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罗斯用血的代价,给中国提了个醒:3条战争铁律,忽略会吃大亏

当俄乌战争的硝烟持续3年之久,它早已超越了一场地区冲突的范畴,变成了一本活生生的、代价高昂的现代战争教科书。对于任何有志

当俄乌战争的硝烟持续3年之久,它早已超越了一场地区冲突的范畴,变成了一本活生生的、代价高昂的现代战争教科书。对于任何有志于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的大国而言,尤其是中国,这场冲突中俄罗斯所经历的经验与教训,无异于一次深刻的战略警示。

其中,有三条用鲜血和资源验证的“战争铁律”,如果我们不深思,未来就很容易吃大亏。

铁律一:现代战争,打得就是“经济与后勤”

战前,许多人认为俄罗斯作为能源和军事大国,能够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结束战斗。然而,现实是,战争被拖入了残酷的消耗战泥潭。

这首先体现为金钱的消耗。精确制导武器价格昂贵,一架无人机、一枚巡航导弹都价值不菲。维持一支现代化军队在境外长期作战,每一天都是天文数字的军费开支。

西方严厉的制裁更是雪上加霜,极大地限制了俄罗斯获取高端芯片、精密零部件等战略物资的能力,影响了其军工生产的可持续性。

其次,是后勤的极端重要性。战争初期,俄军长达数十公里的装甲车队在乌克兰边境停滞不前,暴露了后勤补给(油料、食物、弹药)的脆弱性。现代战争的装备油耗、弹药消耗速度惊人,一旦后勤线被切断或效率低下,再精锐的部队也会瞬间失去战斗力。

给中国的提醒: 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更具韧性、更能抗冲击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要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源、粮食、关键原材料以及芯片等高科技产品的供应链安全。

同时,必须具备强大的战略投送和后勤保障能力,能够支撑起一场高强度的现代化冲突。“打仗就是打钱,更是打后勤。”

铁律二:信息与舆论,是“第二战场”

俄乌战争是第一场被全网直播的大国冲突。在这里,坦克和导弹固然重要,但手机和社交媒体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信息战层面,乌克兰凭借“星链”系统保持了通讯的畅通,而西方的情报支持几乎为乌军提供了“单向透明”的战场视野。无人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发现即摧毁”成为常态,战场几乎无密可保。

在舆论战层面,双方都在全球社交媒体上争夺话语权和道义制高点。舆论影响着国际社会的援助、制裁的力度以及国内民众的士气。俄罗斯在这方面陷入了明显的被动,其叙事在国际主流平台上被严重削弱。

给中国的提醒: 未来任何冲突,都必然是军事、信息、舆论多维一体的“混合战争”。我们必须掌握核心的信息技术(如下一代通讯、北斗系统),确保在战时通讯不中断、指挥不瘫痪。

同时,要建立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能够清晰、有效地传递自己的声音,打破信息茧房,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战场上的胜利,未必能转化为舆论场上的胜利。”

铁律三:对战争的性质和规模,绝不能误判

这或许是最根本的一条教训。俄罗斯最初可能判断这是一场局部的、快速的“特别军事行动”,但事实证明,它迅速演变为一场与整个西方阵营支持下的乌克兰进行的、事关国运的持久消耗战。

这种误判导致了军事准备不足、外交陷入孤立、国内经济转型迟缓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战争的开关一旦按下,其进程和规模就很难由单一方控制,对手的反应、盟友的介入、国际形势的变化,都会让战局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给中国的提醒: 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决策上,必须进行最充分、最严峻的推演和评估。绝不能一厢情愿地假设战争会按自己预设的剧本发展。

必须考虑到最坏的情况,包括外部力量的强力介入和战争的长期化,并为此做好全方位的准备。“慎战”不是怯懦,而是最高级别的战略智慧。

可见,大国博弈是综合国力的终极较量,任何一环的短板,都可能在关键时刻成为致命的弱点。唯有居安思危,补齐短板,方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中,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

评论列表

一品鸿
一品鸿 6
2025-10-28 18:47
嗯…不错以后小编负责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