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什么在空战时不先打掉对方的预警机?这么说吧,想打落预警机几乎是做梦,导弹打过去

为什么在空战时不先打掉对方的预警机?这么说吧,想打落预警机几乎是做梦,导弹打过去根本近不了身。 预警机的雷达眼力劲儿太强。像美军的E-3哨兵,能在300公里外锁定目标,新款甚至摸到1000公里。战场上,它高空盘旋,扫描范围广,能同时盯几百个目标,低空贴海的导弹也逃不掉。敌方飞机想靠近,得飞15到20分钟,中低空时速顶多0.7马赫,满载油弹还得省着点飞。这时间够预警机早早发现动静,通过数据链通知护航队。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几十架E-3在伊拉克上空转悠上千小时,伊军米格-29几次低空突袭,导弹刚出门就让E-3指挥F-15从侧翼截胡,40多架伊机栽了跟头,美预警机一架没丢。不是伊军不想打,是雷达先把路堵死。 护航队是第二道铁闸。预警机身边总跟4到18架战斗机巡逻,围成防护圈,方圆几十公里不留死角。2019年印巴边境那场摩擦,巴方ZDK-03预警机后撤200公里,18架歼-10围着转,印军阵风群冲上来想偷袭,预警机数据链一更新,护航机就从高空兜头砸导弹,击落两架印机。想过这关,得先干掉那堆保镖,可那等于一场小规模空战,己方损失肯定先爆表。高风险低回报,谁干谁赔本。 第三道是电子干扰这张王牌。预警机带全套软硬家伙事儿,雷达锁定它时,它就放干扰信号,敌屏上全是假目标,或干脆隐身。导弹冲过来,诱饵弹和红外干扰一扔,制导头就懵圈。超视距导弹碰上这套,命中率直线掉。低空发导弹还麻烦,射程缩水一半,本来80公里能打的,实际剩30多。预警机早发现轨迹,要么让护航拦截,要么自己后撤150公里,拉开距离。1982年贝卡谷地,以色列E-2鹰眼在地中海上空转,叙军米格-23起飞包抄,鹰眼引导F-16导弹在20公里外撕碎对手,叙19个萨姆-6阵地全灭,以军只丢一架。 实战里,这套防护链条环环相扣。海湾战争,伊军试过用米格-25和米格-29硬冲E-3,导弹飞到一半就让干扰弹偏航,护航F-15早等着呢。贝卡谷地,以色列靠鹰眼指挥,1比79的交换比,叙空军基本报销。印巴那次,巴预警机没单飞,印阵风想近身,导弹还没到就让护航机和干扰给废了。这些案子都证明,直接冲预警机等于自杀式任务,得先破外围,再扛干扰,最后还得赌运气。赔不起。 当然,预警机也不是铁板一块,防护再严也有破绽。1969年日本海,美EC-121无护航孤飞,朝方两架米格-21从低空跃起,导弹直击机翼,31人全没了。那是早期预警机,防护松散。俄乌冲突里,俄A-50也栽过跟头。2024年1月14日,一架A-50U在亚速海巡逻,乌爱国者导弹从海岸发,穿越夜空命中,机组十多人遇难。2月23日,又一架A-50U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坠毁,乌称用S-200干的,俄方没承认,但卫星图显示残骸散落。A-50总共就9架,丢两架等于断了半条指挥臂。防护漏洞多在无护航或前移太近,俄军体系弱,乌借西方导弹捡便宜。 这些破绽也说明,打预警机不是不可能,但得有硬家伙。隐身五代机如歼-20,反射信号小,能悄摸到射程内,霹雳-15超200公里外锁定,一击致命。歼-16挂多枚远程弹,火力压阵。俄乌那两次,乌用爱国者和S-200从陆基发,远程机动偷袭得手。但对大国空军,预警机后方400到500公里,地面雷达和空中加油机补位,一打还有备份顶上。简单说,没完整体系和超远程武器,靠近都费劲。 预警防护的进阶,得靠隐身和精确。中国歼-20涂层低反射,侧滑躲扇区,逼近节点。霹雳-15二次点火,四马赫冲150公里,双链路调轨。歼-16多弹电子压,歼-35补隐身短板。俄乌A-50两次栽,暴露体系弱,乌S-200前置打中。1969年EC-121无队护,米格-21低跃导弹断翼,31人沉海。这些案子说,防护有缝,但得体系对冲。中国空警-600舰载,数据链光电融合,不波也控敌,央视飞行员镜头前说:“你来我就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