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军大杀器毁天灭地,为啥美国一点不担心?他们更怕“东风快递”

俄罗斯军方近日对外公布的一则消息,再度将全球核安全议题推至风口浪尖。被外界称为“海燕”的核动力巡航导弹已完成决定性试验,

俄罗斯军方近日对外公布的一则消息,再度将全球核安全议题推至风口浪尖。被外界称为“海燕”的核动力巡航导弹已完成决定性试验,1.4万公里的试飞距离尚未触及性能上限,这款可搭载核弹头的武器,打击范围已远超现有所有战略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很快将这一消息通报给美国,俄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传递的普京立场,只有建设性和相互尊重的对话才能带来成果,更像是对美欧持续施压的回应。当下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场,常规军力难以与北约集团抗衡,亮出核王牌成为其回应挑衅的重要方式,从战略核打击演习到“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试射,一系列动作直指北约的咄咄逼人。值得注意的是,试射时间恰逢北约“坚定正午”核演习期间,而消息公布则在特朗普搁置与普京会晤之后,时机选择极具战略意味。

这款核动力导弹的威慑力远超常规战略武器。英国国防情报局局长霍肯赫尔中将警告,“海燕”可在大气层停留至少三年,凭借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规划复杂路线,从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动打击。

被称为“无限射程”的9M730“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款导弹采用了一种核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用微型核反应堆替代传统燃烧室,通过加热高压空气产生推力,无需燃油即可持续飞行。

“海燕”导弹在弹体尾部内置一台核涡喷发动机,原理与普通涡喷发动机一样,都是通过进气-压缩-加热膨胀-排气四个步骤产生后喷推力,只是使用微型核反应堆取代了传统涡喷发动机的燃烧室,不再使用航空燃油,直接用核反应堆的巨大热能对高压空气进行加热,让空气受热膨胀后向后高速喷出,在提供向后喷气推力的同时,高速喷气还会驱动涡轮高速旋转,带动反应堆前面的风扇压气机压缩进气,从而完成整个做工循环。

“海燕”导弹的理论射程可达2万公里,还能以50至100米的超低空高度突防。俄军事专家指出,它可绕地球飞行,从墨西哥湾等防御薄弱方向打击美国本土,迫使美方重构反导体系。

此前普京曾在国情咨文中展示了“海燕”核动力导弹的模拟画面,“海燕”核导弹导弹从莫斯科附近起飞,沿着北大西洋海域一路南下,先后绕过加拿大东部、美国东部附近海域和大西洋中部等的多个防空拦截区,再从南美洲的南部转弯,进入了太平洋,最后击中了美国夏威夷,这是一条不可思议的飞行路线。这个复杂而曲折的弹道规划,总航程至少有25000公里,如此巨大的航程,超过了目前人类的任何动力射程最远的导弹。

但这款武器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巨大争议。核动力巡航导弹并非新鲜概念,冷战时期美国“冥王星”及苏英法的类似计划均因无法解决的技术缺陷夭折。“海燕”采用直接循环式核发动机,高压空气流经堆芯时会被严重污染,飞行中不断喷射含辐射的尾气,且导弹缺乏重型屏蔽层,一旦坠毁便是严重核事故。

在2024年8月,俄军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测试“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发动机,结果发生了爆炸,导致多名俄罗斯科学家殒命,该地区还出现了核污染。欧洲多国检测到的异常放射性物质,被怀疑与该导弹试射相关。

面对这款争议武器,各方态度截然不同。普京称其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品”,俄专家将其视为突破美国“金穹”反导系统的“报复性武器”,认为能迫使美国重新考虑防御原则。而特朗普的表态透着无奈,他认为此时试射“不合适”,直言本应短期结束的战争即将进入第四年,呼吁俄方专注于结束冲突而非试射导弹。西方专家则更直接,将其视作不切实际和不安全的武器,直指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本质。

事实上,“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亮相是美俄核博弈升级的缩影。随着北约五次东扩推进,其边界已向东推进1000多公里,美国更将其作为遏制俄罗斯的工具。而美国推动的“金穹”反导系统,试图削弱俄核威慑能力,“海燕”的试射正是对这一布局的直接回应。俄军方早在2018年就公开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与“波塞冬”核动力鱼雷的研制计划,如今完成关键试验,意在通过非对称优势重新平衡战略态势。

尽管俄专家辩解称,新技术已减少放射性物质排放,且导弹仅作为报复性武器使用,但核污染的风险客观存在。冷战时期各国放弃同类项目的教训表明,这类武器的环境代价可能远超军事价值。“海燕”或许能在短期内提升威慑力,但长期来看,其飞行轨迹上的核辐射、坠毁风险带来的环境威胁,都是悬在人类安全头顶的利剑。只有疯子才会使用。

不过,中美似乎对俄罗斯这些所谓的毁天灭地的新世代核武器没有太多兴趣,而且也没有相对应改变核威慑武器体系的意思。俄罗斯搞的这些新式“大杀器”,其实都是野路子,是财政困窘、技术衰败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俄罗斯连一款“考古式科研”的“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巡航导弹都搞不定,却去搞核动力巡航导弹,纯属捞偏门的操作,穷途末路的表现。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种核武器只能用“鸡肋”二字来形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从核战略角度看,对待俄罗斯“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与“波塞冬”核动力鱼雷,只需要使用现有的核武器反击就好了。反正大国的核战略都是确保相互摧毁,以洲际导弹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依然是最高效的核反击方式。

中国和美国更侧重“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的扎实建设。目前中国正稳步推进该体系发展,美国则持续维护高效核武库,二者都明白核心威慑力源于成熟体系而非个别的“噱头武器”。这种战略选择,正是理性战略判断的体现。

中国近些年来,踏踏实实地大力发展的“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才是美国最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