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出炉的数据,禾赛在国内的市占率已经干到了46%,差不多是第二名的1....
刚出炉的数据,禾赛在国内的市占率已经干到了46%,差不多是第二名的1.5倍,第三名的2.4倍。而且刚刚成了全球第一家年产量突破百万台的激光雷达公司。
对于这个结果,我并不意外。
激光雷达正在从一个少数高阶智驾才用的“奢侈品”,快速普及成几乎所有新车的“安全标配”,成了“隐形的安全气囊”。当市场从“小而美”转向“大规模量产”时,谁能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性能、更可靠的产品,谁就能赢下这场战争。
而禾赛的答案,藏在它从2017年就开始下的那步“笨棋”里——死磕自研芯片。
当很多同行还在做方案集成时,禾赛花了数年时间,把激光雷达里最核心的七个关键部件——从激光器、探测器到信号处理器——全都做成了自家的芯片。
这么干的好处是巨大的:
- 性能更优:自家芯片和自家产品是“原汤化原食”,能做到最优的匹配和性能释放。
- 成本更低:高度集成化,架构简化,大规模量产的边际成本被压到了极致。
- 质量更稳:核心器件掌握在自己手里,品控和可靠性更高。
这,就是禾赛最深的“技术护城河”。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像理想i6、小米YU7这些爆款车,都用上了禾赛的雷达。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选择,而是市场对“长期主义”这条技术路线的最终投票。
一个行业从野蛮生长到格局初定,往往就是这样。领先的,不一定是起步最早的,但一定是看得最远,对自己最狠的那个。
所幸,中国不缺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共勉!
阅读:3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