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芯片,科技发展可能倒退数十年;但没了它,整个现代制造业都将沦为空谈 —— 它就是工业母机。
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工业母机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和制高点。” 这份定位,深刻揭示了其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工业母机的重要性,核心在于它是 “制器之器”“自强之基”。

作为生产机床的机床,它是制造业的 “源头装备”:大到国防重器、航空航天装备,小到精密仪器、眼镜螺丝,几乎所有工业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机床,而工业母机的精度与性能,直接决定了下游机床的品质,进而影响全产业链的产品质量。
没有先进的工业母机,就没有高端制造业的根基,更谈不上产业的自主自强。
但工业母机行业具有重资产、高投入、长周期的特性,仅靠企业自发投入和情怀支撑,难以快速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升级。因此,国家层面的精准扶持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自 2021 年起,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针对性优惠政策,为工业母机企业减负增效、鼓励创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设备购置税收优惠:
高新技术企业购买设备时,可享受加计扣除政策,若购入 100 万元的设备,可按 200 万元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扣除,直接降低企业设备更新与研发投入的成本,引导制造企业加大对高端装备的投入力度。
当然,享受政策红利并非没有门槛,这也是为了精准扶持真正具备研发实力与发展潜力的企业:
研发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 15%;
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5%;
工业母机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不低于 60%,且企业年度总收入不低于 3000 万元。
政策红利的落地,也催生出一批积极响应、快速成长的标杆企业,国产高端机床厂商震环机床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为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震环机床正投建第三个世界级制造基地,计划投入 2 亿元购置全球顶级高精密工业母机,涵盖瑞士斯达拉格、斯图特,日本雅思达,德国德玛吉等国际顶尖品牌设备,只为打造达到国际一流精度的高端机床产品。
同时,企业广纳国内外机床领域高精尖人才,组建国际一流研发团队,仅研发人员薪资支出就较往年增加上千万元。
这样的高投入或许让人惊叹 “步子迈得太大”,但这份敢于攻坚、勇于突破的魄力,正是国产机床企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核心底气。
当前,国产工业母机仍在向高端化、国产化稳步迈进,虽然与国际顶尖水平存在差距,但在国家政策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产业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

期待未来,国产机床企业能持续突破核心技术,实现高端领域的全面国产替代,彻底打破 “离开国外机床,中国制造业寸步难行” 的偏见,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 “工业母机” 这一核心枢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