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英伟达退场 国产GPU接棒能否扛起万亿AI算力大旗?

当“算力”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关键指标,当大洋彼岸收紧芯片管制之手,英伟达A100/H100等明星产品在中国市场遭遇事实性

当“算力”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关键指标,当大洋彼岸收紧芯片管制之手,英伟达A100/H100等明星产品在中国市场遭遇事实性“断供”。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公开表示,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公司在中国GPU市场份额已从95%骤降至0,完全退出这一预计规模达500亿美元的市场。这一纸禁令看似锁上了科技的大门,却也意外撬开了另一扇窗——本土GPU的接棒突围战正激烈打响,万亿级智能算力赛道上,新的竞赛已经开启。

一、冲击与警报:骤然缺失的算力基石

美国新规直击中国AI与高算力发展命门。英伟达高端GPU在数据中心、大模型训练和科研探索中曾扮演近乎不可替代的角色,它支撑着国内大量企业的技术升级与商业化落地进程。然而如今,阿里、百度、腾讯等巨头争分夺秒搜罗库存只为维系业务,中小AI企业面临被科技高速列车抛下的危险,未来不确定性剧增。在AI成为国家战略高度的今天,算力若无法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根基将时刻处于风雨飘摇中,这一记醒神钟震耳发聩。

二、崛起与应战:本土阵容加速亮相

危机之下,国内GPU赛道迅速集结起一支主力队伍:不仅有华为昇腾、寒武纪等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如壁仞、摩尔线程、沐曦等兼具技术理想与资本助力的新锐企业。他们正依托不同定位的技术路径奋起直追:天数智芯瞄准云上推理需求推出智铠系列芯片;沐曦致力于突破通用高性能计算瓶颈;燧原科技着力打造端到端的云AI解决方案;芯动科技则布局图形与计算双通道发展。华为昇腾更是已在全国多地搭建起自主算力底座。国产替代正从概念验证逐步迈入产业实践关键期。

三、深涧与挑战:突围路上的多重门槛

接棒绝非坦途。英伟达CUDA软件生态积累深厚如同一道高墙,数十万开发者与海量适配软件构成的护城河短期难以逾越。国产新片实测性能也与其旗舰产品存差距,如寒武纪思元芯片理论算力虽强但实测效率仍有追赶空间。此外,先进制程的制造掣肘仍在,全产业链的协作也需时日磨合。追赶之路需跨过性能提升、生态构建、良率优化等多座高山。

四、破局与新局:协同攻坚中的生机

挑战中的破局者正悄然出击:华为、寒武纪等奋力构建自己的开发者生态以替代依赖路径;政策引领市场资源向国产解决方案倾斜,“自主可控”优先级全面提升;芯动科技等企业积极布局Chiplet等先进封装路径以减轻单一节点限制;龙芯中科等厂商更开始联合上下游推动标准化进程。这些行动正构成中国本土算力崛起的合力支撑。

这场由外部压力催发的变局之下,中国GPU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但意义非凡的爬坡路。政策与市场的联动正激发企业创新潜力,当产业界凝聚共识,背靠政策暖风奋楫前行,“断供”后的国产替代之路,正在书写中国智能计算赛道的新篇章。芯片博弈背后是国家长期科技战略的角力,突围不仅是技术突围,更是对产业核心命脉的命运自决,这条路正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