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年薪1亿!美巨头连挖4名国内科学家,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令人瞩目的是,在短短一周时间内,Meta成功吸引了4位中国科学家的加入。据外媒相关报道,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先生亲自出面,于加州的别墅中与这4位杰出的中国AI科学家进行了会面。
为了能够邀请他们加入Meta团队,扎克伯格先生给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年薪高达1亿元,这一薪酬直接突破了硅谷现有的薪酬上限,极具吸引力。那么这个美巨头背后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呢?
能够让全球排名第三的富豪如此重视,不惜放下身段积极争取人才,这足以体现出这4位科学家的重要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皆是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顶尖人才,在各自的领域有着卓越的能力和深厚的造诣。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版图中,有几位杰出人物格外引人注目。余家辉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年纪轻轻便主导了GPT - 4o的语音模型研发工作,如今无数语音助手所采用的算法皆源自他的智慧结晶。清华博士赵晟佳,其学术论文被引用次数高达1.7万次,在同行之中被誉为“大神级人物”。毕树超和任鸿宇均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是推动GPT - 5发展的主要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Meta扭转局势、实现翻盘的最后倚仗。
当前,Meta在AI赛道上与OpenAI的差距显著。Meta的内部测试结果表明,其Llama 4模型在“复杂决策任务”方面的表现尚不及GPT - 4o的90%。反观ChatGPT,它已进化为具备强大功能的全能助手,能够操控网页、预订机票、编写代码等,而Meta AI仍局限于聊天功能,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为了使Meta在AI竞赛中重回领先阵营,扎克伯格采取了最为直接的策略——从对手的核心团队中挖掘人才。这一举措几乎触及到了OpenAI的核心命脉。智谱研究发布的《ChatGPT团队背景研究报告》显示,ChatGPT核心团队中有9位华人,Meta一举挖走了其中4位。面对人才流失的危机,OpenAI连夜调整薪酬体系,甚至罕见地宣布“全员休假一周”以稳定团队。

数据显示,全球47%的顶尖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这无疑是美国深感焦虑的根源所在。他们深知,AI领域的核心突破大多掌握在这些中国科研人员手中,于是发起了一场系统性的人才争夺行动。
在当今时代,人才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无论是被硅谷企业以高薪挖走的中国AI科学家,还是凭借核心专利崭露头角的半导体技术等现象,都充分表明技术与人才已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重要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并未因美国的“挖墙脚”行为而陷入焦虑,反而以更加开放、务实的姿态吸引着全球科研力量。我们既热忱欢迎像兰迪这样声名远扬的科学家来华合作,也在持续为年轻科研人才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助力他们实现科研梦想。

在今年,伴随科研人才归国热潮的不断涌起,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顶尖高等学府相继推出海外留学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为高层次科研人才开辟了便捷通道。与此同时,国家持续加大对科研领域的资金投入,至2024年,我国研发经费总量已然突破3.6万亿元。
各地相关配套政策也陆续出台并落地实施。以深圳罗湖区为例,其“AI十优生态”领航计划针对落户的顶尖AI团队给予最高达1亿元的项目资助,从实验场景搭建到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为科研人员扫除障碍,打通科研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中国在科研领域的成果也在不断涌现。国产大模型DeepSeek凭借其高效率与低算力的显著优势,在多项评测中已逐渐逼近GPT - 4的水平;华为盘古、百度文心、阿里通义千问等多个模型齐头并进,共同构建起国产AI的完整生态格局。
中国的进步,并非依靠阻碍他人发展来实现,而是凭借无数科研工作者的长期努力与积累,依靠不断完善的科研体系,让创新的种子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人才的流动或许难以完全阻止,但其趋势正悄然发生改变。如今,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的关键技术突破,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诞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