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8卖爆了,日系车懵了,中国老板们认它
别克GL8(图片|配置|询价)这车现在确实很受欢迎,2025年前十个月就卖出十万多辆,销量超过不少SUV车型,尤其是陆尊PHEV版本,用了一年的车还能卖到原价八成左右,保值率在MPV里一直排在前头,大家觉得开这车去谈生意显得更可靠,这种印象不是广告打出来的,而是很多人心里都这么想。

这辆车能够火这么多年,靠的并不是技术有多厉害,而是它懂得中国人想要什么,武汉工厂里面,超过九成五的零件都是国产的,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车机系统来自华为,芯片用的是地平线的产品,再看日系车那边,动力总成还要依赖进口,连CarPlay都得等上半年才能适配,这不是速度慢的问题,是它们根本没把中国市场当成自己的主场。

别克GL8
最低售价:22.99万起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98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16万车友热议二手车0.95万起 | 2080辆
以前买豪华MPV,要花六十万以上才能有真皮座椅、按摩功能和独立空调,从2024年开始,GL8只要三十万出头,就把这些配置都配齐了,三排都是真皮座椅,还带2.8米长的礼宾光毯和一键切换的VIP模式,这些全都包含在内,这不是在降价,而是重新定义什么叫做“够用”,中国老板想要的不是奢侈,是想让客户一看就觉得这家公司有实力、做事认真。

服务网点铺得很深,全国有八百多家店,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覆盖,三四线城市当天就能完成电池更换和电路维修,日系品牌在县城还得把车拉回省城修,等上好几天是常事,这不仅仅是效率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真正替用户着想的问题。
丰田埃尔法还在加价卖车,十年没怎么改动,动力系统已经跟不上新能源的节奏,它在日本属于小众车型,到了中国却被炒成身份象征,这其实是市场错位造成的,中国有十四亿人口,国土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商务出行需求频率高、密度大、功能性强,GL8把轴距加长十五厘米,第三排能坐下一位一百八十斤的人,这不是将就,而是真正为体面服务。

别克GL8
最低售价:22.99万起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98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16万车友热议二手车0.95万起 | 2080辆
2020年的时候,日系车还在考虑要不要做电动车,GL8已经推出了插电混动版本,到2023年系统升级后,从北京开到上海单程就能省下三百块油钱,这背后有一千多人的研发团队,他们专门研究中国路况,解决堵车时怎么平稳起步,南方湿热天气里怎么有效散热,北方冬天怎么顺利启动车辆,这不是简单翻译菜单那种表面工作,而是真正了解你开车时候的实际问题。
有些细节看着普通,其实很有讲究,比如礼宾光毯晚上自动亮起,不是为了照亮路面,而是让乘客下车时显得有面子,还有可折叠小桌板,可以用来开会、写作业或者吃外卖,设计团队事先调查了几千个家庭的需求,这些设计都不是工程师凭空想出来的,都是根据实际数据做出来的。

2024年上海进博会的官方用车选了GL8,有外国嘉宾问工作人员,这车是不是中国自己造的,工作人员回答是的,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其实很有分量,说明这台车已经不只是别克的品牌产品,而是由中国团队主导、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它背后有整个中国制造体系在支撑,包括供应链、技术研发和用户需求理解,这三方面紧密配合在一起。
比亚迪能够成功发展起来,是因为它自己掌握了三电技术,GL8这款车能一直卖得好、活得久,也是因为它不光是一台合资车,而是做了很多本土化的改进,用上了中国的电池、中国的芯片、设计和服务也都按中国市场的需求来,说白了,它不是美国品牌的一个分支,更像是挂着别克标志的中国新品牌。
有人觉得这款车样子老气,但老板们并不在意,他们更看重它的稳定表现、可靠品质、体面外观和实用功能,GL8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它不靠花哨的技术包装,也不依赖夸张的宣传手段,而是真正理解并满足了中国人用车的实际需要,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