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吕梁市科技局发布2025年度科技创新平台形式审查结果公示,15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项目中,11项通过形式初审拟获受理。这批覆盖新材料、医疗健康、现代农业、资源循环等领域的创新平台,精准对接吕梁“985”重点产业链建设需求,为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注入科技动能。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吕梁始终将“985”重点产业链建设(9条工业产业链、8条特色农业产业链、5条服务业产业链)视为转型发展的核心抓手。数据显示,该市省级重点产业链营收已突破千亿元,特色农业中食用菌产值位居全省第一,服务业增加值近三年增长超49%。但产业链升级中的技术瓶颈仍待突破,此次科创平台申报与审查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举措,审查严格依据《吕梁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及申报要求开展,确保平台建设契合产业实际需求。
从通过初审的平台清单可见,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征尤为突出,11个平台均实现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深度联动。工业领域,元泰高导材料联合中北大学组建“高性能先进制备重点实验室”,山西金源煤化科技携手中北大学打造“浸渍沥青提质技术创新中心”,精准对接铝镁产业延链、煤基产业升级等工业链发展方向;山西新鸿顺能源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的“废矿物油再生技术创新中心”,更直接响应了吕梁打造国家大宗固废利用综合基地的目标,助力破解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难题。
农业与民生领域的科技布局同样精准发力。依托吕梁学院建立的“特色畜禽健康养殖及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联合山西农业大学的“杂粮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山西韦禾生物联合林业院校打造的“食(药)用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三大平台直指吕梁特色农业产业链的精深加工痛点,与“扩大‘吕梁山土特产’知名度”的产业目标高度契合。医疗健康领域,山西省汾阳医院、吕梁市疾控中心等联合省级医疗机构组建的3个医学类重点实验室,聚焦生殖健康、肿瘤防治、骨科疾病等民生关切,将为区域医疗技术升级提供科研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省内高校深度参与平台建设,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创新模式。这种合作机制与吕梁“建好用好创新驱动平台,持续攻关产业关键技术”的发展思路一脉相承,将加速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吕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形式审查是科创平台建设的第一步,后续将通过动态管理、绩效评价等机制,对平台的科研任务落实、成果转化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等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平台真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技术引擎”。
根据公示,任何单位或个人对结果有异议,可在2025年10月26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吕梁市科技局提出,单位异议需加盖公章,个人异议需签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此次11个科创平台的顺利过审,标志着吕梁“985”产业链的科技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筑牢创新根基。

来源:吕梁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