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比亚迪王传福在重庆汽车论坛上再次语出惊人,他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一些“躺平不上进”的合资车企,直言“卷”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只有积极拥抱竞争和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赢得胜利! 2025 年的车市早就变天了,新能源渗透率飙到 65%,销量前十榜单里自主品牌占了七席。合资车呢?拼尽全力才只有大众 ID.7 勉强挤进去,排第八。 更扎心的是新能源轿车销量榜,前三十名里合资车寥寥无几。日产 N7 算是合资销冠,销量还没比亚迪秦 PLUS 的零头多。曾经被捧上天的 “合资光环”,如今早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合资车企不是不想卷。是真的卷不动,体系里全是枷锁。比亚迪从技术研发到量产落地,最短只要半年。某德系合资想改个中控屏尺寸,得飞到海外总部开三次会。 等审批下来,大半年过去了,市场早就被别人抢走了。比亚迪的超级混动已经迭代到第五代,热效率突破 46.5%。 有的合资混动车型,还在用十年前的老技术,亏电油耗比比亚迪高一大截。不是不想追,是总部的技术路线卡着,本土团队根本没话语权。 降价成了合资唯一的救命稻草。可越降越没尊严。2025 年 9 月,合资品牌平均折扣率飙到 27%,广汽本田、北京现代直接打七折。自主品牌折扣率才 13%,比合资低了一半还多。 轩逸经典降到 6.4 万甩卖,比不少国产车还便宜。可即便这样,还是卖不过比亚迪秦 PLUS。人家靠的是 1500 公里续航和 45% 热效率的硬实力。 合资靠的是割肉降价,越降利润越少,越没 money 搞研发。陷入死循环,根本爬不出来。 智能化更是合资的重灾区,水土不服到离谱。比亚迪的智驾能精准识别小区减速带、电动车棚,城市 NOA 覆盖率超 95%。某合资的智驾系统,在广州城中村能把阿姨头上的纱巾当成飞鸟。遇到拉着纸箱的电动三轮车,反应慢半拍差点撞上。 在乡镇道路看到横停的三轮车,居然愣在那等了 127 秒,最后还是得人工接管。不是硬件不行,是研发团队不懂中国路况。数据库里全是海外的高速公路,哪见过中国街头这么多 “意外状况”。 用户要的是能应对复杂路况的智能,不是只会在高速上跑的 “半成品”。 更让人不齿的是,有些合资还玩起了伪卷。表面上跟着降价,暗地里偷偷减配。有的车型把防撞梁里的钢材换成泡沫,碰撞吸能效果大打折扣。有的把车规级芯片换成工业级,行驶中突然动力中断,差点引发追尾。 这些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省下来的成本,全变成了消费者的安全隐患。反观比亚迪,把钱花在刀刃上。自研的刀片电池、8 合 1 电驱系统,每一项技术都实打实提升产品力。 消费者不傻,谁在真心做事,谁在敷衍了事,一眼就能看穿。 王传福的话之所以侮辱性极强。是因为他没骂人,只是把事实摆了出来。你引以为傲的品牌光环,在技术面前一文不值。 你拼命降价换销量,人家靠技术就能稳住价格还卖得火。你花几年搞出来的车型,人家几个月就迭代升级,甩你几条街。 现在的中国车市,早就不是拼品牌的年代了。拼的是谁能更快响应用户需求。拼的是谁的技术迭代更给力。拼的是谁能真正读懂中国路况、中国消费者。 合资车企的困境,从来不是运气不好。是傲慢让它们错过了转型的最佳时机。是僵化的体系让它们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是抱着旧规矩不放,却忘了市场早就变了游戏规则。 王传福的发言,更像一次善意的提醒,市场不养闲人,竞争不相信眼泪。要么放下身段,真正扎进中国市场搞研发、做适配。要么继续装睡,等着被时代淘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