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年间,有个叫徐能的人在家里大摆筵席,庆祝自己儿子升官。正当徐能吃的高兴时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07 09:09:48

明朝永乐年间,有个叫徐能的人在家里大摆筵席,庆祝自己儿子升官。正当徐能吃的高兴时,门口闯入了50多人,不由分说的把徐能他们绑了起来。徐能转向儿子求救,却没想到这一切都是自己儿子的安排。 明朝扬州有一个富商叫做徐能,早年间杀人越货积攒了些家业,但是手段高明也没有被发现,后来改行做了生意。 徐能没有娶妻,但是抱养了一个儿子,当做亲生儿子抚养,起名叫徐清,徐能把徐清从小就交给了兄弟的妻子抚养。 因为徐清抱养回来时,徐能兄弟石发的幼女刚刚夭折,徐能就托了石发妻子喂养徐清。 徐清从小就聪明懂事,到了读书的年纪,徐能就送徐清到了学堂读书,徐清学的很快,而且非常热爱读书,十几岁时已经把能借到的书籍读了一遍。 徐清才气逼人,徐能对儿子读书也非常支持,希望徐清将来能够高中并光耀门楣。 到了会试时间,徐清带着徐能准备的盘缠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徐清跋山涉水到了河北,走了许久天色将晚,徐清就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 出来的是一位老婆婆,看见徐清愣了一下,然后听到徐清想要借宿的来意后,就把他迎进了门。 老婆婆给徐清端上了一碗面后,看着他单薄的衣衫又拿出了一件衣服给他,徐清推辞不要,老婆婆却红了眼眶执意让他穿上。 过会老婆婆才说这件衣服原本是给自己大儿子做的,当时一起做了两件,一件给了大儿媳,但是这件被蜡烛烧了一个窟窿,所以才留了下来,说着说着老婆婆又落下泪来。 原来婆婆大儿子当年高中被派遣到浙江做官,大儿子带着儿媳一去再也没有了消息,当时大儿媳已经怀有身孕,婆婆让儿媳生产后给自己报个喜信。 但是几年过去却没有音讯,婆婆不放心就让二儿子前去探望,谁知道二儿子也一去不复返,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知道徐清是进京赶考,婆婆就求他高中为官帮助自己寻找儿子。 徐清答应了老婆婆,第二天就穿着那件衣服继续赶路,一个月后,徐清高中,被任命为御史前往南京赴任。 经过安徽时,徐清又接到了一纸诉状,他惊讶地发现告状人的身世竟然和那婆婆的儿媳出奇相似。 告状的女人叫做杜慧,十九年前和自己丈夫林生一起坐船前往浙江赴任,同行的还有一对仆人夫妻,四人的船经过扬州时漏了水,船只老旧,底部已经破烂不堪。 杜慧夫妻就准备换一艘船前行,这时一个船主前来搭讪,这个人就是徐能,他在杜慧停靠时就已经注意上了,知道他们是远行到浙江就主动提出租船给他们。 杜慧一行见价格合适就同意了,就在出发的那晚,徐能带着石发等几人悄悄上了船,在外面的仆人夫妻发现他们后首先被灭了口。 林生听见动静出来查看时,徐能准备一刀结果了他,但是被赶来的徐能弟弟徐让拦下了,徐让生性善良,不忍看大哥伤害人命,最终徐能只把林生五花大绑扔进了河里。 对于杜慧,徐能则准备留下来当老婆,看着杜慧的大肚子,徐让趁徐能喝酒庆祝时,灌醉了他们,把杜慧偷偷放了。 杜慧一路奔逃,最终因为马上临盆倒在了尼姑庵门口,一尼姑看见收留了杜慧,但是婴儿冲撞佛祖不能留下,杜慧就用衣衫抱住孩子,又把头上金钗放进包裹交给了尼姑。 尼姑把孩子放在了路口的柳树下,被酒醒追来的徐能发现,徐能年过四十还单身一人,就收留了孩子,起名徐清,但后来孩子的去处杜慧不知道,所以十几年过去,杜慧才敢出来一边寻找孩子,一边告状。 徐清此时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世,于是他就写信让石发前来,又安顿了杜慧到附近尼姑庵住下,第二天徐清去拜访同僚,又刚好看到了林生递交的状纸,徐清接了过来。 石发来到后被徐清几番审讯,最终交代了当年的罪行,徐清思索之后写信请徐能和他的兄弟们前来庆祝自己的升职。 徐能收到来信喜不自胜,很快就带着兄弟们看徐清,徐清一边设宴招待众人,一边派兵前来抓捕众人,最终在石发和杜慧、林生的指认下,徐能一群人的罪名成立,被打入了监狱。 徐清自此和亲生父母以及祖母团聚,随后上报朝廷改回了本姓,这件时隔十九年的案子才有了圆满的结局。 注:此文是民间故事,出自《警世通言》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