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德语媒体《新苏黎世报》评论说,中国“给韩国甜点,对日本挥皮鞭”,说日本首相高市早

德语媒体《新苏黎世报》评论说,中国“给韩国甜点,对日本挥皮鞭”,说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言论后,“中国的愤怒仍在继续升级”,虽然日本不断释放缓和信号,但中国却“一律拒绝”,不依不饶,可是中国对韩国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宽容姿态”。很显然,德国媒体看中韩日三国关系,都是“瞎子摸象”,不知道三国之间的历史恩怨,更看不透中国的政策重心是台湾问题。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欧洲媒体总爱从自家角度看东亚事儿,觉得中国对日本下手狠,对韩国手软,就开始编故事。实际情况呢?高市早苗11月7日在日本国会预算委员会上,直接把台湾地区危机说成日本“生存威胁情况”,暗示自卫队可能介入。这话一出,中国外交部立马回应,副部长孙卫东13日召见日本大使,强调这是干涉内政,严重违反中日联合声明精神。接着,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在记者会上连提三问,毛宁19日又重申,这类言论破坏中日政治基础,引起中国人强烈不满。郭嘉昆27日更直白,说日本想用“不提了”来搪塞,性质完全不同,中方不买账。中国还把这事儿捅到联合国,常驻代表傅聪21日致函秘书长,警告日方介入就是侵略,中方有权自卫。 日本那边呢,高市早苗没退步,21日公开拒绝中国收回言论的要求,说这是东京一贯立场。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也帮腔,称言论没问题。但国内反弹不小,21日晚东京首相官邸外上千人抗议,要求她辞职。日本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都跳出来骂,说这违宪,还会拖日本下水。学者们也吐槽,高市这是在炒冷饭,却把事儿闹大,偏离日本和平国家定位。经济上也遭殃,中国三大航司暂停日本航线优惠,进口水产和牛肉磋商停摆,股市旅游股直线下滑。路透社估算,明年中日贸易可能少万亿日元。 对比韩国,10月29日李在明在庆州国家博物馆会特朗普,两人聊了聊高尔夫,顺带提核动力潜艇。李在明说柴油艇续航短,追踪中朝目标吃力,希望美方提供核燃料。特朗普次日发帖批准,在费城船厂建艇,说这能减轻美军负担。韩国国防部长安圭佰上电视吹,说这能让金正恩睡不着觉。这计划来得突然,没事先风声,但中国反应低调。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说,已多次表态,希望美韩慎重处理,履行防扩散义务。没像对日本那样天天抗议,没召大使,没上联合国。为什么?因为李在明多次公开说,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除非外星人打地球,不然韩国不掺和。这话接地气,还让中韩关系有点暖意。 《新苏黎世报》11月下旬发文,就爱从意识形态切入,说李在明是左翼亲华,所以中国给甜头;高市是右翼敌对,所以挥鞭子。还劝韩国别被北京的温柔骗了,说背后藏刀,随时翻脸。结尾比作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听着像欧洲人盼着韩日一起怼中国,好遏制北京崛起,保西方老大地位。但这分析浅薄,中韩没日本那种侵略历史包袱,李在明上台后,中韩经贸合作正热乎,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大把。中国对韩核潜艇的沉默,更多是看大局,美韩同盟升级,但没直接碰台湾红线。反观高市,11月7日翻脸,这不是找事儿吗? 说到底,德国媒体摸象摸偏了。三国关系不是零和游戏,日本侵华遗毒深,中韩则更务实。中国政策重心在台湾地区主权,谁碰谁疼。高市言论踩雷,等于挑战二战后秩序,《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早定台湾归中国,日本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也认了。韩国核潜艇虽敏感,但李在明划清界限,中国就给面子。欧洲人老想搅局,离间中韩,借舆论推韩日抱团。但现实是,东亚国家更懂自家账本,不会轻易上套。这波事儿提醒大家,历史恩怨不是段子,政策重心得看本质,别让媒体的“甜点皮鞭”论蒙了眼。长远看,中日韩得靠对话稳关系,不然经济都跟着遭罪,谁也落不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