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新加坡为什么心慌呢?因为马六甲海峡过路费多半是中国缴纳,而他向美国缴的保护费,也

新加坡为什么心慌呢?因为马六甲海峡过路费多半是中国缴纳,而他向美国缴的保护费,也是我们间接支付!现在我们自开通航线,他不慌吗?   说起马六甲海峡,以前总听人说这是条黄金水道,对新加坡来说更是宝贝得不行。为啥这么说呢?早年间咱们中国进口的石油,八成五都得从这儿过,还有超过六成的贸易船也得走这条道。   这可给新加坡带来了大生意,光是港口和相关产业,就撑起了它近一成的GDP,还让十七万人有了工作。   而且它还是世界最大的船舶加油站,全球六分之一的船要在这儿加油,这过路费、加油费赚得那叫一个多。   可大家有没有想过,新加坡赚的这些钱里,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咱们中国间接“给”的。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拿着从咱们这儿赚来的钱,又拿出一大部分当“安全保费”,给美国交保护费——又是开放樟宜海军基地,又是买美国最先进的P-8A巡逻机和各种武器。   这么算下来,相当于咱们中国先给新加坡送钱,新加坡再拿着这些钱去讨好美国,让美国在这一地区保持军事存在。   过去这么多年,新加坡就靠着这套模式,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但谁也不傻,咱们中国肯定不能一直把自己的能源和贸易命脉都系在马六甲海峡这一棵树上。万一哪天出点啥意外,比如航道堵塞、局势紧张,那咱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这些年,咱们开始主动布局,开辟新的路线,不是为了跟新加坡过不去,而是为了给自己多留几条后路,降低风险。   北边的北极航线因为气候变暖能走了,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从这儿去欧洲,航程能缩短差不多六千公里,光油费就能省上百万美元,还能少花半个月时间,谁能不心动啊?   到2024年,这条航线的货运量都快到三千八百万吨了,其中超过三分之一都是咱们中国的船。   陆地上也没闲着,中缅油气管道就像给能源运输装了条陆地专线,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更厉害,把中东石油运到中国西部的路程直接砍了85%。   还有中欧班列,跑得那叫一个勤,好多高价值的货品现在都不走海路,直接走铁路了。   就连“铁轨+海港”的混合模式咱们都玩明白了,比如昆明到泰国港口的“郑和号”通道,把过去四十多天的运输时间压缩到了十七八天。   这么多新路线一开通,效果立竿见影,咱们中国对马六甲能源通道的依赖度,从以前的八成五降到了2024年的大概68%。   以前马六甲是咱们的“独木桥”,现在变成了众多路中的一条,咱们不用再一棵树上吊死了。   这时候,新加坡能不心慌吗?过去它之所以能在大国之间游刃有余,核心就是马六甲海峡的不可替代性,咱们中国是它最大的“客户”,现在“客户”有了其他选择,它的好日子自然就受到影响了。   为了留住生意,新加坡也没闲着,砸了两千亿新元建全自动化的大士港,想靠效率和技术领先留住客户。   外交上还想拉印度一起巡逻马六甲,结果被马来西亚和印尼怼了回去,碰了一鼻子灰。   之前它还质疑北极航线的安全性,可人家北极航线的货运量却一个劲儿往上涨,世界都在用脚投票,新加坡的话越来越没分量了。   其实说到底,马六甲海峡的故事变了,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而是全球物流从以前的“单中心”变成了“多网络”,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咱们中国这么做,是为了让自己的能源和贸易更安全,能睡个安稳觉。而新加坡现在面临的挑战,也从以前守好马六甲这个“收费站”,变成了怎么在四通八达的新世界里,把自己打造成别人绕不开的“超级节点”,拿出独一无二的价值。   毕竟靠别人的依赖过日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你觉得新加坡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应对现在的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