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柿”秋天里的“小太阳”

每当秋季来临,那便是柿子树最耀眼的时刻了。满树金黄,宛如一盏盏小灯笼挂满了枝头,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它们静静

每当秋季来临,那便是柿子树最耀眼的时刻了。满树金黄,宛如一盏盏小灯笼挂满了枝头,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它们静静地等待着,直到被人们带回家中,成为餐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这一切美好,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真挚的馈赠——那便是秋天的味道,也是家的感觉。

柿子不仅仅是人们喜爱的美味食物,更是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它在传统中医药文化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其根或根皮(柿根)、树皮(柿木皮)、叶(柿叶)、宿萼(柿蒂)、花(柿花)、果实(柿子)、果实的制成品(柿饼)及其外附白霜(柿霜)、外果皮(柿皮)、未成熟果实液汁的制成品(柿漆)均可供药用。

柿子

生青熟赤,大者如拳,小者如杏,味甘而美,可食。入药主要起清热,润肺,止渴的作用,用于咳嗽、吐血、口疮等。

食用柿子时请注意

1.柿子含蔗糖、葡萄糖、果糖,可引起血糖升高,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

2.《本草图经》:“凡食柿不可与蟹同,令人腹痛大泻。”未熟的柿子含鞣质,具涩味,成熟的甜柿鞣质虽含量减少,但也不宜与牛奶、螃蟹等高蛋白食物同食,可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反应;

3.其所含鞣质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铁的吸收,贫血患者慎食;

4.《随息居饮食谱》:“凡中气虚寒,痰湿内盛,外感风寒,胸腹痞闷,产后、病后,泻痢、疟、疝、痧痘后皆忌之。”柿子性寒,体质虚寒之人应少食。

柿霜

是柿饼外表的白色粉霜,《本草纲目》中记载“柿霜乃其津液,生津化痰,清上焦心肺之热,治咽喉口舌疮痛”。它具有生津利咽,润肺止咳的作用,可用于口腔溃疡、咽干咳嗽等。

柿蒂

《本草纲目》记载“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它具有降逆止呕的作用,柿蒂可单独泡水喝,也可搭配丁香、生姜,能调理脾胃也能提高肠胃消化能力。

基于这些药物特性,柿子在药膳中的应用也得以拓展。药膳推荐如下:

清润知音汤

配方:猪排200g,猪瘦肉200g,柿饼5g,蜜枣4粒,无花果8个,盐、味精、鸡精适量。

功能:滋阴敛肺、利咽清音。

适宜人群:适用于有慢性咽炎反复发作病史,或者是声音嘶哑、咽喉干痒、久咳不止的人群。

羊肺汤

配方:羊肺1具,杏仁、柿霜、绿豆粉、真酥(酥油)各30g,蜂蜜60g。

功能:滋阴清热、益气养血、止咳平喘。

适宜人群:本品可作为肺结核、肺气肿、肺心病患者的膳食。

清咽茶

配方:白柿饼35g,罗汉果7g,胖大海10g。

功能:清热利咽、润肺止咳。

适宜人群:本品适用于慢性咽炎见咽部干痛或刺痛、干燥灼热的人群。

珠玉二宝粥

配方:生山药、薏苡仁各60g,柿霜饼24g。

功能:健脾补虚、润肺滋阴。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肺阴虚、不欲饮食、虚热劳嗽者。

柿叶茶

配方:干柿叶10g(鲜柿叶20g)。

功能:平肝降压、定喘止咳。

适宜人群:本品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冠心病、高脂血症者。

作者: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 主管中药师 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