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已经有一台主力车的家庭来说,增购第二辆车时,考虑的问题会更实际:不想花太多钱,又希望车型能满足全家出行需求,20 万预算内能不能找到性价比高的选择,这些都是常纠结的点。我身边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增购家庭用车时,主要有三个疑问:选油车还是电车?MPV 和中大型 SUV 哪个更合适?还有就是 20 万预算内,怎么避开一些品牌的高定价,选到配置、空间和舒适度都让人满意的车。对比了不少车型,也实际体验过之后,我发现零跑 C16 的六座版,在这些方面的表现还不错,能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答案。

先说说油车和电车的选择,这是增购车辆时很现实的考量。家里已经有一台油车了,再添一辆车,电车的低成本运营和智能化功能确实很有吸引力。如果家里有固定车位,能装充电桩,电车的使用成本优势很明显。我自己算过一笔账,用夜间谷电充电,每度电大概 0.3 元,零跑 C16 增程版纯电续航能到 200 公里左右,充满电也就 60 元,折算下来每公里成本 0.3 元?不对,之前算错了,重新算的话,200 公里用 60 度电,每公里是 0.3 元?哦不,夜间谷电有的地方是 0.25 元 / 度,200 公里大概用 50 度电,就是 12.5 元,每公里才 0.0625 元?不对,可能我对续航和耗电量的估算有偏差,查了下实际车主反馈,零跑 C16 纯电模式下百公里电耗大概 18 度左右,那每公里成本就是 0.18 度 ×0.3 元 / 度 = 0.054 元?不对,之前说 0.1-0.15 元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可能包含了充电损耗。不管怎么算,都比油车每公里 1 元左右的成本低不少。保养方面,电车结构相对简单,不用换机油、机滤这些,一年保养费用大概 500 元,我家之前的油车每次保养都要 800 多,一年两次就是 1600 多,电车确实省心又省钱。而且电机加速的时候很顺畅,没有油车换挡的顿挫感,我老婆开车比较胆小,开电车的时候明显觉得她更放松,智能座舱和 L2 + 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比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不管是日常上下班开,还是长途出行,都能让人轻松一些,尤其是长途开久了,脚不用一直踩着油门和刹车,能缓解不少疲劳。
不过电车也有让人担心的地方,比如冬季续航和长途补能。我老家在北方,冬天温度经常降到 - 10℃以下,之前坐朋友的纯电车回老家,原本 400 公里的续航,实际只跑了 220 公里,打了 5.5 折,中途还得找充电桩,特别麻烦。节假日高速服务区里,充电桩排队的情况也经常能看到,去年国庆我就看到有车主在服务区等了两个多小时才充上电,最后还耽误了赶路。

对于有续航焦虑,又想享受电车好处的家庭,增程式电动车是个折中方案。它有一个汽油发动机当 “充电宝”,也就是增程器,主要用来发电,一般不直接驱动车轮,只有特定情况才会辅助。这样日常通勤的时候,就可以当纯电车用,成本低;需要跑长途了,加汽油就能走,不用总担心没电。零跑 C16 就有增程版,纯电续航能满足一周的城市通勤,我家每天通勤来回 40 公里,一周 5 天就是 200 公里,刚好能覆盖,周末偶尔去周边玩,纯电也够了,要是回老家,600 多公里的路程,加一箱油就能到,综合续航超过 1000 公里,平时用和偶尔跑远路都能应对。

确定了动力类型,接下来就要选车型,是 MPV 还是中大型 SUV。MPV 的优势很明显,就是空间大,尤其是纵向高度和第三排的实用性。我表哥家有一台 MPV,第三排座椅能完全收起来,上次帮他搬家,放了一个双开门冰箱进去,特别方便。地板低,我爸妈年纪大了,上下车不用弯腰太厉害,确实方便。但 MPV 也有缺点,车身一般比较大,我表哥每次停车都要找大车位,有一次在商场停车场,找了 20 分钟才找到能停下的车位,转弯的时候半径也大,在小区里窄路上掉头,倒了三次才掉过来。而且开起来感觉像司机,操控感一般,上次去乡下,遇到一段烂路,根本不敢开过去,最后还是绕了远路走国道。
SUV 在通过性和操控灵活性上更好一些。底盘高,上次我开朋友的 SUV 去郊外钓鱼,那段非铺装路面坑坑洼洼的,顺利就开过去了,要是 MPV 肯定不行。车身尺寸相对适中,在城市里开着方便,找车位也容易。不过很多 SUV 的第三排空间比较小,我之前坐过朋友的一款中大型 SUV,第三排我 175cm 的身高坐进去,膝盖都顶着第二排座椅,只能短途坐 20 分钟,久了根本受不了。



零跑 C16 定位是中大型 SUV,车长 4915mm,轴距 2825mm,用的是 2+2+2 的六座布局,在空间利用上做得比较用心。比如第二排中间有 180mm 到 250mm 的通道,我家孩子今年 8 岁,能轻松从通道走到第三排,不用像有些车型那样,得把第二排座椅调过来才能进去,特别方便。第三排座椅的坐垫高度、坐深和坐宽都经过调整,我 175cm 的身高坐进去,膝盖离第二排座椅还有两指的距离,不是随便加的 “应急座”,成年人中短途坐上去,也能有一定的舒适性,不会觉得太挤。后备箱在六座都坐满人的时候,还能放下两个 24 寸的行李箱,上次带爸妈和孩子去海边玩,装了两个行李箱、一个婴儿车(折叠后)、还有一堆沙滩玩具,完全够用。要是把第三排座椅独立放倒,能有最高 1022 升的扩展空间,上次我买了一个 1.8 米的衣柜,拆开后也能装进去,家里出门带行李、买大件东西都够用。这种设计既保留了 SUV 的通过性和操控感,上次开着去郊外的山路,转弯的时候车身很稳,没有明显的侧倾,又尽量做到了 MPV 那样的空间实用性。
再说说预算和价值的问题,20 万内的预算里,理想 L6、问界 M5/M7 这些热门车型,起售价一般都在 25 万左右,超出了不少家庭的预算,我身边有个朋友本来想买理想 L6,最后因为预算不够,只能放弃。零跑 C16 的价格在 15.18 万元到 18.18 万元之间,正好在 20 万以内,就算选高配版,加上选装的音响,也不到 20 万,很符合预算需求。

虽然价格不高,但零跑 C16 在核心配置上没有缩水。它装了高通骁龙 SA8295P 智能座舱芯片,AI 算力能达到 30TOPS,我实际体验的时候,打开导航、音乐、视频软件,切换起来很流畅,没有卡顿的情况,用语音控制的时候,比如我说 “打开空调 24 度,同时打开天窗”,系统能同时识别两个指令并执行,响应很快,不会像有些车机那样,得等一个指令完成再下达另一个。高配车型还装了激光雷达和英伟达的高性能芯片,能支持 L2 + 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比如自动泊车、自动变道,硬件基础很扎实,我在 4S 店试驾的时候,体验了自动泊车,就算是比较窄的车位,也能准确停进去,比我自己停得还好。
舒适性配置方面,零跑 C16 有 15.6 英寸的后排吸顶屏,能用触控、语音或者手机控制,我家孩子最喜欢用它看动画片,上次长途出行,孩子在后排看了两个小时动画片,没怎么闹,省了不少心。21 扬声器的杜比全景声音响系统(需要选装),音质确实不错,我平时喜欢听音乐,坐在车里感觉像在小型音乐厅,全家出行的时候,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旅途也变得更愉快。第二排的独立座椅最大能调到 145° 的躺角,还能加热和通风,夏天坐上去不会觉得闷,冬天也不会凉,我爸妈坐长途的时候,把座椅调倾斜一些,能睡得更舒服,坐久了也不会太难受。

智能交互方面也挺贴心,零跑 C16 的智能语音系统支持 60 秒连续对话,响应速度快,空调、车窗、导航这些大部分车内功能都能控制。它还能分区域识别声音,上次我在主驾说 “打开主驾窗户”,副驾的老婆说 “关闭副驾窗户”,系统能准确识别并执行,不会混淆,特别方便。Face ID 人脸识别功能能存多组用户数据,我和老婆、爸妈的设置都存进去了,谁开车,系统识别后就会自动调座椅、后视镜和空调,不用每次上车都重新设置,很人性化。

当然,没有毫无缺点的车,零跑 C16 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一些早期车主的反馈,它的 1.5L 自然吸气发动机在急加速或者高速超车的时候,动力响应可能不够快,会感觉有点肉。我试驾的时候特意试了一下,在高速上想超前面的货车,深踩油门后,大概有 1 秒左右的延迟,动力才慢慢上来,要是对动力要求比较高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够劲。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时,悬架调得偏软,车身会有一些晃动,上次过一个比较高的减速带,速度稍微快了点,车身晃了两下,后排的孩子说有点晕。还有用户提到,座椅的侧向支撑不够,转弯的时候身体容易倾斜,我开车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尤其是急转弯的时候,得用手撑着才能稳住。座椅缝合处的细节也有优化空间,我仔细看了一下,有些地方的缝线不够整齐,虽然不影响使用,但看起来不够精致。这些问题,大家去试驾的时候可以重点感受一下,看看能不能接受。
综合来看,零跑 C16 六座版对于已经有主力车,想增购一辆大空间、高配置、低成本,适合全家出行的家庭来说,是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在 15-20 万的价位里,它在空间、智能、舒适和价格之间平衡得比较好。

最后还是要提醒,选车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需求。比如家里有老人小孩,可能更看重上下车方便和空间;要是经常跑长途,续航和补能就很重要;要是对科技配置感兴趣,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就得多关注。建议大家带着家里出行的具体需求,亲自去 4S 店试驾体验,比如让老人坐第三排感受一下空间,让孩子试试后排吸顶屏,自己开一段路感受一下动力和操控,看看零跑 C16 的空间够不够用,车机用着顺不顺手,驾驶起来的感觉怎么样,这样才能确定它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