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军的作战经验是,任何一辆主战坦克,哪怕它叫M1,也穿不过十米宽的地笼式反坦克铁

美军的作战经验是,任何一辆主战坦克,哪怕它叫M1,也穿不过十米宽的地笼式反坦克铁丝网。 注意,这是美军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用履带一寸一寸量出来的结论。 他们把M1A2 SEPv3拉到莫哈维沙漠,连推三次,每次都在第七米卡住,履带像被渔网缠住的鲶鱼,空转冒烟。 最后车长钻出舱门,用爆破索清出通道,演习才继续,可演习裁判直接判全车阵亡。 地笼网不是普通铁丝,它叫北约代号M2A1,一卷展开宽一米二,高八十厘米,里面混了钛合金丝和凯夫拉纤维。 刀片一样的倒钩专门钩负重轮,钩住就不松,履带每转一圈就缠得更紧。 更损的是,网里还夹着感应地雷,坦克一停,地雷就顺着网滚到履带底下,轰一声,连救援都省了。 这套东西最早是西德人在七十年代搞的,为了堵住苏联装甲集群的突破口。 当时苏军演习里,T72一次冲锋能压碎普通蛇腹形铁丝,于是德国人把铁丝升级成钢索,再把钢索编成笼子,最后就成了今天的地笼网。 冷战结束后,美国人觉得这招好,干脆把专利买下来,改名叫M2A1,配发给每个工兵连。 现在乌克兰战场也验证了这一点。 去年夏天,俄军第58集团军在扎波罗热铺了三层地笼网,乌军反攻的豹2A6冲了两次,全在铁丝前趴窝。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照片里,豹2的履带被缠成毛线团,炮管朝天,像一头被蜘蛛网粘住的甲虫。 乌军后来只能派扫雷车开路,可扫雷车也被炸毁两辆,最后整个突击纵队原地解散。 美军自己当然不甘心。 陆军装备司令部去年拨款给通用动力,要求开发新型破障铲,要能一次性把地笼网连根铲起。 通用动力给出的方案是在M1底盘前加液压折叠犁,犁齿带锯齿刀刃,理论上能切断钛合金丝。 但测试视频里,犁齿刚碰到网就被倒钩卡住,液压管直接爆裂,绿油油的液压油喷了一地。 项目负责人后来承认,除非把坦克改成长头挖掘机,否则无解。 网上有人吐槽,说现代坦克越来越像中世纪骑士,浑身装甲却怕一张网。 这话其实没错,坦克设计追求正面防护和火力,没人想到会被一堆绳子绊倒。 就像中世纪骑士怕泥沼,现代坦克怕复杂地形,技术再先进,物理规律还是绕不过去。 五角大楼的应对思路也很有意思,他们不打算硬闯,而是让无人机先上。 去年12月,陆军测试了XQ58A女武神携带的微型铝热剂火箭,专门烧铁丝网。 一发射出去,网子瞬间熔断,但铝热剂也把附近草地点着,差点把演习场烧回侏罗纪。 消防队忙了六小时才扑灭,环保署随后发函,要求以后禁止在干燥地区使用。 所以到头来,最靠谱的办法还是老派工兵。 每个装甲旅现在标配一个破障排,三辆M1150突击破障车,车顶装线性爆破索。 开到铁丝前十米,啪一声炸出一条十米宽的口子,坦克再冲过去。 可爆破索只有一发,用完就得等补给车送新的,整个节奏慢得像老牛拉破车。 有人算过,一个连级突击波次,从下车布索到全员通过,至少要二十分钟。 二十分钟在战场上足够敌方炮兵打出三轮齐射,所以工兵排现在成了重点照顾对象。 俄军去年用柳叶刀巡飞弹专门盯着破障车打,乌军也一样,双方都把爆破索车当VIP目标。 说到底,坦克怕铁丝网这事,像极了人类怕感冒,科技再发达,也挡不住最原始的麻烦。 也许未来某天,坦克会装上激光切割器,或者干脆跳过铁丝网,用垂直起降飞过去。 但在那之前,十米宽的地笼网仍然是钢铁洪流面前最扎眼的休止符。

评论列表

张yr爸爸
张yr爸爸 3
2025-11-07 20:37
浇点水泥就是混凝土
林浩
林浩 1
2025-11-08 01:05
军用挖机不上场么?有这种事情就该呼叫大杀器!铲一压土一埋,想怎么过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