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凌晨5时,东北军攻入华清池,钱大钧听到枪声,慌忙披衣向外奔

史记峰会 2025-01-20 23:06:53

1936年12月12日凌晨5时,东北军攻入华清池,钱大钧听到枪声,慌忙披衣向外奔走。路经贵妃池外边走廊的时候,被流弹穿胸并打伤了脚,卧倒在地呻吟不已。 东北军搜索检查人员发现倒地者是侍从室一处主任钱大钧后,临潼捉蒋的东北军指挥刘多荃安慰说:“钱主任受伤真是对不起,请安心疗养吧!”说完派几个士兵将钱搀扶到前院,乘汽车送往西安省立医院在监视中医治。 蒋介石的侍从秘书萧乃华是个纯粹的文人,听到枪声手足无措,披衣就向外逃走,正跑到贵妃池旁边,前方战斗截住去路,后有追兵高喊缴械不杀,他不慎失足落水,在池子中溺死了。 其他随蒋介石住在华清池的随员,多半是在睡梦中惊醒时屋外室内已被占领,高喊不要动,缴械不杀,所以虽闻室外枪声欲起不得,只有一部分宪兵和侍卫因抵抗而被打伤打死。各室大都如此,把武器缴完了,从被窝中一个一个地令他们穿上衣服押解送前院室中看押了。 蒋介石堂侄孙蒋孝先,黄埔一期毕业,时任侍从室高参兼第三组组长,“西安事变”时负责指挥宪兵三团。关于蒋孝先之死,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孙铭九带着卫队前往华清池途中,截住了一辆汽车,里面是蒋孝先,蒋孝先被抓获后不久就被枪杀了。 另一个说法是,东北军攻入华清池后,蒋孝先被枪声惊醒,披衣用电话问何故枪声,未得回答,室内已被东北军占领,把武器缴了械,士兵把他绑押送前院监禁了,在清查人员时被刘多荃的副官陈相武发现了,陈相武喊蒋孝先出来,把他带到外院打了三枪。 东北军结束战斗后,几次清查人员,发现少了蒋介石和贴身侍卫蒋孝镇二人,于是继续在华清池内外附近详细搜索多时,迄无消息,也几次向原来为蒋介石担任外围警戒的东北军第一○五师第二团部队哨所通电话询问有没有蒋介石的踪迹,但也是一无所获。 找不见蒋介石,这让在场的东北军负责人员都焦急起来了。后来第一团的副官带来了一个被缴械的宪兵,说:“这个宪兵是守后门的,知道蒋委员长下落。” 第一团副团长李铁醒便问那个宪兵:“你知道蒋委员长在哪里吗?”宪兵说:“我不知道。”李铁醒向他解释说:“你快告诉我们,他现在哪里呢?张副司令有命令,不让伤害委员长的。” 宪兵说:“我实在不知道。”这时李铁醒又说:“你不要害怕,只要你说出来蒋委员长在哪里就行了。你要说出蒋委员长在哪里,活的赏洋一万元,死的赏洋五千元,并保守秘密不说是你说的,放你回家过幸福的生活。” 最后那个宪兵说:“我真不知道现在蒋委员长在哪里。只是我今天凌晨5点多钟在后门站岗时,听到前院枪响了,不久看到蒋委员长同侍卫官蒋孝镇由后墙跳下去,听到哎哟一声,又听到侍卫官问摔伤了没有。只听说不要紧,以后听他们向骊山方向走去了。” 李铁醒听完,就带着这个宪兵到前院去见刘多荃等人,把这种情况上报。刘多荃又问了一次后,于是传知各营:“蒋委员长今天早晨5点多钟,跳出后墙摔伤逃走,现在不过一个多小时,绝不会逃远,就在这东南山上!第一团和卫队营除留少数人员继续在华清池搜索和警戒外,其余则成散兵线向骊山山上搜索前进”。 当时晨雾未散,但天色渐明,东北军官兵攀登悬崖绝壁,详细搜索山凹穴洞。搜至山腰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草丛中发现了蒋介石,两个士兵把他从石缝里拉出来。 李铁醒得知后立刻奔往现场,只见蒋介石由两个士兵架着胳膊无精打采的从山坡小路上半拖状态下来。蒋介石身穿睡衣,下身是白色的衬裤,光着头,光着脚,穿着一只拖鞋,满脸黄土,面色惨白,冷和吓使他直打哆嗦,浑身发抖,眼睛微闭,有气无力,不言不语。 传出在山上捉住蒋介石的消息后,刘多荃、谭海、唐君尧、白凤翔等人都到华清池东门外观看等待。当李铁醒回来,在华清池东门外见到刘多荃等人后,马上向他们报告了搜山捕获情况。 副官长谭海追问:“李团副,是不是蒋委员长?” 李铁醒很肯定地说是。这让刘多荃等人都松了一口气,喜形于色。 当蒋孝镇被俘押解走到谭海面前,他突然跪下向谭海叩头大喊:“请谭副官长救我的命。”谭海说:”起来,老弟没有关系,不会伤害你的。”随后,蒋孝镇被送到俘虏室看押起来了。此时已是红日初升,薄雾尚未散尽。 当蒋介石由华清池东侧小路走下山来,路过东北军第一团搜索的官兵,全体官兵高声欢呼,山鸣谷应,响彻云霄,惊天动地,大家都是一片喜笑颜开。 蒋介石由骊山押解到华清池外院室内,他由于高度惊恐而神魂颠倒,语无伦次,一会儿说打死我吧!一会儿说不要打死我,还说我要到华清池里院去。 刘多荃见了蒋介石,态度很好,说:“我们请蒋委员长到西安去见张副司令,别无其他企图”。说完,刘多荃让人给蒋介石穿上衣服,换上鞋,扶上小汽车,右边坐着第105师2旅旅长唐君尧,左边坐着卫队营长孙铭九,两人把蒋介石夹在中间,前边坐着张学良的副官长谭海。 跟着这辆汽车后边的有刘多荃、白凤翔等东北军高级将领,一阵烟尘滚滚,众人押解着蒋介石直奔西安去了

0 阅读:47
史记峰会

史记峰会

以史为鉴,通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