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半导体也开始人民币结算了! 10月26日报道,前两日安世中国恢复向国内供应,但必

半导体也开始人民币结算了! 10月26日报道,前两日安世中国恢复向国内供应,但必须用人民币结算,刚开始是石油天然气人民币结算,后来铁矿石、大豆等也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了! 半导体产业用人民币结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不再受制于人的金融枷锁,以前买芯片不仅要看别人脸色,还要被美元汇率牵着鼻子走。 现在好了,安世中国10月23日一纸通知,直接把半导体交易的规则改了——恢复供货可以,但必须用人民币结账,境外订单还暂时不接,这波操作可不是一时兴起,背后藏着的是产能说话的硬底气。 荷兰政府9月底玩了出夺权戏码,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安世半导体,罢免中方CEO,冻结资产时大概没算明白,自己抢的不过是个印着总部字样的空壳子,安世70%-80%的产能都扎在中国,东莞工厂承担着全球一半的封测任务,一年能造500亿颗元件,那些车规级芯片更是占了全球40%的份额。 断供19天,欧美车企先扛不住了,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减产30%,奥迪本土产量跌了15%,宝马交付周期从4周到12周,连美国车企都预警下月可能停产,毕竟他们三分之二的相关芯片都依赖中国产能,这时候安世中国重启供货,人民币结算自然成了没得商量的硬条件,现在还只向国内供货,这一手操作够欧美车企着急的了。 而且,这事儿更是得放在更大的盘子里看才有意思,早几年石油天然气先破了美元垄断,2025年上半年阿联酋对中国原油出口的人民币结算占比都到18%了,全球原油贸易里美元占比首次跌破75%,后来铁矿石、大豆也跟上,巴西大豆的人民币结算占比都涨到12%了。 现在半导体也跟上了,这可是高技术领域的硬通货,以前全被美元攥着结算权,安世这步棋一落,等于在高科技贸易里给人民币撬开了口子,还是用市场规律倒逼的——你要芯片维持生产线?行,先换人民币来。 对国内企业来说,这可不是换个收款币种那么简单,以前用美元结算,汇率波动分分钟啃掉利润,结汇手续费也是笔不小的开销,华强北的分销商都算过账,现在人民币秒到账,一单能省30万手续费。 更关键的是安全,美国9月刚落地穿透性制裁新规,继续用美元结算,资金链随时可能被冻结,现在走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的CIPS系统,等于给资金加了层防护罩,不用再看SWIFT的脸色了。 说到底,安世中国这波操作给全球科技圈上了生动一课,真正的话语权从来不是谈判桌上喊出来的,是生产线里造出来的,从石油到大豆,再到如今的半导体,人民币结算范围的扩大,本质上是中国产业链实力的直接体现。 以前总说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金融创新,现在看来,踏实搞产能、稳市场,比啥都管用,荷兰政府7天夺权的闹剧,最后反倒成了人民币在高技术领域破圈的催化剂,这波反转确实够精彩。 往后看,这大概率不是终点,随着本土半导体产能持续释放,说不定更多高科技产品交易会跟着用人民币结算,毕竟市场规律摆着,谁掌握产能,谁就有定规矩的资格,现在美元霸权的根基正在被这样一个个具体的产业案例啃噬,而中国企业用实际行动证明,摆脱金融枷锁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