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设计时速350公里!广东两条高铁开始联调联试,线路总长420.8公里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联调联试”或许是个专业术语,但它却是高铁安全运营的“关键一环”。据悉,“联调联试”是高铁从“建设期”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联调联试”或许是个专业术语,但它却是高铁安全运营的“关键一环”。据悉,“联调联试”是高铁从“建设期”跨入“运营期”的最后一道关口。简单说,就是给新建线路做一次“全身体检”:检测列车、综合检测车、测试动车组轮番上线,对轨道、接触网、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乃至地震预警等十多项指标进行拉网式测试,速度从80公里逐级攀升至385公里,在极限状态下验证各系统的稳定性与匹配度。只有所有数据达标,线路才能进入试运行,最终取得“开通运营许可证”。目前,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交通大省——广东,迎来两条时速350公里高铁的联调联试。

广湛高铁:是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基础设施涉铁项目之一,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客运大通道的关键一段,正线全长401公里。线路自广州白云站引出,经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终至湛江北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12座车站,桥隧比高达76.8%,其中隧道50座、桥梁190座。

项目分段启动联调联试:8月28日,新兴南至湛江北段率先开测;9月30日,广州至新兴南段接续上线,至此全线进入测试状态。国庆期间,检测列车在广州至阳春东区间跑出了时速385公里的峰值,轨道几何尺寸、接触网导高、信号系统响应等关键指标全部一次合格。目前,信号、通信、ITC及非正常应急演练正密集推进,线路已转入试运行倒计时,预计2025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届时,广州到湛江铁路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小时10分压缩至1小时30分,粤西地区正式纳入粤港澳大湾区“1.5小时生活圈”。

汕汕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北起汕头站,南至汕尾站,全长16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7座车站,其中汕头南至汕尾段已于2023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本次启动联调联试的汕头至汕头南段虽仅19.8公里,却是全线“闭环”的关键:线路穿越汕头湾海底隧道,是国内首座时速350公里穿海高铁隧道。

近日,随着J55601次检测列车从汕头站梅汕场缓缓驶出,两列综合检测车同时上线,对轨道几何、接触网、空气动力学、地震预警等进行全方位测试;标志着汕头至汕尾高速铁路汕头至汕头南段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按照计划,联调联试结束后将立即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2025年底前后正式开通。届时,汕头主城区将首次迎来时速350公里高铁,汕头至广州最快运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20分,粤东“半小时通勤圈”和“1小时交通圈”全面成型,并与在建漳汕高铁贯通,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南北向高速新通道。

广湛、汕汕两条高铁一西一东,几乎在同一时间闯入联调联试冲刺期,不仅意味着广东年内将新增约550公里时速350公里高铁运营里程,更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与粤西、粤东、北部湾、海西经济区的快速直连。广湛高铁打通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的黄金走廊,为阳江、茂名、湛江等地融入大湾区提供“高速引擎”;汕汕高铁则让汕头、揭阳、汕尾一步跨入“广深1小时生活圈”,并与厦漳汕、福厦高铁衔接,构筑起东南沿海高速客运“交通大动脉”。两条线路通车后,广东时速350公里高铁网络将突破2200公里,占全国同类里程近五分之一,真正形成“市市通350”的高速铁路网,为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对外开放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