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大国芯片战:美日断供+封锁,这场芯片战争中国要怎么逆风翻盘?

2019年,华为芯片遭遇以美国为首势力的全球封锁。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买到光刻机,唯独中国大陆买不到,西方世界知道,封锁芯

2019年,华为芯片遭遇以美国为首势力的全球封锁。

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买到光刻机,唯独中国大陆买不到,

西方世界知道,封锁芯片,就等于扼住中国未来精密制造业发展的喉咙。

中国芯片的遮羞布被彻底撕开。

这是一场绵延50多年的芯片战争。

而背后折射出的是大国博弈。

这一次,中国无路可退……

一、芯片断供,苹果12狠狠打了伪爱国者的脸

2019年,华为Mate40系列手机上市,用的是华为麒麟9000芯片,全球销量NO.2,仅次于棒子国的三星手机销量。

次年,华为凭借自主钻研的5G技术傲视全球,西方世界眼红,要求分享5G技术,遭到华为啪啪打脸。

西方世界的特点就是,我有的绝不给你,你有的必须分享全人类。

你敢不给,我就封杀你。

也就是这一年,华为Mate40系列手机冲刺全球销量NO.1的雄心,被活生生扼杀在胎腹中。

因为华为5G技术的强大,以及手机疯狂的销量,让西方世界感受到了强大威胁。

为此,他们采取了釜底抽薪的策略。

对华为的手机芯片彻底断供,这一下,差点要了华为的老命。

因为国内制造不出来高端高性能的芯片,华为Mate40系列只能依赖国外的进口芯片。

芯片断供有多可怕!

或许我们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

实际上,芯片早已经渗透到了千家万户,甚至国防重工当中。

小小的芯片有多重要呢?

它是智能设备的大脑,是一种又小又精密的集成电路,早期就取代晶体管成为人类半导体工业领域的一颗璀璨宝石。

它在手机制造业、通讯行业、半导体制造业、电脑CPU制造行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也是手机、电脑及数码产品的数据中心,没有它,几乎大部分智能设备全都是一堆废铁和塑料,没有任何价值,中国以上各行业都将被西方掌控。

甚至在冰箱、空调、电磁炉、汽车遥控器上都有它的影子,没有它,人类将从现代科技生活迅速退回到中世纪。

这只是一个手机,西方世界就能掌握生死,那如果换成军工呢?

航母、卫星、轰炸机、战斗机、歼20等等,都被卡了脖子的话,想一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说一个真实事件。

前些天,我国轰6超低空掠过里根号航母,30里外突然打开火控雷达锁定航母。

这对于美国就是实实在在的警告。

但我们要看到,火控雷达的锁定,其中必然离不开芯片这个高端科技。

再来说一件事。

1999年3月24日,美国轰炸南联盟。

轰炸之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封锁了南联盟所有通讯,导致南联盟像个瞎子和聋子一样,任由轰炸,一点脾气都没有。

也是这一年,我国在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这件事情没忘吧?

这里头展现了一个残酷现实:

一个国家通讯行业的核心部件一旦被西方世界掌控,人家要打你,就跟全副武装的士兵打一个手无寸铁的瞎子一样。

芯片断供,给了国内“果粉”狂踩国产手机的理由,跪舔苹果系列,尤其是在断供当时苹果12上市,这群昔日的“爱国战士”人手一部苹果,开特斯拉,憧憬美利坚的自由。

殊不知,人家正憋着坏,准备打你。

还不明白的话,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中国台湾省有一家公司叫台积电,它手中有一台全球最顶尖的光刻机。

就因为掌控了这么一个国之重器,它就敢叫嚣能够生产全世界40%的高端芯片,蔡英文这个老女人更是嚣张的说:

如果台积电停产,中国大陆的通讯将陷入瘫痪。

试问,我泱泱大国上下7000年璀璨文明,搞不出指甲盖大小的高性能芯片吗?

可惜,中国目前只能搞出28纳米制程芯片的量产,以及14纳米制程芯片的试产,7纳米还在研发,就别提世界最先进的5纳米了。

研发费用这一块也让人望而生畏:研发一块28纳米工艺的芯片需要5000万美元,16纳米的则需要1亿美元,10纳米需要1.8亿美元,7纳米需要3亿,5纳米需要5.5亿,2纳米是8亿。

研发芯片需要的人才都是半导体领域的顶尖人物,另外还需要一粒灰尘都不能有的厂房等等。

所以答案是,暂时还真不能。

二、再苦再难,也要搞芯片

为什么暂时搞不出高端芯片?

因为中国目前根本拿不到5纳米制程芯片所必须的关键设备:极紫外线光刻机。

而我们目前的本土光刻机,只能制造出90纳米制程芯片,差太远了。

1990年,韩国三星也没能力生产芯片。

但此后的5年时间里,韩国就拥有了2家生产芯片的企业,一家世界排名第6的三星,另外一家是排名第10的现代电子。

我们连原子弹、氢弹都能搞出来,这小小芯片真的搞不出来吗?

当时的国家痛下决心,砸锅卖铁也要搞芯片。

于是,国家决定投资100亿,开启“909”工程,设一条8英寸晶圆、0.5微米制程工艺的集成电路生产线。

没钱怎么办?

国家出资一部分,剩余的部分,各大银行省吃俭用想办法,这是死命令。

之后,曾经担任过中央领导,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胡启立,被国务院任命为担任这一项目的华虹集团董事长。

这等全球第一高规格的国企集团就这样诞生了,可见国家被人卡脖子卡得多痛苦。

国家对909工程的投入,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集成电路投资的总和,它关系到国家命脉,最能体现国家强大意志。

换句话说,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哪怕是崩掉牙,也要啃下来!

项目是定下来了,钱也基本到位了,接下来就是开工。

但问题出现了。

首先,当时华沙组织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和贸易格局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西方世界是趁你病要你命,在经济等多个领域开始封锁中国。

华沙组织是1955年由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专门针对北约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1991年和苏联一起解散。

华沙组织的解散,意味着中国明明被人卡住脖子喘气困难,却找不到合作伙伴。

但中国仍然要在半导体领域闯出一条血路,但胡启立还是没想到,半导体这条路,会走的如此艰辛。

1996年,美国迅速组织了33个西方国家,签订了《瓦森纳协定》。

协定内容是针对敏感的产品和技术,瓦森纳协定成员国之间交流无障碍,但是高精尖技术和设备,绝不能卖给非成员国。

包括:特殊材料和设备,材料的加工处理,电子、计算机、电信、信息安全、激光、导航及航空电子设备,海洋相关,航空航天技术等。

这份协定几乎是对中国“量身定制”,那时候中国在这些领域都没有太大的突破,从原材料到后期的制造设备,从头到脚被人加了锁链,想要发展,必须得有奇招才行。

还有我们国家之前用的GPS,包括现在的互联网,都是美国的。

简单联想一下,当我们的战斗机飞行员开着飞机正和敌人战斗,突然被关了GPS,那还打个毛!

所以后来中国才奋力研究北斗导航,自己有的才是真的有,别人家的能看能用,但不能沉迷和依赖。

否则,南联盟就是惨痛的教训。

落后就要挨打呀!

三、芯片发展之路艰辛,信息发展神速,中国脚步略慢

说来也巧,909工程立项之后,世界半导体市场低迷,芯片价格暴跌,世界各大工厂限产,甚至停产。

909工程厂房还没选呢,就迎面遭受一拳,要知道在当年还有个908工程,就是1990年8月,由国务院在“八五”期间推动半导体产业升级,促成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入1微米以下的工艺制造时代。

908工程总投资20亿人民币。

注意,是1微米,不是纳米。

1微米=1000纳米。

还记得上文1990年的韩国吗?那时候和中国一样,在半导体领域一穷二白。

想法是好的,但是当时这个项目因缺乏协调机构,体制限制太大,市场开放有限,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封锁,这个908项目最终黄了。

胡启立心想,如果909项目再黄,那么中国半导体恐怕是起不来了。

这时候,胡启立面前摆着三个选项。

评论列表

思远志华
思远志华 2
2025-10-20 21:10
张忠谋这个叛逆子,终不得好死!
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 1
2025-10-27 18:45
我们的技术走到现在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