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取代油车就是时间问题,如果到现在还认为电车不能取代油车,我只能说你完全看不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丰田是全球第一大车企,油车的忠实拥趸,但是丰田搞出来的双擎技术(油电混动)就是用三电系统来改进燃油系统,本质原因就是燃油系统的技术到顶了,无法让车辆进一步省油。
内燃机永远都解决不了一个问题:低速和起步阶段的效率低下问题。
汽油发动机的热效率能做到40%就已经是顶级发动机了,但这只是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状态下的热效率,大多数时候,发动机是达不到的,比如起步和低速行驶,发动机热效率最多只有10~20%。

这个问题对于内燃机来说,没有解决办法,丰田也没有,全世界都没有。
正因为效率低下,所以纯油车在低速行驶时油耗特别高,这就是油车在城市中行驶油耗高的原因,就是走走停停,低速行驶,发动机热效率不高才导致油耗高。
丰田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搞出了双擎技术来解决,在油车上增加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把油车变成混动车,在起步和低速行驶时,汽油发动机不工作,由电动机输出动力驱动车辆。
等到车速保持稳定后,电动机停止工作,发动机开始工作,因为车速稳定,所以发动机就一直工作在最佳状态,热效率瞬间就能达到巅峰,所以省油,这也是混动车省油的逻辑和原理。

丰田的双擎技术是用三电系列来给发动机提升效率,纯粹的汽油发动机技术已经没有再改进的可能了,全世界都是这样,无一例外。
丰田之所以这么做,就因为这是唯一的办法。
但是丰田并没有把这事做到彻底,只是开了个头,丰田双擎本质还是油车,以油为主,以电为辅,用电来省油。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直接用电?
丰田不愿意这么做,因为传统汽车厂商的利益全在油车,一部汽车有多少供应商,有多少零件,丰田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配置厂商都是为燃油车设立的,要发展电车,大多数供应链体系要推倒重新规划和选择。

这就相当于自己革自己的命,换了谁来都一样,这也是传统车企不愿意发展电动汽车,或者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既然只有电才能解决内燃机的效率问题,那么电车取代油车就是时间问题。
丰田搞了油电混动,比亚迪搞了插电混动,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原理差远了。
插电混动是以电为主,油为辅,虽然油可以直驱车辆,但不能没有电,电在起步及低速行驶时,同样可以直驱车辆。
插混跟油混都有三电系统,结构类似,但原理不同,插混比油混在用电上更进一步,并且比油混省油。

比亚迪第五代超级混动DM-i就比丰田双擎要省油,秦L DM-i油耗最低能做到3L/百公里以下,丰田双擎最低油耗也要4L/百公里。
插混、油混省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能量回收,这两个都能滑行、下坡、踩刹车时把动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这就能节省能源,油车是做不到的。
同样的道理,纯电动汽车就比插混车更节省能源,如果说插混车只是过渡的话,那纯电车就是终极模式。
纯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没有变速箱,结构简单,效率高,电动机效率高达90%,而且不分情况,起步即是高效率,这是内燃机永远都做不到的。

丰田搞的氢能源汽车,实际上就是特殊的电动汽车,那玩意叫氢燃料电池车,用电制氢,用氢在车上发电,以电能驱动车辆,这就是电动汽车,只是打着氢能源的幌子。
氢燃料电池车就是脱裤子放屁,学过物理的都知道,能量转换的次数越多,浪费的能量就越多,两次能量转换浪费了部分能量,然后用氢发电来驱动车辆,整个成本高过传统的电动汽车至少2倍。
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充电的纯电动汽车?这不是更简单高效吗。
日本人走错了路,还不承认自己错了,他们搞的也是电动汽车,只不过拿氢来做幌子。
我们搞的也是纯电动汽车,不同的是,我们的纯电动汽车是最简单高效的。
从全世界范围来说,除了电动汽车,没有第二种能源能取代油车。
有一段时间,天然气汽车很火,天然气也算新能源,但天然气汽车并不便宜,行驶成本比油车便宜一点点,但便宜不了多少,成本居高不下,也没有多少厂家支持,因此普及不了。

再就是氢能源汽车,现在所有的氢能源汽车都是氢燃料电池车,都是用氢来电,以电驱动车辆的,就是电动汽车,跟增程车没啥两样,不同的是增程车用油发电,氢能源车用氢发电。
哪怕未来出现核能汽车,那也是电动汽车,以核能来发电,还是特殊的电动汽车,三大件依然是电机、电池和电控。
氢能源车也有电池,电池用来存储多余的电,没有电池就不能实现能量回收的作用,所以必须有。
除非你能发明第三种新能源汽车来取代电动汽车,否则未来的油车一定会被电动汽车所取代,这是汽车行业的技术所决定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