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影响教育:给教师88个批判式思考》读书打卡⑦20241118 “思考61 好老师只是多说了一句话”。这一节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可能比一般的老师平常就是多说了那么一句两句话,这多说的话的可能是知识背后的思维、逻辑的话,可能是问题背后的方法、实践的话,也可能是答案背后的兴趣、情感的话,还可能是说的具体任务背后的迁移、拓展的话。换句话说,就是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二次创作”,进行熟练的解读和运用,探究出知识背后的“知识”。 “思考62 课堂上还要不要‘讲’”。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到底课堂上老师该不该讲?怎么讲?这不是这个问题本身决定的,它是由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两方面决定的。 教育界流传的“三讲三不讲”说得很好。“三讲三不讲”是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教学原则,它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的内容和避免的内容。具体来说,“三讲”指的是:一是讲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把握核心知识点。二是讲难点:针对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部分,教师要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三是讲易错点: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要特别指出并加以解释,以减少学生的错误。而“三不讲”则是指:一是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某个知识点,教师就不需要再重复讲解,以节省时间。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不讲,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有些内容可能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即使讲了学生也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不讲,或者用更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 “思考63 不止于悔”。“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回顾过去,意识到前四十九年有许多做得不对的地方。这句话强调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决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反思,意识到了以往的错误和不足。出自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描述的是卫国蘧伯玉活到五十岁,觉得前四十九年都做得不对。这句话也用来比喻晚年觉悟而知往日的过失。教师不是圣人,每一个人在教育的过程中也有自己很后悔的事。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教涯有悔,方行于思。不止于悔,方能自新。” “思考64 今天怎样看教师的权威?”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的权威的诠释发生了变化,但是“亲其师,信其道”的规律没有变。当前提倡的教师的权威形象与过去有些什么不一样呢?一个是传统的权威,更多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管控的机制与权力;新时代的教师权威更多的是是一种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建设者与参谋者。第二,就是教师权威的内涵而言,传统的权威当然也有人格的权威,但更多的是知识权威;新时代教师的知识权威的比重有所下降,人格权威、智慧权威以及生活的迁移拓展与参谋权威的比重不断的上升。第三,就是教师权威的表现路径与方式而言,传统的权威更多的表现为“听我的”“向我学”之类的命令性话语和执行性的方法;新时代的教师权威则更多的表现为“看我的”“一起做”等对话性话语和探究式方法。 “思考65 让学校的‘非正式组织’做‘正式’的事情”。学校的校长是教导处、德育处、年级组等等,这些属于正式的组织机构,除此之外,把分散的老师“非正式”的组织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好办法。比如他们自发的成立读书沙龙、工作坊、文学社,可以让老师们发挥所长,愉快地工作,幸福地成长。
《思维影响教育:给教师88个批判式思考》读书打卡⑦20241118 “思考61
师道研习吖
2024-11-18 21:35: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