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病逝,2个月后孙立人恢复自由,他与旧日同僚见面时,当得知李鸿已瘫痪在床,忍不住泪流满面,因为昔日新一军的师长,却因受孙立人牵连,被长期关押,释放后生活困难。 1927年,龙潭大战爆发,李鸿随部参战,在南京与直系军阀孙传芳的部队激烈交锋,并因勇猛表现立下战功,迅速晋升为连长。 然而,尽管李鸿表现出色,他在连长这一职务上一待便是十年之久,这在黄埔军校毕业生中是极为罕见的。许多黄埔出身的军官在十年后早已晋升为团长,李鸿的晋升停滞引起了外界的种种猜测。 然而,这些猜测并未真正影响李鸿的军事生涯,反而让他与孙立人的关系更为密切。1930年,孙立人调李鸿加入税警总团,担任机炮连连长,这一职务虽然级别较低,但却使两人进一步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在随后的几年中,李鸿的军事生涯经历了许多波折。1931年的淞沪抗战中,税警总团表现出色,然而,孙立人却因宋子文的私人意图,差点引发与蒋中正的冲突。 蒋中正得知宋子文秘密调动税警总团北上抗战后,大发雷霆,迅速命令税警总团就地整顿,甚至与宋子文发生了肢体冲突。这一事件也让李鸿与孙立人更加团结。 1933年参加第五次“围剿”时,李鸿却因不愿参与对红军的镇压,指挥的部队几乎没有战功,导致了“李连长怕死”的谣言进一步传播。虽然这一传言对李鸿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但他依然得到了孙立人的信任。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李鸿所在的机炮连再次参战,尽管部队损失惨重,孙立人依旧命令李鸿坚守阵地,这一举动使得李鸿在战斗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多次与敌军展开肉搏,最终成功守住阵地。 淞沪会战后,孙立人对李鸿的评价发生了改变,认为自己以前对这位下属的了解过于浅薄。李鸿终于在1940年升任为少校营长,开始担任更高职务。 接下来的几年里,李鸿随新38师多次参加缅甸战场的作战,屡次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获得了孙立人的极高评价。直到1944年,李鸿被晋升为少将师长,指挥新38师,继续在东南亚战场上屡创佳绩。 随着战局的变化,李鸿的命运再度发生剧变。1947年,蒋中正对孙立人的打压导致了李鸿所在的新38师的独立,随之而来的内部分裂让李鸿陷入了深刻的困境。 尽管如此,他始终未放弃过对老部队的信念与期望,尤其是在孙立人上书蒋中正要求恢复新1军的番号时,李鸿也在内心里矛盾重重。 一方面,他依旧怀念当年新1军的辉煌,渴望重整军队;另一方面,他清楚地知道,蒋中正当时并不愿意让孙立人恢复新1军的完整性,蒋氏早已通过分拆新1军的方式来削弱孙立人的军事实力。 新1军的历史并不简单。蒋中正为了制衡孙立人,曾将新1军分割成新一军和新六军。而在东北战场,蒋中正再次将新编38师从新1军中剥离,组建了新的部队。 尽管孙立人在其部队中看似得到了提拔,实际上,军队已经支离破碎,蒋中正的意图不言而喻。然而,孙立人却没有察觉到蒋中正的心机,依然希望恢复新1军的番号,似乎未意识到自己已是蒋中正的棋子。 1949年1月,蒋军的许多将领在事先的约定下,选择了投降或返回原籍。李鸿在这时开始考虑是否重返蒋军,他与郑洞国曾有过一番对话,郑洞国劝他不要重返蒋军,认为蒋中正心胸狭隘,恐怕难以宽恕他曾经的叛降。然而,李鸿依旧决定继续追随孙立人。 李鸿返回家乡后,他致信给曾是孙立人部下的袁子琳,表达了自己想要赴台的意愿。孙立人收到信后,向蒋中正请示,蒋中正同意李鸿赴台,并允诺他可以继续军职。 1950年2月3日,李鸿和夫人从长沙出发,经过广州,最终到达香港。期间,李鸿与老长官卫立煌会面,卫立煌表达了对李鸿选择赴台的不同看法。尽管如此,李鸿还是决定按计划前往台湾。 他到达台湾后,孙立人立即带他去面见蒋中正。蒋中正对李鸿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提出两项选择:一是担任军长,二是担任军校校长。李鸿选择了后者。 然而,事情并未按照李鸿预期的顺利发展。1950年6月,蒋中正突然下令将李鸿逮捕,李鸿被投入监狱。李鸿与其他曾经的孙立人部下,包括陈鸣人、彭克立等,陆续被捕入狱,并遭到严刑拷打。尽管他们受到酷刑,依然坚持不揭发孙立人。 蒋中正希望通过这些军官口中的供词来打击孙立人,然而这些曾是新1军的旧部显然不愿配合。直到1952年,蒋中正意识到从李鸿等人那里无法获取任何有用信息,才决定将他们转移至桃园监狱关押。 李鸿在监狱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1975年4月,蒋中正去世后,李鸿等人的刑期才得以减轻。1988年8月15日,李鸿在屏东医院去世,享年85岁。 参考资料:李菁著. 《沙盘上的命运》 2021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病逝,2个月后孙立人恢复自由,他与旧日同僚见面时,当
文山聊武器
2025-01-31 12:49:47
0
阅读: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