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炸!炸!炸!俄军首次动用13枚全球禁用导弹突袭乌克兰!”当地时间11月8日,乌

“炸!炸!炸!俄军首次动用13枚全球禁用导弹突袭乌克兰!”当地时间11月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俄罗斯武装部队在这一轮大轰炸,发射了超过450架自杀式无人机无人机和45枚导弹,袭击了乌克兰各地的目标、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 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的紧急通知刚发出,全国多个州的灯光就接连熄灭。11 月 8 日清晨,波尔塔瓦州的居民在黑暗中摸出手机,才知道这场从凌晨开始的轰炸,已经把他们过冬的希望炸得支离破碎。 这轮袭击里,俄军抛出的 450 架自杀式无人机和 44 枚导弹中,藏着 13 枚被国际社会紧盯的伊斯坎德尔 - K 巡航导弹 —— 这是冲突以来首次如此大规模动用这款被指违反军控条约的武器。 事情要从 11 月 8 日凌晨说起,俄军的攻击波次从多个方向同时展开。黑海舰队的舰艇在夜色中发射 3 枚 “口径” 巡航导弹,直奔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铁路枢纽;地面部队的发射车相继升空 18 枚伊斯坎德尔 - M 战术弹道导弹,精准砸向波尔塔瓦州的油气加工厂和切尔尼戈夫州的开采区。 最让人揪心的是俄空天军的米格 - 31K 战斗机,它们携带的 10 枚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以 10 马赫以上的速度突防,专门针对乌军的防空节点。 而 13 枚伊斯坎德尔 - K 巡航导弹的出现,让这场袭击的性质变得特殊。这款导弹早在 2019 年就因疑似违反《中导条约》被美国要求销毁,它能贴着地面低空飞行,靠复杂的航迹规划躲避雷达探测,既可以装高爆弹头摧毁基础设施,也能换装核弹头实施战略打击。 这次它们集中攻击哈尔科夫的天然气厂、热电厂,直接导致当地供暖系统瘫痪,而此时距离乌克兰的供暖季只剩不到半个月。 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很快确认,这已经是 10 月以来俄军第九轮针对能源设施的大规模袭击。除了能源系统,基辅州、哈尔科夫州的交通设施也遭重创,铁路调度系统受损导致多条线路停运。 截至当天上午,袭击已造成 4 人死亡,乌克兰空军虽宣称进行拦截,但从全国紧急停电的情况来看,防御效果甚微。 俄罗斯国防部则在当天通报中明确,此次行动的目标是乌克兰军工企业及配套能源设施,所有预定目标均被命中。 通报还提到,俄防空系统在过去一昼夜击落了 178 架乌克兰无人机和 2 枚制导航空炸弹,双方的空中对抗持续白热化。这种导弹与无人机协同的饱和攻击战术并不新鲜,但此次投入的武器规模和种类密度,创下了近期空袭的新纪录。 秋冬季节的能源打击向来是影响战局的关键。乌克兰的电力系统经过多轮轰炸早已脆弱不堪,这次波尔塔瓦、哈尔科夫等工业重镇的能源设施受损,不仅影响民生供暖,还会波及军工生产的电力供应。 而俄军选择在此时动用伊斯坎德尔 - K 这类敏感武器,也被外界解读为对西方援助的回应,毕竟这款导弹的威慑力,远不止于常规打击本身。 现在乌克兰的抢修队伍已紧急进驻受损厂区,但电力恢复时间表尚未公布。450 架无人机的残骸和导弹碎片散落在多个州的田野里,无声地诉说着这场凌晨突袭的惨烈。随着寒冬临近,能源设施的损毁程度,正在成为影响乌克兰局势走向的重要变量。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