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人买了台比亚迪海鸥回去,进行了拆解,并且给出的报价是最低也得8万6000元。

美国人买了台比亚迪海鸥回去,进行了拆解,并且给出的报价是最低也得8万6000元。当他们核算完相关成本后,却陷入了沉默,在中国人眼里的“买菜车”里。     竟然配备了激光雷达、热泵空调、座椅加热等先进配置,这些曾经只属于欧美和日本的顶级豪华车上的“高级配置”,如今却成了中国市场普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的技术。     美国一家专门做汽车研究的公司拆了台比亚迪海鸥,算完成本后彻底沉默了。     他们从头到尾拆了个底朝天,从车身框架到电池电机,从内饰材料到电子配置,一点点核算成本。     结果算来算去,他们自己都懵了,按照他们的供应链和生产标准,这台车的成本根本下不来,最低也得卖到八万六才能不亏。     可比亚迪在国内的售价,入门版才五万多,顶配也才八万五十八。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配置,激光雷达、热泵空调、座椅加热这些东西,几年前还都是二三十万以上豪华车的专属,现在竟然出现在一台几万块的代步小车上。     他们原本预设的结论是中国车靠减配换低价,可拆完才发现,这台车的用料扎实得超出想象,动力电池的焊点比同级别本田飞度多了三成,连密封条都用的是高级材料,不是那种回收再利用的廉价货,这些细节放在欧美车上,起码得卖二十万以上才会舍得用。     美国人可能不知道,汽车产业的成本控制,核心不是偷工减料,而是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     比亚迪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从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部件,到车规级芯片、汽车电子,大部分都是自己研发自己生产,相当于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整车,全都是自己的体系,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就拿电池来说,这是新能源汽车最贵的单个零部件,比亚迪自己产刀片电池,不仅能控制质量,成本也能直接降到最低,上游材料价格有波动,自己内部就能消化,不用像其他车企那样受制于供应商。     这种“万事不求人”的垂直整合模式,让比亚迪在成本控制上有了别人比不了的优势,也才能把激光雷达这种以前的“奢侈品”配置,下放到几万块的车型上。     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45.5%,2025年1到8月销量突破960万辆,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不仅如此,中国汽车的出口量也早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以前是中国消费者羡慕国外的豪华车配置,现在是国外车企羡慕中国的技术普及速度,是国外消费者羡慕中国市场的高性价比产品。     未来几年,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随着800V高压平台、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普及,中国汽车产业还会迎来更大的突破。     我们不用再仰望国外的豪华品牌,不用再为了一些基础配置多花几万块钱,普通消费者就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     这就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意义,不是为了追求高端化而放弃平民市场,而是让高端技术走进千家万户,让每个人都能用上物美价廉的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