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东北解放军发起夏季攻势,歼灭国民党军8万余人,收复城市42座。蒋介石把失败责任归咎于熊式辉、杜聿明,准备派参谋总长陈诚取代两人。 当时的熊式辉是东北行辕主任,杜聿明是东北保安司令,蒋介石要派亲信陈诚去,让其全面掌管东北军政。 陈诚字辞修,是浙江青田人,他少年时期在家乡耕读,只希望当一名小学教师。但两次偶然的机会,决定了陈诚的一生。 第一次是1919年,陈诚经人推荐参加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招生考试,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加之身材矮小,未能录取。虽经人疏通,也只列为备取生。没想到考第一名的学生改变主意考入北京大学,陈诚侥幸以备取第一名补入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军政生涯。 第二次是1925年,陈诚时任黄埔军校炮兵科上尉教官兼炮兵队区队长。有一天晚上,他访友回来,天将黎明,仍不思睡,于是便挑灯夜读。正巧被查夜的校长蒋介石看见。次日早操,蒋介石当众宣布:炮兵区队长陈诚,发奋刻苦,精神可嘉,特提升为少校炮兵队长。 从此,陈诚作为蒋介石的心腹干将,长期追随蒋介石。他不仅在性格上酷似蒋介石,就连言行举止也极力模仿蒋介石。有记者戏称陈诚为“蒋介石的袖珍本”。 后来陈诚与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三女儿、宋美龄的干女儿谭祥结婚,与蒋介的关系又近了一层。陈诚与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刘峙、张治中、陈继承并称为蒋介石的“八大金刚”。陈诚在八人中是最年轻的,成为少壮派军人领袖。 陈诚曾任11师师长和18军军长,在18军军长任内,他拼命扩充实力,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18军就扩充到6个师,共9万人,为陈诚军事集团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陈诚军事集团骨干分子大都在十一师、十八军任过职,“十一”合为“土”字,“十八”合为“木”字,人称“土木系”。到抗战结束时,陈诚军事集团发展到10个军,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的势力是极大的。 对陈诚的飞扬跋扈,国军高级将领如顾祝同、刘峙、熊式辉、汤恩伯和杜聿明等人均表示不满。陈任参谋总长以来,任用私人,排除异己;装备补充,多偏重他的嫡系第十八军等部队,而对其他部队则多予克扣留难,以至众怨沸腾,发生一部分失业高级将领在南京紫金山孙中山灵前“哭灵”的事件。蒋介石到了后来也发现了陈诚既不得军心,又指挥无能,就收回他的人事权,接着又收回他的军事指挥权,由蒋介石亲自指挥,当然蒋自己军事指挥还不如陈诚。 陈诚为了挽回面子,想去东北主持作战,打几个胜仗,取得蒋介石的信任。为此,陈诚派了一些特务到东北搜集熊式辉、杜聿明贪污腐化的证据,企图将熊、杜赶出东北。 1947年7月12日,陈诚来到沈阳,召开军事会议,并到铁岭向新六军“授勋”,以示拉拢。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不久后被免职,他愤愤不平地离开东北去了上海,等着瞧陈诚的笑话。 陈诚到了东北后,大肆扩充部队,将东北原有的九个保安区十一个保安支队及交警总队等部队,扩编为4个兵团部,10个军、10个师、14个保安支队,让东北国军兵力达到55万人。 此外,陈诚还增加了炮兵、战车、汽车等部队,他雄心勃勃,妄想集中优势兵力与东北解放军决战。 另一方面,陈诚到东北后大肆排除异己,撤换了辽宁省主席徐箴、第7兵团司令陈明仁(由71军军长升任不久)、第52军军长梁恺、52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刘玉章,及东北各保安支队司令,这些职务均改由陈诚的心腹接替。 当时曾有东北人士向陈诚建议:“听说总长将东北各保安支队司令撤换,有许多部队会叛变的。” 陈诚反驳说:“谁要投,就让他去投。他今天投,我现在就缴他的枪!” 当然,公允地讲,陈诚在东北也做了一些事情。他整肃军纪,惩办贪污人员,如查办汽车兵团团长冯恺,逮捕前日俘侨管理处处长李修业等人,取缔散兵游勇,不准抬高物价,违者处以极刑等等。 在军事方面,陈诚提出了以机动防御确保北宁路,打通锦承路,维护中长路和保护出海口的战略方针,他叫嚷“六个月恢复东北优势,收复东北一切失地!” 然而,陈诚面对的东北解放军(民主联军),此时也今非昔比。随着解放区日益扩大,深入进行土地改革,东北解放军已壮大为9个纵队,10个独立师,加上地方武装超过50万人。东北解放军于1947年9月14日发起了强大的秋季攻势。 当陈诚为打通锦承路纠集4个师向热河东部进犯时,解放军抓住战机,将国军诱至杨杖子一线加以围歼,歼其一部约1.6余人,给了陈诚当头一棒。 秋季攻势历时50天,歼灭东北国军近7万人,解放人口260万,土地3.8万平方公里,收复城市17座,解放军将东北国军压缩于沈阳、长春、吉林、四平、锦州等城市内。 陈诚不仅没有打通北宁路,东北国军的活动范围反而更小,只得重点防守沈阳。当时沈阳流行一句民谣说:“陈诚真能干,火车南站通北站。”事实证明,虽然东北国军的失败的早晚的,但是陈诚的到来加剧了这个速度,论军事能力他是不如杜聿明的。
抗战中,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笑道
【4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