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协议,德国立即变脸了 中美谈判前,德国外长牛气冲天,对中国傲慢

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协议,德国立即变脸了 中美谈判前,德国外长牛气冲天,对中国傲慢无礼,还拿台湾说事,没人搭理他,访问中国只好临时推迟。 要说这德国外长也真是拎不清,明明自己是带着求人的任务来的,却偏要摆谱装大爷。 他这次访华核心目的就是为了稀土,因为中国10月刚实施了新的稀土出口管制,含0.1%以上重稀土的磁体和技术都要审批,这一下就戳中了德国的命门。 德国的电动车、风力涡轮机这些支柱产业,对中国稀土的依存度超过85%,光电动车电机用的钕铁硼磁材就93%靠中国供应,要是断供一个月,他们精密制造产能得下滑9%,大众、宝马的生产线都可能停摆。 按说求着人办事,总得拿出点诚意吧?可他倒好,10月23号接受采访时,一边说访华重点是说服中国放松稀土管制,一边就扯台湾问题,说什么“台湾海峡是重要贸易通道,暴力冲突影响世界繁荣”,还扯出“坚持一个中国但要避免武力改变现状”这种屁话。 这不是明摆着玩文字游戏嘛,只提“避免武力”却不提反对“台独”,本质就是纵容分裂势力,纯属干涉中国内政。 中方哪能惯着他这臭毛病?外交部直接就点破了他的双标,明确说台湾问题是内政,外人没资格插嘴,想拿稀土合作换干涉空间,门儿都没有。 然后更直接的是,原本安排的访华行程直接给了他个“礼遇降级”。 德国外交部后来宣布推迟行程,借口是“中方没安排足够会谈”,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中方的反制。 按外交惯例,外长对长外的会晤已经是对等安排,他还想狮子大开口见更高层级的人、找商务部走后门,真当中国是他家开的? 就冲他那涉台言论,能安排外长见面都算给德国面子了,还敢蹬鼻子上脸。 更讽刺的是,德国现在根本没资本跟中国叫板,2025年1到8月,中德贸易额都1634亿欧元了,中国重新成了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可德国对华逆差就有174亿美元。 他们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燃油车对华出口暴跌43.9%,反观中国电动车、电池对德出口涨了4倍多,这都快被超车了。 经济上这么依赖中国,还敢在核心利益上挑衅,这不就是端着中国的饭碗砸中国的桌子吗? 结果中美一达成贸易协议,德国立马就慌了神,态度180度大转弯,之前的牛气冲天全没了。 瓦德富尔赶紧改口说访华只是推迟不是取消,希望尽快重新安排,话里话外全是客气。 更有意思的是,德国副总理克林拜尔直接宣布11月中旬要访华,总理默茨甚至放话“访华没有前提条件”,这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 那为什么突然软了?还不是怕被中美甩在一边,自己的经济命脉被掐断。 德国经济本来就因为俄乌战争萎缩了三年,美国还不停加关税,现在就指着中国市场和稀土续命。 中美关系一缓和,德国才反应过来,再跟着美国搞什么“价值观外交”就是自寻死路,之前那套硬气根本撑不下去。 其实这事儿说白了,德国就是典型的投机心态。 中美谈判前,他觉得能靠美国撑腰,想拿台湾问题当筹码逼中国让步,捞点稀土好处。 结果中方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给他怼了回去。 等看到中美谈妥了,知道自己没资格在中间横插一脚,再硬扛下去吃亏的是自己,立马就换了副嘴脸。 德国国内早就骂翻了,商界更是怨声载道,那些稀土进口商、汽车企业代表本来指望这次访华打通供应链,结果全黄了,每耽误一个月就得损失20亿欧元产值,谁能不急? 连德国高管都直言,政治对抗解决不了经济问题,这就是自找的。 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合作可以,但前提是相互尊重,核心利益绝不让步。 稀土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合情合法,对谁都一视同仁,想搞特殊化没门。 台湾问题更是红线,谁碰谁倒霉。 德国现在想回头找补,就得拿出真诚意,别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政治操弄。 要是还想一边求合作一边挑事,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世上哪有既要又要的好事?德国这回算是彻底明白过来了,可惜这脸打得是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