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上半年,张爱萍率领四总队在皖东北接连打了十三仗,一时名声大噪。为此,灵璧、睢宁的日军制订了一个联合作战计划,准备采取南北夹击战术,将张爱萍的四总队消灭在灵璧以北山区。 敌进我退,张爱萍准备从睢宁转移到洪泽湖。一天晚上,当他们移动到睢宁与宿迁之间时,被邳睢铜地委书记李云鹏拦住。原来,李云鹏是担心新四军一走,这里的百姓必然遭敌人烧杀,他希望新四军用几天时间帮助民兵训练。 二人正说着,突然来了许多老大爷、老大妈,他们纷纷跪在张爱萍的面前,请求新四军逗留几天。眼前的场景让张爱萍不忍,他流着泪决定在此停留几天。 谁知,就在逗留的这几天里,张爱萍差点成了烈士。 当时,部队刚刚宿营准备吃饭,老百姓们忙着包饺子招待战士们。张爱萍突然接到报告:就在部队离开睢宁时,有近百名日军带着电台跟踪而来,而且一个日军小队已驻扎在他们宿营的村子附近的大王庄。 张爱萍判断,带着电台的日军一定是敌人的侦察分队,他立即派侦察员到大王庄侦察。侦察员回来报告说,确有一支刚来的日军小队二十多个鬼子在大王庄。于是,张爱萍决定将大王庄立足未稳的鬼子消灭,确保部队的安全。 虽然觉得胜券在握,可张爱萍还是亲临前线。一向靠前指挥的他,带着两名警卫员率先来到村子旁边的小山包,作为指挥所。他举着望远镜观察了好一会儿,对村子里的地形和敌情有了大概的了解,考虑了一个作战方案。 然后,张爱萍把几个团长叫来,向他们下达了作战命令:先由一个营阻挡敌人侦察分队,再由张太生的一团攻打大王庄;赵汇川的十一团沿山构筑工事,掩护一团主攻。 命令下达后,张爱萍便跟着张太生来到一团,指挥攻打大王庄。 张爱萍攻打大王庄的战术是引诱鬼子出村,然后来个四面围攻。但是,鬼子似乎知道新四军的意图,一团两个营轮番冲锋,敌人就是不闻不问,一点没有出逃或出村反攻的迹象。 这时,张爱萍突然意识到:敌人的侦察分队不仅担负着侦察工作,估计还有指挥职能;他们极有可能是以大王庄为诱饵,将新四军主力吸引过来,然后调动四周的日伪军包围大王庄。 突然,担任掩护攻击的赵汇川部的背后响起了阵阵枪声,证实了张爱萍的分析。他立即沿着高粱地向赵汇川部奔跑,谁知道刚跑出高梁地,迎面就碰上了一支日军。这支敌人有千余人,前面是十几辆坦克开道,正在向赵汇川部阵地发起猛烈攻击。 见情况如此糟糕,张爱萍果断决定所有部队立即撤出战斗,可具体方案,还要与各团领导碰头后研究才能决定。于是,他冒着弹雨,先到了十一团阵地,与赵汇川碰头后,决定让赵部向小山上撤退。 随后,张爱萍又赶到一团阵地,与张太生碰头后,发现一团处于两面受敌的境地,也只能向小山上撤退。 可是,一团撤退要经过一片开阔地,没有树木与庄稼掩护,要想突破敌人的密集封锁,牺牲一定很大。于是,张太生建议向东南方向撤退。 张爱萍考虑到敌人有坦克,而且数量很多,东南方向是一望无边的庄稼地,便于敌坦克发挥威力;而向小山撤退,虽然要经过开阔地,但距离近,只要奋力冲过去,部队就安全了。张太生觉得他的分析有道理,立即率部边打边向小山撤。 张爱萍目送一团撤退,直到看着最后一个战士上了山,才放下了悬着的心。可他只想着部队,竟然忘了一同撤,等部队撤离完毕后,他们马上被敌人的坦克发现了,五六辆坦克以最快的速度向张爱萍开来。张爱这才发现自己的处境不妙,急忙带着两个警卫员往小山那边撤。 三个人没命地跑,没想到在跨越田埂时不小心绊倒了。连日行军作战,张爱萍已经疲倦不堪,跌倒之后居然挣扎着爬不起来,警卫员只好架起他向前跑。张爱萍要求警卫员不要管自己,警卫员却不管他的命令,仍架着他飞奔。 三个人跑了一会,前面出现了一条深沟,他们便不顾一切跳到了深沟里。这时,日军坦克开到了深沟边,却停了下来。张爱萍估计坦克无法越过深沟,便跳出来,向前面的一片坟地跑去。他们利用坟包掩护休息片刻,继续向小山奔跑,终于来到了山上。 已经撤退到小山的干部战士们,目睹了张爱萍一行三人被坦克紧紧追赶又脱险的情景,见他们跑到小山,纷纷奔来接应。张爱萍大口喘着气,急忙问张太生:“你们团撤退伤亡如何,牺牲了多少人?” 张太生说:“你放心吧,我们团一个没死,一个没伤。”张爱萍听了又喜又惊。接着,他又不顾疲劳来到十一团,赵汇川汇报说十一也没有伤亡。 虽然在敌人的包围圈里撤退,两个团无一伤亡,可张爱萍向来对己严、对人宽,遇到事情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后来,他在营以上干部会上检讨时说:“这次撤退,虽然部队全都安全撤到了山上,没有造成一点损失。但是,从睢宁与灵璧之间向洪泽湖转移,是我们团以上干部集体讨论的,中途却受到干扰,使转移计划搁浅。我这个指挥员对计划执行不坚定,我作检讨。请同志们务必要瞪大眼睛,监督我严格执行作战计划。”
抗战中,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笑道
【4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