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金银河·业绩]盈利分化加剧!22家锂电正极材料上市企业2025年1-9月业绩盘点

为更好地了解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走向,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对22家锂电正极材料上市企业2025年1-9月的业绩相关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

业绩情况

根据22家正极材料企业的主营业务占比情况;将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等9家企业归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将中伟股份、容百科技等13家企业归为三元正极材料企业。

2025年前三季度,22家正极材料的营收总额达到2244.19亿元,9家磷酸铁锂企业的营收平均值为64.56亿元,13家三元材料企业的营收平均值为127.93亿元;22家企业的净利润总额为79.25亿元(含亏损额度在内),其中,9家磷酸铁锂企业的净利润平均值为-0.88亿元,13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净利润平均值为6.70亿元。

2025年第三季度,22家正极材料企业的营收总额达到832.93亿元,9家磷酸铁锂企业的营收平均值为24.13亿元,13家三元材料企业的营收平均值为47.37亿元;22家企业的净利润合计为30.67亿元(含亏损额度在内),9家磷酸铁锂企业的净利润平均值为-0.02亿元,13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净利润平均值为2.37亿元。

总体来看,22家企业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较前两个季度(平均数)均显著改善;从材料类型上来看,三元材料企业的营收与净利润无论是第三季度还是前三季度均要高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这也意味着三元材料企业的抗风险和盈利能力更强。

2025年前三季度(1-9月)

PART.01

从营收来看

9家磷酸铁锂企业的营收总额为581.06亿元;湖南裕能以232.26亿元的营收遥遥领先于其他磷酸铁锂企业,龙头地位稳固;富临精工以90.85亿元排在第二位,但不足湖南裕能的一半;万润新能以73.36亿元位列第三,与上年同期相比,连续超过龙蟠科技和德方纳米;德方纳米和龙蟠科技分别以60.36亿元和58.25位列第四、五位;其余4家企业企业的营收均在25亿元以内。

12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营收总额为1663.13亿元;华友钴业以589.41亿元的营收在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中称冠,也是22家正极材料企业中营收最高的企业;中伟股份营收突破300亿元,达到332.97亿元;格林美营收为274.98亿元在三元材料板块屈居第三,但高于磷酸铁锂龙头湖南裕能;厦钨新能的营收超过100亿元,达到130.59亿元;营收位于50-100亿元区间的企业有4家,另有5家企业的营收均在20亿元以下。

PART.02

从营收增速来看

22家企业中有16家企业的营收同比实现增长;磷酸铁锂材料企业有7家,三元材料企业有9家;磷酸铁锂材料企业安达科技以109.02的增速居首,也是唯一营收增速达到三位数的正极材料企业;富临精工、万润新能分别以54.43%、51.18%位列第二三位,铁锂企业包揽了前三;另外6家正极材料企业营收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铁锂材料1家,三元材料企业5家。

PART.03

从净利润来看

9家磷酸铁锂企业中仅湖南裕能、富临精工、光华科技3家企业实现盈利,其分别盈利6.45亿元、3.25亿元、0.90亿元,3家企业盈利总额为10.6亿元。另有6家铁锂材料企业前三季度出现亏损,亏损总额达18.48亿元。

13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中有8家实现盈利,盈利总额为96.28亿元;华友钴业以57.86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一,占8家企业盈利的6成;中伟股份和格林美分别11.13和11.09亿元,分列第二三位;厦钨新能、当升科技盈利均超过5亿元,分别达到5.52亿元和5.03亿元;有5家出现亏损,亏损总额为9.15亿元。

PART.04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

21家企业中有17家企业公布了净利润增速;其中,有13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包括5家铁锂材料企业和9家三元材料企业。光华科技以1233.70%的增速居首,道氏技术则以182.45%的增速位列第二,五矿新能增速也达到三位数,为108.59%。有4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铁锂材料企业1家,三元材料企业3家。值得一提的是,容百科技与上年同期相比,由盈转亏;厦钨新能则成功扭亏为盈。

另有4家企业未披露净利润增速情况,但结合过往的数据来看,万润新能和龙蟠科技两家铁锂材料企业的亏损同比有所缩窄,而芳源股份、振华新材2家三元材料企业的亏损同比微幅扩大。

总的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湖南裕能、华友钴业等12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含亏损缩窄企业),其中铁锂材料企业6家,三元材料企业6家;丰元股份、中伟股份、盟固利、芳源股份(亏损加大)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状态;容百科技、振华新材2家企业营收净利同比双降;德方纳米、合纵科技、道氏技术、帕瓦股份等4家企业虽然营收同比下降,但净利润同比反而实现增长(或亏损缩窄)。

2025年第三季度(7-9月)

PART.01

从营收来看

9家磷酸铁锂企业的营收总额为217.18亿元,营收平均数为24.13亿元;湖南裕能以88.68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磷酸铁锂企业,富临精工、万润新能差距不大,分别以32.72亿元、29亿元排在第二三位;与前三季度相比,龙蟠科技第三季度营收已经反超德方纳米,但两者差距不大;其余4家企业的营收均在10亿元以内,与前三季度相比,光华科技第三季度营收再次超过安达科技。

12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营收总额为615.75亿元,营收平均数为47.37亿元;华友钴业以217.44亿元的营收领先于其他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中伟股份的营收也超过100亿元,达到119.75元;格林美距离百亿近一步之遥,以99.37亿元在三元材料企业中排名第三位,但仍高于湖南裕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第一名);厦钨新能以54.77亿元为列第四,容百科技、当升科技、道氏技术、五矿新能营收在20-30亿元之间,其中当升科技第三季度营收已经反超容百科技;另有5家企业的营收在10亿元以内,其中芳源股份第三季度也超过了天力锂能。

PART.02

从营收增速来看

22家企业中有17家企业的营收实现增长,铁锂材料企业7家,三元材料企业10家;其中磷酸铁锂企业——安达科技、湖南裕能分别以79.63%、73.97%占据前二,三元材料企业以69.79%排在第三;另有5家企业第三季度的营收同比有所减少。

PART.03

从净利润来看

9家磷酸铁锂企业仅湖南裕能、富临精工、光华科技实现盈利,分别盈利3.4亿元、1.51亿元、0.34亿元,盈利总额为5.25亿元;有6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总额达5.41亿元。

13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中有9家企业实现盈利,盈利总额为34.17亿元。华友钴业以20.44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一,遥遥领先,也是唯一净利润达到2位数的正极材料企业;中伟股份以3.80亿元的净利润排在第二位,超过铁锂材料龙头湖南裕能;格林美以3.1亿元在三元材料板块位居第三;厦钨新能、当升科技、道氏技术的净利润均在2亿元左右;其余企业净利润均在1亿元以内;有4家三元材料出现亏损,亏损总额为3.34亿元。

PART.04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

22家企业有18家企业公布了净利润增速;其中,有13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有4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占9家;光华科技以962.19%的增速位列第一,道氏技术和盟固利分别以408.27%、238.58%位列第二三位;湖南裕能也录的235.31%的高速增长,五矿新能以118.75%排在第五位。有5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容百科技由盈转亏,五矿新能扭亏为盈。

另有4家企业未披露净利润增速情况,但结合过往的数据来看,万润新能、龙蟠科技、振华新材3家企业的亏损同比有所缩窄,而芳源股份则成功扭亏为盈。

总的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湖南裕能等14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含亏损收窄和扭亏为盈企业);其中铁锂材料企业5家,三元材料9家;富临精工等3家企业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状态;容百科技、合纵科技营收净利双降,德方纳米、振华新材、帕瓦股份虽然营收有所下降,但净利润反而实现增长(或亏损收窄)。

净利润率情况

注:净利润/营收=净利润率

从前三季度来看

9家铁锂材料企业中净利润率最高的企业是光华科技,达到4.40%;富临精工和湖南裕能分别以3.58%、2.78%排在第二三位,另外6家企业的净利润率为负数。9家铁锂材料企业整体的净利润率(9家企业净利润总额/营收总额)为-1.36%;仅3家企业跑赢大盘,9家企业的净利润率平均值为-6.77%。

13家三元材料企业中,华友钴业以9.82%的净利润率领先,道氏技术和当升科技分别以6.92%、6.80%分列第二三位,均高于光华科技净利润率;盟固利、厦钨新能、格林美3家企业的净利润率均高于4%;另有5家企业的净利润率为负数。13家三元材料企业整体的净利润率为5.24%,跑赢大盘的企业也恰好是3家;13家企业的净利润率平均数为-4.87%。

从第三季度来看

9家铁锂材料企业中净利润率最高的企业是富临精工,达到4.61%,成功反超光华科技;光华科技以4.46%位列第二,湖南裕能以3.86%排在第三,其余企业净利润率为负。9家铁锂材料企业整体的净利润率(9家企业净利润总额/营收总额)为-0.07%,跑赢大盘的企业仅3家企业;9家企业的净利润率平均数为-5.92%。

13家三元材料企业中净利润率最高的企业是华友钴业,达到9.40%;道氏技术和盟固利分别以7.88%、6.54%位列第二、三位,当升科技以6.47%屈居第四,芳源股份以4.92%排在第五,也超过了铁锂企业富临精工。还有4家三元企业净利润率在0-4%之间,另有4家企业净利润为负。13家三元材料企业整体的净利润率为5.01%,跑赢大盘的企业有4家企业;13家企业的净利润率平均数为-2.72%。

整体来看,22家企业中,有13家企业第三季度的净利润率高于前三季度,且芳源股份由负转正;而铁锂材料有8家企业的第三季度净利润率高于前三季度,意味着铁锂材料第三季度的业绩大大改善。但也有3家企业第三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

业绩变动的原因

万润新能表示:(1)报告期内碳酸锂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滑导致磷酸铁锂售价同比下降,但公司磷酸铁锂材料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从而使得营收同比增长。(2)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以及持续加强存货管理、开展降本增效等举措,合理控制库存规模及材料成本,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公司原材料及产成品价格同比波动幅度减缓,存货跌价准备及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减少;综合导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亏损同比收窄。同时处置子公司收益也是公司前三季度亏损收窄的原因。

龙蟠科技认为主要系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亏损减少所致。

富临精工认为主要系锂电正极材料板块收入大幅增长、汽车零部件板块收入稳定增长所致。

丰元股份认为主要是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利用率的稳步提升和毛利率逐渐修复所致。

合纵科技认为主要是新能源板块主要产品销量同比下降所致。

安达科技认为:2025年1-9月,公司磷酸铁锂产品销售数量较上期大幅增加,且销售价格上涨,综合使得营业收入大幅增加。

中伟股份认为主要系公司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等销售增加所致。

华友钴业认为产品销量的增加导致营收规模上升;受益于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的持续释放及钴金属价格回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容百科技认为:(1)受地缘政治冲击导致的市场不确定性,引起三季度销量下滑,导致营收同比下降;(2)受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三季度公司销量有所下滑,产能闲置导致成本上升,使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整体净利率均有所下降。

厦钨新能认为主要系公司产品销量增加及价格上涨。

五矿新能认为:(1)公司销售订单增长,销量增加营业收入导致营业收入上涨;(2)主要系销售订单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产生规模效应,产品毛利率上升,利润同比有所改善。

芳源股份表示:(1).得益于终端领域需求的持续提升,正极材料市场需求增长,本报告期公司前驱体、硫酸钴等产品出货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同时本报告期按履约进度确认了技术出口项目收入,共同推动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2)净利润变动主要系受第三季度金属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同步上涨,叠加技术出口项目的收入确认,公司第三季度综合毛利率显著提升所致。

帕瓦股份表示:(1)公司主动对销售订单结构进行了精简与优化,导致营业收入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2)报告期内,虽面临销售收入下滑的挑战,但公司通过全方位的降本增效举措,严控费用支出、提升运营效率,成功推动净利润亏损同比显著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