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影响教育:给教师88个批判式思考》读书打卡⑤20241116 周末又回到

师道研习吖 2024-11-17 00:55:56

《思维影响教育:给教师88个批判式思考》读书打卡⑤20241116 周末又回到老家,强壮的父亲因为髌骨关节炎加上感冒、牙痛,身体每况愈下。晚饭后他早早地上床了,床头的电视也没有打开。我问了几遍他都说没事,只是想睡。我有些沉重地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阅读“第四辑 谁来等等老师的灵魂”。 “思考54 终究是人师,听周德藩先生讲故事”讲述了作者听周德藩先生的一次讲课,周先生讲述的三个有关教育的故事。周德藩先生是从基层教育走出来的教育专家,他的著名的名言就是“要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他亲自承担,到头发花白都还来开展儿童识字课题研究。 这让我想起德高望重的顾明远先生。在前不久的全国县教育局长论坛上,顾先生还给我们交流了他的三点前瞻性意见:一是是要重视衔接教育,推行九年一贯制教学;二是要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办综合性的中学;三是要重视课程构建,坚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对了,周先生讲的三个故事,我对其中一个故事最感兴趣,就是他提出的别致的问题:假如自己50年后的今天再来做教师或者校长,到底会怎么做?他自己的答案是,首先是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每个学生选聘人生导师;其次,抓住当前课程改革的机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第三,还要抓住推进学校信息化、现代化的大好时机。这是我们多少从事教育的管理者都还没有搞明白的基础性问题啊! 越是大学问家越是接地气,越有扎根泥土的研究精神,越有爱才惜才之心意、气率真之情。更有仁者风范。我想,如此的长者前辈还在为教育操劳奔波,我等又该何如? “思考55 谁为今天守门”——“把事情做得更好与做更好的事情是两码事”。教师面向未来、走向未来、创造未来就是“做更好的事情”。而立足今天,做好日常工作,就是“把事情做得更好”。不思考未来的人没有未来,只空谈未来的人没有今天。 “思考56 谁来等等教师的灵魂”——这一节也是这一章的标题,这让我想起几年以前写的一篇文章《走的太快了,我们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我查了一下,记录在2017年2月28日的QQ空间里。与徐明老师的这篇文字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写那篇文章是因为2013年开始全县“生本教育”搞得轰轰烈烈,三年之后又被新一届领导叫停,当时感到彷徨,犹豫,不知所措的迷茫。回想起来,也有点儿像当下还要不要继续推行“雄关论教”“幸福园丁”和“学区治理”等教育主张和改革措施一样,……加上一系列的“事情”,为当前区域内压抑的教育环境而忧虑。 本节文字中说到的“谁来等等教师的灵魂”,写的是要想真正等等教师的灵魂,说穿了是要处理好学校与社会,学校与行政,校长与教师的关系。真正赋权给校长,还权于教师,切实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说到底只有先对校长赋权,才能真正的对他们赋能。 附议,无异议。 读写一小时。我又去父亲的房门,听到他细微的鼾声后,才略有些心安。

0 阅读:1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7

用户10xxx27

3
2024-11-17 23:01

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先让孩子生存,同时教给做人道理、知识、文化。教育不是理论家的高瞻远瞩,是要先为平民孩子有碗饭吃而竭尽全力。经济不景气,就业压力大,空谈社会、家长是不认可的。