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全球算力南迁:印度正在成为 AI 时代的 “算力心脏”

最近半个月,两大巨头涌入。谷歌抛出1千兆瓦数据中心规划,OpenAI紧随其后官宣印度布局,一场围绕 “算力基建” 的抢滩

最近半个月,两大巨头涌入。

谷歌抛出1千兆瓦数据中心规划,OpenAI紧随其后官宣印度布局,一场围绕 “算力基建” 的抢滩战正在南亚大陆上演。

印度的数据中心正以“五年翻倍”的增速,掀起一场千亿级的投资狂欢。

值得注意的事,这场热潮已跳出孟买、金奈等传统沿海城市,转向印多尔、巴特那等内陆腹地。

印度正从“全球外包中心” 升级为 “算力核心枢纽”。

一、引爆点:AI巨头+本土合规,双重引擎点燃需求

印度数据中心的爆发,绝非偶然,而是需求端与政策端的双重共振。

首先是AI巨头的 “算力迁徙”。

随着大模型训练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新加坡、日本等亚太成熟市场土地稀缺、电价高昂,此时,成本低廉的印度,开始崭露头角。

2025年10月,谷歌计划在安得拉邦建1千兆瓦超大型数据中心,很快,OpenAI也敲定印度千兆瓦级项目,单项目规模远超以往 “数十兆瓦” 的行业常规,直接将需求拉至 “千兆瓦时代”。

更关键的是,本土合规的“刚性驱动”。

2018年印度央行率先要求支付数据 “本土存储”,2023年《数字个人数据保护法》落地,明确跨境数据传输受限,迫使跨国企业必须在印度本地部署算力设施。

从银行业数字化到电商平台交易,再到社交媒体内容存储,海量数据的本地化处理需求,为数据中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需求结构也在剧变。

过去企业客户占比达60%,需求多在10兆瓦以内;如今超大规模企业需求占比已升至30%,单客户需求可达25-50兆瓦,叠加AI工作负载后更是飙升至75-100兆瓦。

高力国际预测,印度当前1.2千兆瓦的算力容量,未来五年将突破3千兆瓦,市场规模直接翻倍。

二、布局逻辑:内陆城市逆袭,成本直降40%的生意经

这场“淘金热” 的核心玩法,是 “逃离沿海,扎根内陆”。

精明的投资者算清了一笔经济账:

孟买的土地价格高达3亿卢比/英亩,而印多尔仅需300万卢比,相差100倍;

通过内陆邦的电价补贴,用电成本可压至6卢比/kWh,不到孟买的一半。

叠加印花税减免、快速审批等政策红利,内陆数据中心的总体运营成本比一线城市低40%,还能达到国际顶尖的Uptime Tier IV标准。

本土企业早已率先卡位。

巴帝电信旗下的Nxtra已建成14座超大规模中心和120个边缘站点,覆盖65座城市;CtrlS在巴特那、勒克瑙投运边缘节点后,又计划进军20个二三线城市;RackBank在印多尔落地10兆瓦设施,靠浸没式冷却技术将制冷能耗降低60%。

就连房地产商也跨界入场,希兰达尼集团旗下的Yotta、阿南特・拉杰开发公司纷纷转型 “数字房东”,斥资数十亿美元抢占市场。

技术创新进一步放大成本优势。

内陆数据中心普遍采用模块化厂房,6个月就能交付使用;Nxtra试验燃料电池,CtrlS引入可再生混合电力,Infibeam用多微电网拆分负载,既降低了高耗能的PUE(电源使用效率),又契合了全球绿色算力的趋势。

三、群雄逐鹿:全球巨头+本土豪强,千亿资本混战

如今的印度数据中心市场,已成“群雄割据” 的格局。

全球玩家手握先发优势。

日本NTT、新加坡STT GDC、美国Equinix等巨头占据主要容量份额,Equinix刚在钦奈开设AI专用数据中心,其60%的全球客户都计划借道布局印度。

这些企业凭借成熟的运营经验和全球客户资源,在超大规模项目中占据主导。

本土豪强不甘示弱。

阿达尼集团与美国EdgeConneX成立合资公司,容量即将从40兆瓦扩容至210兆瓦;信实工业更是放出大招,计划投资200-300亿美元,在古吉拉特邦建3千兆瓦超大型数据中心,一旦落地将重塑行业格局。

华平投资旗下的普林斯顿数字集团、本土运营商CtrlS等也在加速扩张,形成 “内外夹击” 的竞争态势。

资本热度肉眼可见。

阿南特・拉杰开发公司自2023年宣布入局后,股价已上涨逾一倍;Colt与RMZ基础设施成立17亿美元合资企业,专攻新孟买和钦奈市场;Infibeam计划在10座城市部署微型中心,每座投资2-5亿卢比,预计两年就能回本。

四、狂欢背后:三大隐忧待解

尽管前景火爆,但印度数据中心的“淘金路” 并非一帆风顺。

基础设施短板是首要难题。

跨邦高速光纤干线和备用路由建设滞后,可能导致数据传输时延增加;二三线城市缺乏专业的运维工程师,人才留任难度大,影响长期运营稳定性。

技术标准尚未统一。

高功率密度GPU机柜的消防和运维标准没有明确规范,随着AI算力需求增加,设备散热、电力稳定等问题可能集中爆发。

政策不确定性仍存。

虽然各邦都推出补贴政策,但跨邦政策差异较大,可能影响企业全国性布局;数据跨境传输的具体细则尚未完全落地,也给跨国企业带来潜在风险。

但瑕不掩瑜,印度数据中心行业正处于“黄金窗口期”。

全球云服务、AI企业的算力需求,叠加本土数字化转型和合规要求,构成了难以复制的增长动力。这场狂欢不仅将改写全球算力格局,更会带动服务器、GPU、制冷设备等上下游产业爆发,为印度数字经济注入持久动能。

从沿海到内陆,从本土豪强到全球巨头,印度用五年翻倍的野心,正在改写全球算力的游戏规则。

成本优势是它的入场券,AI需求是它的加速器,而能否突破隐忧、持续领跑,则是它从 “算力新星” 晋级 “全球霸主” 的关键。

这场发生在南亚大陆的算力狂欢,注定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行业最值得关注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