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出来有点丢人。
作为一个做过几年文案和新媒体运营、八年不上班、家里有“星宝”要养、还要背着深圳房贷的妈妈,我太想搞点副业了。
但正因为每天都在和文字打交道,我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副业,我死活不想再写东西了。
看着网上“月入过万”、“轻松变现”的帖子,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头扎进了完全陌生的领域。
结果钱没赚到,我倒先给这个世界贡献了2000块学费。
痛定思痛,我复盘了所有失败,总结出这三个血泪教训。希望能帮你省下这笔冤枉钱。
第一课
别急着逃离本职工作,你的饭碗可能就是你的金饭碗
我犯了最大的认知错误——把吃饭的本事当成了枷锁。
我厌倦了写文案,一心想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结果绕了一大圈才发现,我嫌弃的,恰恰是别人求而不得的竞争力。
做手工,我手笨;做带货,我脸皮薄;做AI视频,我技术盲。我用自己的短板,去拼别人磨了多年的长板,输得一点都不冤。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点:有人修图好看,有人声音好听,有人天生就能出镜。你的核心竞争力,就藏在你最熟悉、最得心应手的地方。
所以,找副业第一个要问自己的就是:抛开喜新厌旧的心理,我真正擅长的是什么?
第二课
所有让你先交钱的,都得打个问号
这一点,我真想扇醒当时的自己。
做某音带货,那个号称“一对一辅导”的课程,花了我998。拿到手的,全是网上能搜到的碎片信息。那个AI视频课程就更坑了,吹得神乎其神,交了钱才发现,你的AI我的AI根本不一样,或者说,人家靠的就是卖课赚钱。
当你看到一个“机会”,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我能赚多少”,而是“他靠什么赚钱”。
如果他的盈利模式就是收你的学费,那你基本就是那棵被割的韭菜。真正有价值的资源,往往有更合理的付费模式,比如成交后分成。
记住,我们是去赚钱的,不是去当赞助商的。
第三课
最贵的成本,是你一去不复返的时间
2000块钱,肉疼,但还能再赚。我最后悔的,是浪费掉的那一两年的时间。
在干预孩子的空隙,研究这些不靠谱的副业,搞得自己焦头烂额。
我们总在算明面的账,却忽略了最宝贵的“时间成本”和“情绪成本”。
如果我把那几个月的时间,用来深耕我擅长的文字工作,或者多陪陪孩子,哪怕只是好好休息,都比折腾这一圈要值。
你的时间、你的精力、你的好心情,才是你最稀缺的资源。副业是为了让生活更好,而不是把它搅得一团糟。
现在回头看,这2000块买来的教训,也算值了。
它让我彻底清醒:别总盯着别人的赛道眼红。修图好的就去做PLOG,有才艺的就大大方方展示,人美的就大胆出镜。而像我一样会写字的,就别嫌弃文字这把最称手的武器。
我不再逃离,而是回到了写作这条路上,我用上了我所有的经历和思考,因为它离我的“核心能力”最近。
我不是劝你别做副业。恰恰相反,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多一条路的人来说,副业是刚需。
我只是想用我的2000块,给你提个醒:看好自己的钱包和时间,守住你最强的能力,慢慢地走,反而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