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东方大国这波操作确实漂亮——继续暂停对美商品24%的加征关税,只保留10%的税率

东方大国这波操作确实漂亮——继续暂停对美商品24%的加征关税,只保留10%的税率。既给国内企业留出产能爬坡空间,又让美国家庭能买到平价商品。不过某些人怕是气得跳脚:他们拼命抹黑的"贸易霸凌"剧本,直接被这份关税清单掀了桌。 您是否想过,为啥偏偏锁定10%这个数值?这里有个精妙算计:美国自华进口的消费电子平均利润率也就8%-12%,这税率卡得就像广东茶楼的虾饺皮——薄一分要破,厚一分发硬。2023年深圳宝安某蓝牙耳机厂做过沙盘推演,发现税率超过12%就得启动东南亚备胎产能,现在正好卡在利润安全边际(企业能承受的最低盈利底线)。 别以为这是简单让步。保留的10%关税像把手术刀,精准避开光伏组件这类战略品类,专挑快消品下手。美国沃尔玛采购总监去年在义乌小商品城转悠时发现,同样一款圣诞袜,越南货针脚密度比中国货少20针/平方厘米——老美消费者现在嘴硬要替代,真掏钱时身体很诚实。 您觉得这是单方面让利?咱们玩的是阳谋。美国中产阶级早被通胀扒掉三层皮,10%的关税差额刚好覆盖他们的价格敏感阈值(触发消费行为变化的临界值)。佐治亚州某个农场主算过账:中国产的草料机比本土便宜35%,就算加税10%,还是能省出两个月柴油钱。这就好比重庆火锅的九宫格——看着都是红汤,每个格子火候都不一样。 某些人拼命带节奏说"让步即认怂",他们压根不懂什么叫战略定力。东方大国这手牌打得像上海弄堂阿姨炒股——跌时不慌涨不狂,关键仓位始终捏在新能源、稀土这些硬通货手里。拜登政府最头疼的是什么?他们要给选民发补贴,就得继续买中国光伏板;要搞基建,还得进口中国起重机。这种结构性依赖(双方资源不对等的捆绑关系)可不是调个关税就能解的。 真正有意思的是纺织服装这个品类。北卡罗来纳州纺织业上世纪就死透了,现在保留10%关税纯粹是政治姿态——好比给僵尸化化妆,看着吓人,其实早没脉搏。但咱们偏要留这个口子,让美国政客有个表演反对中国威胁的舞台,这出双簧唱得比百老汇还专业。 老话讲"看人挑担不觉沉",那些嚷嚷"全面取消关税"的键盘侠根本不懂产业输血有多复杂。浙江绍兴某纺织厂老板跟我说得实在:"留10%刚好逼我们做高端面料,真归零了反而要跟东南亚拼价格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