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Daily”11月24日北京报道
11月下旬,海南海口一家小鹏汽车4S店的“脚夹门”事件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一名消费者到店试驾时被电动感应门夹脚,门体脱轨碎裂,事后却遭到店员连环电话追责,一句“你的脚夹坏了我们的门”“你不来店里门就不会坏”的荒唐言论,不仅让涉事4S店陷入舆论漩涡,更引发公众对小鹏汽车服务体系的广泛质疑。

事件要从11月15日晚说起。据当事消费者发布的视频及录音显示,他当天前往小鹏汽车海口南海大道销售服务中心试驾,在导购引导下走向门口查看试驾车时,导购突然告知“试驾车已被开走”。
他转身准备返回店内的瞬间,电动感应门突然自动合拢,直接撞向其抬起的脚,导致门体脱轨、侧边玻璃碎裂。尽管脚部被撞后有明显痛感,该消费者仍保持克制,与导购互加微信约定下次试驾后便离开门店。
让他没想到的是,离开不到10分钟,门店便接连打来五六个电话,要求其返回协商“门体损坏赔偿”。录音中,导购理直气壮地将责任推给消费者:“门是你没有走出去又拐进来,你的脚夹到门才坏的”。

面对消费者“明明是门夹我脚”的反驳,导购进一步抛出荒诞逻辑:“如果你没来我们店,这个门就不会坏”,甚至指责消费者“连句抱歉都没说,态度有问题”。这段充满矛盾的对话被消费者公开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你的脚夹到门”成为调侃热词,有网友戏称“年度最离谱甩锅,小鹏4S店解锁服务新‘术语’”。
从法律层面来看,这起事件的责任界定并不复杂。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在经营场所的人身安全,若因设施故障、管理疏漏导致消费者受损,需承担侵权责任。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法院曾审理过类似案件:消费者在4S店因车辆未开启展车模式误操作撞车,4S店索赔3万元,最终法院判决4S店承担全部责任,明确“专业经营机构需承担更高安全注意义务,不得转嫁管理风险”。
对比来看,海口小鹏4S店的感应门故障属于典型的设施维护问题,却反向追责消费者,显然与法律规定及服务常识相悖。
随着舆论热度攀升,11月23日小鹏汽车官方客服终于作出回应,承认涉事员工“接待存在明显过错,后续沟通言论不当”,已对涉事员工作出“顶格处理”,同时处罚门店店长,并承诺“加强全国门店销售人员培训管理”。
但这一“事后灭火”措施并未完全平息争议,不少网友质疑:“每次都是员工背锅,底层服务逻辑没改有什么用?”
有行业观察者指出,此次事件暴露的不仅是个别员工的问题,更反映出小鹏汽车门店服务培训流于形式、应急处理机制缺失、员工权责界定模糊等深层漏洞——当消费者在门店受伤时,员工第一反应不是关心伤势、排查设施隐患,而是盘算“如何让消费者买单”,本质是“重设备轻人”的服务思维错位。

事实上,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已从“技术参数比拼”转向“服务体验较量”,但部分车企仍将精力过度集中在产能扩张、智能功能研发上,忽视了终端服务的基础保障。
对于小鹏汽车而言,一扇玻璃门的成本或许不高,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一旦破损,修复成本远超门体本身。网友的调侃“电动车门感应不到脚,店员感应不到人心”,恰恰点出了新能源车企服务的核心——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用户体验,而非用“智能”包装服务漏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