他怀疑是轮胎质量问题,决定联系购车门店维权。据了解,四条普利司通轮胎全部更换需六七千元。
厂家鉴定非质量问题,4S店以三包政策拒售后
2025年9月,邹先生就轮胎龟裂问题联系购车门店镇江某宝马4S店,提出轮胎属质量问题,要求免费更换。门店联系普利司通厂家鉴定后,出具的鉴定报告显示轮胎存在老化、磨损异常情况,但不属于品质问题,此时车辆里程数为20655公里。

依据鉴定报告,4S店拒绝免费更换要求,告知邹先生需自费。11月17日,有记者联系到了镇江某宝马4S店,工作人员称轮胎是易损耗零部件,行业三包政策为“半年或5000公里”,邹先生车辆已超质保范围,无法免费售后。对于轮胎一年多老化问题,4S店认为与车主用车习惯、行驶路况等因素有关,老化程度因个体使用情况而异,同时表示会积极和邹先生协商沟通。
那么问题来了,就邹先生提出免费更换轮胎的要求,能得到法律方面的支持吗?
律驰驾道观点
宝马X4轮胎龟裂纠纷:关键争议焦点与法律分析
本案涉及车主邹先生购买宝马X4一年多后轮胎出现龟裂,4S店以厂家鉴定报告和三包政策为由拒绝免费更换,引发纠纷。下文归纳出本案中最具争议的焦点,并围绕这些焦点展开分析,以厘清责任归属和法律依据。
争议焦点一:轮胎龟裂是否属于产品质量缺陷?
本案中,车主邹先生认为轮胎龟裂是质量问题,而普利司通厂家出具的鉴定报告则认定轮胎属于“老化、磨损异常”,但不属于品质问题。这一争议的核心在于如何界定“产品质量缺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缺陷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轮胎龟裂若因材料或工艺问题导致,可能构成缺陷;但若因正常老化或外部因素引起,则难以归责于厂家。
从事实来看,轮胎在行驶一年余、里程约2万公里后出现龟裂,且胎纹磨损正常,这可能暗示轮胎耐久性不足。但厂家鉴定报告强调了“老化”因素,因此需进一步审查鉴定程序的独立性和科学性或通过第三方鉴定机构重新进行鉴定。
争议焦点二:三包政策是否适用于轮胎更换?
4S店以轮胎作为“易损耗零部件”为由,引用行业三包政策“半年或5000公里”拒绝免费更换,而邹先生的车辆已行驶超2万公里、超一年,明显超出该范围。这一争议涉及三包政策的适用范围和合理性。然而,三包政策并非绝对免责依据。若轮胎龟裂确属质量问题,且问题在购车后较早出现,车主可主张三包责任;但本案中龟裂症状在车辆使用半年后初现,直至一年余才加剧,时间跨度较长,增加了维权难度。此外,三包政策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经营者质量担保义务的冲突也需考量:若轮胎龟裂影响安全驾驶,可能构成根本违约,车主可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应责任。
争议焦点三:轮胎老化是否主要归因于车主使用习惯?
4S店辩称轮胎老化与车主的用车习惯、行驶路况等因素有关,这一主张将责任部分转移至车主。轮胎作为易损耗件,其寿命受驾驶环境(如路面状况、气候)、保养情况(如胎压维护、停放条件)等影响。本案中,车辆行驶里程仅2万余公里,胎纹磨损正常,但龟裂严重,这可能与橡胶老化加速有关。若车主能证明其使用符合常规(如主要城市道路行驶、定期保养),则4S店的说法缺乏依据;反之,若车主存在长期暴晒、超载或恶劣路况驾驶等行为,则需分担责任。
关键在于举证分配:厂家和4S店需提供证据证明车主使用不当导致老化,而车主则需证明龟裂非正常老化所致。目前,鉴定报告未明确龟裂与使用习惯的因果关系,因此4S店的单方面主张尚不足以完全免责。
争议焦点四:车主要求免费更换能否获得法律支持?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要求修理、更换或退货;但需消费者承担初步举证责任。本案中,厂家鉴定报告对车主不利,若车主无法提供反证(如第三方检测报告),则难以获得法律支持。此外,尽管三包政策期限已过,但若车主能证明龟裂属安全隐患且与产品固有缺陷相关,可依据《民法典》关于产品责任的规定,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但司法实践中,此类纠纷更倾向于调解协商,而非直接提起诉讼。综合来看,车主维权成功的关键在于补充证据,如寻求独立检测机构重新鉴定。
综上所述,本案的争议焦点集中于轮胎龟裂的性质、三包政策的适用性、使用习惯的责任分配及法律支持可能性。目前,4S店依据鉴定报告和三包政策拒绝免费更换具有一定依据,但车主若能进一步举证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仍存在协商或法律救济空间。建议车主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或司法途径解决,同时提醒消费者在购车时仔细阅读质保条款,并定期检查车辆状况以防类似纠纷。
汽车法律纠纷,就找律驰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