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2日,郑洞国召集新7军军长李鸿、副军长史说、60军军长曾泽生等人

史记峰会 2025-01-23 22:58:23

1948年10月2日,郑洞国召集新7军军长李鸿、副军长史说、60军军长曾泽生等人开会,准备趁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锦州之际,让困守长春的国军向沈阳方向突围。 李鸿、曾泽生等人对突围都没有信心,经郑洞国再三坚持,最后才议定,抽调新7军的38师和第60军的182师,向长春西北方向先作试探性突围。郑洞国计划是先夺回大房身机场,然后在飞机接应下全军突围。 10月3日,天刚亮,新38师首先打响,激烈的枪炮声霎时响彻西郊。战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后,郑洞国接到李鸿打来的电话说:“司令官,不行啊,我们攻不上去呀!” 郑洞国严厉地对李鸿说:“你要有信心,不要怕伤亡,一定要打出去。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后撤!”说完,郑洞国放下听筒,驱车赶往新38师师部,亲自指挥督战。 在该师师部时,李鸿和新38师师长陈鸣人告诉郑洞国,他们自清晨以来已发动了几次进攻,但因解放军的火力强大,都被打退了,至今阵地未能向前移动一步。郑洞国听后很生气,认为是他们缺乏信心,指挥不力所致,命他们重新调整兵力,组成几支梯队,轮番向解放军阵地进攻。同时,命182师也加入战斗。 过了片刻,新38师和182师攻击部队在炮兵支援下再度发起冲锋,战况十分激烈。郑洞国通过望远镜观察到,进攻的步兵因饥饿过久,体力不济,运动很慢。有几次突击部队好不容易接近解放军阵地前沿,马上又被解放军反击下来,伤亡很大。 李鸿在旁急得不住地唉声叹气,郑洞国装作没听见,仍然下令不停地进攻。战至中午,阵地也仅向前推进了几里地,此后便再也打不动了。此刻,郑洞国才痛切地感到,长春的国军军心已彻底涣散,士兵们已不能、也不肯卖力气打仗了,他为此心中焦躁万分。 10月4日下午,郑洞国请曾泽生到第一兵团司令部,命他再由第60军暂21师派出一团兵力助攻。曾泽生垂首无语,半晌才抬头恳切地对郑洞国说:“桂公,现在部队士气非常低落,城外有一个纵队、六个独立师的兵力,围得很紧,我们根本突不出去,这样打下去只能徒遭伤亡。” 郑洞国有些生气地反问:“那么你说怎么办?难道我们就坐以待毙吗?”曾泽生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沮丧地说:“桂公一意要打就打吧,反正我们60军是没有办法了。” 看见曾泽生无精打采的样子,郑洞国虽然恼火,却还是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类的话劝慰了他一番。曾泽生返回第60军军部不久,还是勉强增派了一团兵力,当然也只是摆摆样子,并未认真打。 长春起义后,曾泽生曾对郑洞国讲,他那时其实已有意举行起义,本想试探一下郑洞国的口气,争取一起行动,但见郑洞国态度顽固,只好收住不说了,不过,郑洞国当时根本没有察觉到曾泽生的意图。 以后郑洞国又让部队在西郊打了三天,但还是毫无结果。任凭郑洞国和各级官长如何亲自督战,士兵们也不肯卖命了,有时甚至只要解放军的回击炮火一打响,出击部队便自动退回原阵地。郑洞国又气又急,却毫无办法。 这时,东北“剿总”指示郑洞国可使用毒气弹突围,但被郑洞国拒绝了。在这以前,郑洞国就接到过这样的命令,但一直没有执行,一直到长春解放,郑洞国都没有想过要动用毒气弹。在这一点上,郑洞国比黄维、杜聿明都要有底线的多。 10月7日下午,解放军发起了一次反击,曾泽生第60军方面一度吃紧,郑洞国和李鸿闻讯后匆匆赶至设在一家面粉厂内的第60军临时军部。 郑洞国和李鸿刚一进门,曾泽生便气冲冲地朝郑洞国大声说道:“司令官,弟兄们都饿着肚子,实在打不下去了。这几天伤亡这么大,再打就要把队伍拼光了。请您下令无论如何要在今晚把部队撤回来吧!” 郑洞国也知道突围没有多大希望,可又不甘心就此作罢,便扭头问李鸿:“李军长,你的意见如何?” 李鸿早就没有突围信心,只是不敢言明,此刻见曾泽生已先公开表示异议,也连忙附和道:“桂公,看来现在突围是不行了,先把部队撤回来再说吧!” 见两位军长都坚决表示不愿再突围,郑洞国认为再固执己见恐出意外,只好长叹一声,有气无力地下达了撤退命令。郑洞国知道,这次突围不出去,一旦解放军攻克了锦州,腾出手来,那么就再无任何机会了。 10月10日中午,几架飞机突然飞临长春上空盘旋,郑洞国意识到可能是来送紧急命令的,立即打电话给兵团副参谋长杨友梅,要他派人联络,果然没多久,杨友梅便急匆匆地来到郑洞国的住处,报告说:“司令官,空军空投下来紧急公函,请过目。” 郑洞国连忙接过一看,原来是蒋介石分别写郑洞国和李鸿、曾泽生的亲笔信,信的大意就是让长春守军即刻突围。郑洞国于是便让李鸿、曾泽生前来商议如何突围,李鸿突然患起伤寒症,高烧不退,由副军长史说前来。 史说和曾泽生两人看过信后,曾泽生苦笑说:“总统下命令容易,真正突围谈何容易?我军兵无斗志,根本突不出去的“。郑洞国一听,也觉得突围根本不现实。 可是不突围又能如何呢?10月15日,解放军攻克锦州,郑洞国只好再次准备突围,以求一线生机。

0 阅读:39
史记峰会

史记峰会

以史为鉴,通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